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行甲马戴宗的甲马是什么?为什么用上就能日行八百。

如果你见过农村的葬礼,看到纸马这两个字,眼前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一幅孝子贤孙披麻戴孝、纸扎的人和马威风凛凛,纸钱漫天飞舞的景象……

打住,你想错了,此纸马非纸扎的马,而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神灵方式,虽然也和纸有关,甚至曾经也和马有关……

是不是越听越糊涂,那好,来点通俗的,《水浒传》中排名二十的好汉天速星戴宗惯使神行甲马之术,书上说他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里,绝对一流的超马拉松高手。他这所谓的神行甲马就是纸马的一种别称。

除了甲马之外,它还有许多别称,比如“花马子”“纸符”“纸画”“巫画”“神贴”等,简而言之,纸马就是用抽象或者写实的笔法在方寸之间画出一个鬼神的世界,寓形于纸,让普通的纸张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魔力,用毕即焚,沟通神鬼和凡俗的世界,以寄托人们的哀思、希望和崇敬。

这么说,它和纸扎的马就有了一个共同点:都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但纸马通常是木刻的版画,和年画类似,从艺术上来说,它是一种民俗艺术品;纸马上的各种神灵都附就着一个个神话传说,这又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说的纸马和那纸糊的马不同,抛去迷信的层面,有足够多的意义,让我们记住它。

大概这就是戴宗的神行甲马

纸马既然是纸上所画,那一定要先感谢一下伟大的祖国------在东汉时期孕育了一位发明家蔡伦,因为有他发明纸,才有可能产生纸马。

有一个很离谱的传说,蔡伦发明纸张之后,无人来买,他就想出一个办法,自己躺下诈死,然后让他的妻子在纸上画满符咒烧给他,他再幽幽醒来。通过这种死而复生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到纸张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以达到推而广之的目的。

这个传说如果是真的,蔡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还是一个厚颜无耻的炒作大师,当然这不可能是真的,它的离谱之处在于没有考虑蔡伦的实际情况胡乱臆造,蔡伦同志虽然是供职于国家机关的一名大内公务员,但可惜他的职务是宦官,为了这个神圣的职位他已经像岳不群那样“为练神功,挥刀自宫”,哪来的妻子?

观音纸马

尽管如此,这个传说有一个很靠谱的地方,在纸上画神像或者符咒来彰显其威力,这应该是最原始的一种纸马,只不过编造者将纸马的产生归功于蔡伦,认为有了纸立即就有了纸马,显得有些急功近利。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产生纸之前,人们已经开始迷信神像的魔力,他们没有纸张,就画到砖上,现在出土的许多汉墓上,经常可见墓室壁画上画着神仙,如风神雷公雨伯等等,这些神仙后来都出现在了纸马上。

济济一堂的三界全神

即便在产生纸之后,也并非立即在纸张上画神仙,人们将纸首先用作祭祀的方式是以纸代替钱,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见的封建迷信习俗:纸钱,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老祖先很实诚,都是给死人放真钱,但这样一则容易引来盗贼,二来也太浪费了。南北朝时期,老百姓们大概看到放什么钱死人也不会花,就放些象征性的纸钱。虽然有道学先生阻挠,说纸钱是山寨货,给祖先用山寨货太不尊敬了。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一切,到唐朝时期纸钱已经逐渐流行。

劳动人民的纸马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种烧化纸钱的封建陋俗,因为最早关于纸马的说法是和纸钱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还和唐明皇有关系,这个风流皇帝不知道什么事情得罪了鬼神,他手下管祭祀的官员王玙就用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

现在一般关于纸马的叙述都以这个传说作为纸马的滥觞,堂堂《辞海》中关于纸马的记述中也引用用了这个传说。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以为“这丫头不是那鸭头”,此处的纸马是纸糊的马而非画神于纸的纸马,因为这个传说中纸马是和冥币一起使用的,这和现在农村的习俗太像了,不可能是我们要说的纸马。无奈我才疏学浅,从古籍中翻检不出反证。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个唐明皇的故事只见于清朝人王棠的《知新录》,清朝去唐已经将近千年,我想这个作者也搞不明白,这个纸马到底是哪个纸马?

好吧,孔夫子教导我们说“吾从众”,我们也从众,这个真假我们姑且不关。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大规模的印制佛经和佛像,这为纸马的流行做了最后的准备,后来纸马中许多佛和菩萨,大概也因此而来。

甲马的雕版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铺垫,到宋朝时纸马已经非常流行了,据宋人孟元老在他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清明节,北宋开封府各处的纸马铺,都在当街竞相兜售纸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画着一家门面比较大的纸马铺,店招上写着“王家纸马”,显然也是大规模经营了。《水浒》中不仅在写戴宗的时候提到过纸马,在写武松的时候,也顺手提到过纸马,如果你读书读得很细的话,应该注意到武松在杀嫂之前,曾经去对门请两家作证,其中一家是开纸马铺的赵四郎赵仲铭。四郎道:“小人买卖撇不得,不及陪奉。”这赵四郎说买卖撇不得,虽然是害怕惹祸上身的托词,但也可从中看出,宋朝时候纸马的盛行。

以上所说,只是解释了纸马中关于纸的那一部分,可是纸上画神仙,这和马有什么关系,应该叫纸神才对,为什么叫纸马?

苦神——居然有管哭的神仙,这画风

这个问题比较难,没有人知道确切地答案,目前有两种猜测。

第一是源于先秦的祭祀,先秦的时候流行用真马祭祀,到了汉朝,马作为重要的一种作战和生产工具,仅仅杀给死人看太可惜了,大家就开始用木马(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木马的用途真广啊,可以用作屠城,可以用作电脑病毒,想不到还可以用作祭祀。),木马用后就焚化。后来,人们大概觉得用木头雕刻马匹,太费时费力了,到蔡伦发明纸张,人们就开始用纸马。

——不好意思,在这里我又要提出自己的怀疑,这个演变过程,真马——木马——纸马,这个纸马,我越发觉得还应该是那个纸糊的马,因为毕竟纸糊的马才和木刻的马相像,这跟纸上画神没有关系啊。那么先打住,我们来看第二种说法。

贵人引路纸马

据清朝的赵翼在其著作《陔余丛考》中说,过去在纸上画完神像,都要再为其配一匹马,用以神仙骑乘,所以叫纸马,现在大家省略了马,将神像用完就烧,这纸张就是神像的马,所以也叫纸马。

这个记述告诉我们,原来神仙出门也不光是腾云驾雾,还要和现在的领导一样,配备专门的交通工具:马匹。所以又叫纸马。

关于神仙骑马的事情,有一则故事还足以为证。唐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画家韩幹,尤其善于画马,据说他画的马匹都能活,有一天有个黒帽红衣的人来找他,自称是鬼使,麻烦韩幹给画一匹,韩幹当即应允,画完就烧了送给他。过了几天,有人登门拜谢,说感谢你赐给我一匹好马,免去了我不少山川跋涉之苦,送上报酬云云。

无锡的灶君纸马——动画片《天书奇谭》就借鉴了这个画风

这个故事不仅证明了鬼使都要骑马,而且韩幹画马焚化的做法,已经是纸马的做法。所以说,现在谁要善画汽车,如果哪天有黒帽红衣的人找你,一定要问问是不是鬼差都改乘汽车了,纸马是不是也要叫纸车了。

比较这两种说法, 第二种更有说服力,但我以为不妨将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即人们先用纸糊的马代替了木头刻制的马,后来人们大概感觉纸糊的马也太麻烦了,不如在纸上画马来得简单,于是拿纸涂鸦,画好之后,再焚化给要祭祀的神灵,随后由纸上画马逐渐演化出纸上画神骑马,然后马被忽略仅仅剩下了神,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纸马了。现在云南的纸马中还保留着一种单独画马的纸马,或许可为我这种猜测的一种证据。

这种纸马叫替身,大概有了疾病要用的,不知道替身演员是否要供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拜土送马·人事
戴宗绑的甲马是什么?
布衣豆腐 《水浒中的纸马》结义篇01:紧挨着武大郎家的纸马铺,到底是卖啥的?
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手指一捅就破,刮风下雨怎么办?涨知识了
肖复兴:谁还记得老北京的敬记和公兴纸庄
中元节为什么要烧纸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