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品不高诗品高——说初唐赛诗冠军专业户宋之问

01

宋之问这个人在初唐诗歌圈名气是很大的。他不仅有才华、诗名特大;而且还人品差、臭名昭著。

作为在初唐诗歌圈出尽了风头的著名诗人,在他死了多年以后,已经做了宰相的张说提起宋之问,还无限感慨地说起他那一代优秀人物,说他们文如良金美玉,放在哪里都是宝贝呢(见《职官分纪》卷15引韦述《集贤注记》文)。

可是,宋之问在官场混,太没原则了,净干些趋炎附势、巴结权贵的事。所以后来修唐史的人,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一提起他的为人,几乎就没个好词儿。传说宋之问无耻到了为权贵捧溺器的地步。(“溺”是啥意思?阿呆读书不多,举个《史记》的例子吧:据说大老粗刘邦干革命的时候,很瞧不起笔杆子,所以有带着儒生帽子的知识分子来拜见,常常“解其冠,溲溺其中”,就是让人摘下儒生的帽子,把尿尿进去的意思。这个帽子就是刘邦的“溺器”)

偏偏宋之问那个时代又是个政坛急剧动荡的时代,今天你得势,明天我得势,把以谄媚权贵为主要政治活动的宋之问累个够呛。

02

他先是在武则天宠臣张易之手下当小弟,后来武则天倒了,张易之被杀,宋之问也被连累,被贬到泷州(今广东罗定)。

后来,他见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权势很大,就去谄媚讨好;可是没过多久,唐中总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崛起了——《资治通鉴》上说“宰相以下多出其门”。宋之问一看,似乎安乐公主的买卖做得更大更红火,于是就跳槽来到了安乐旗下。太平公主一看宋之问这样,决定修理修理宋之问,就派人告发他主持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收受贿赂、徇私舞弊。本来唐中宗都要任命他当中书舍人了,这下可好,不仅官儿没了,又惨被流放。

其实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宋之问主持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引拔后进,多知名者”,也就是他所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是有名当时的人,可以说工作完成得还不错。可见,所谓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纯粹是幌子,实际上宋之问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过他来回巴结,的确不像话,被整也算是自找的)

03

宋之问做官如此,人品不好,是很明显的。但阿呆想,也许正因为他是趋炎附势之辈,所以他的诗才会写得那么好。道理何在?且容阿呆举例说明。

我们知道,在初唐诗歌圈,宫廷文人占主流。只有很少的人,比如王绩啊,陈子昂啊,初唐四杰啊之类的极少数,才能在宫廷之外,闹出动静。一开始,宫廷诗歌的标准样式是写“宫体诗”,唯一的主题就是写女人和与女人有关的香艳之事,什么“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啦之类的,除了声律之外,内容大都是软绵绵的毫无生机。

但到了武则天时代,事情出现了变化。武则天经常搞诗歌比赛,有一次,武则天到著名风景区龙门游玩,玩着玩着就命群臣写诗,谁先写成就赏赐锦袍一件。左史东方虬先交卷,锦袍到手,东方虬跪下谢恩,还没等坐下,那边宋之问也交卷了,不仅词采华美而且思想性也很高,大家看了好评一片。武则天也特高兴,当众命人收回锦袍送给宋之问。

作为一个好谄媚事人的家伙,宋之问在这种场合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既能邀宠最高领袖又能得到无上光荣的大好机会呢?文人炫耀才华的天性和宋之问谄媚领导的“个性”都促使他揣摩技巧,努力把诗写好。

04

皇天不负有心人,宋之问不仅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还在改朝换代之后,得到了新老板唐中宗的认可。一次,中宗皇帝到昆明池,依然让这些大臣员工们写诗玩,大家都拼命写,绞尽脑汁写,一共写了一百多篇。皇帝命著名才女上官婉儿任评委,负责选一首,作为皇家御用歌词。上官婉儿在楼上阅卷,群臣在楼下等待结果。不一会儿,纸片如飞——原来是上官婉儿把落选的诗从楼上扔了下来。

一时间大家纷纷找到自己的作品,收起来。最后只有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个人还没拿到自己的诗。过了半天,一个纸片飞来,大家争相来看,原来是沈佺期的诗。这时候,评委上官婉儿出来解释为什么选宋之问的诗不选沈佺期的诗,上官婉儿说:

两首诗势均力敌,不过沈佺期最后两句说“微臣彫朽质,羞睹豫章才”,可以说是诗完了意思也完了。而宋之问的诗却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结尾,笔力仍然健拔而且意犹未尽,所以比较起来,宋之问的诗更好。

05

上面说的是宋之问诗好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炫耀才能和讨好领导,他写诗很有动力很起劲儿。当然,宋之问的诗好,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感情。

而这一点恰恰也跟他的为人有关,我们知道宋之问因为趋炎附势被贬不止一次,而正是这些被贬经历让他的诗歌有了更丰富的内容——特别是有了深挚感情。

像宋之问这样养尊处优的朝廷近臣,突然被贬到荒远的地方,他内心的感触是很深的。我们看宋之问第一次被贬时的诗作: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度大庾岭》)

宋之问这次是被贬广东,他一路上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他在诗里说,越过脚下的大庾岭我就算是真的离开故国到了蛮荒之地了,我在这里停下车子眺望家乡(可惜家乡遥远,难以望到啊)。这时候我的心情很复杂也很低沉,北雁南飞,可终究还有时候再往北飞,想到自己被故国抛弃,不禁眼泪哗哗与岭上北枝的春花一起纷纷落下。这时候,群山雨初停,江中白云也将变成绚丽的彩霞。而我的人生,不知道有没有雨过天晴的那一天呢?上帝啊,我不求别的,只要能活着回来,我就不敢像贾谊那样在长沙满怀遗恨。

原来贾谊当初遭大臣排挤被贬长沙王太傅,到长沙后,水土不服,对南方湿热的气候非常不适应,“自以为寿不得长”,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天了,“恨长沙”说得就是这个。

人生得意,不见得多能刺激一个人的才华,但失意不幸却能使人的才华更加惊心动魄、撼动人心,所谓“穷而后工”,就是这个意思。

06

很幸运,第一次被贬谪的宋之问没有死在广东,他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他的代表作《渡汉江》杀回了大唐诗歌圈、杀回了文学史。这是一首抒情细腻的五绝佳作: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从这首诗里我们看见的是宋之问活着归来的喜悦和持续不断的担心:自从我被贬岭南,家乡的消息就断绝了。这是里的阻隔不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从冬到春。一“经”一“历”,以“复”字隔开,就把时间拉得很长很长,同时也把对家人的牵挂和身处蛮荒的孤独拉得很长很长。不过我终于回来了,虽然是跋山涉水一路奔波!怀着一路的喜悦和期盼,在快到家乡的那一刻突然有了一丝担忧:我是那么急切的要打听家人的消息,可是不知为什么,碰见家乡的人却不敢询问了!

一个“断”字写出多少牵挂,一个“怯”字更是笔力千钧的奇字,所有复杂的心情都藏在里面!后来杜甫《述怀》里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就是从宋之问这里变化出来的。

就凭这首诗,宋之问足以诗名不休朽了!

宋之问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最真挚的感情才能铸就最荡气回肠的诗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柔靡纤弱”和“豪迈奔放”相结合,为何初唐诗歌便如此繁盛?
他是唐朝人品最差的诗人、恶名远扬,但这首诗却被我们奉为经典
三晋史话:一诗传千古,作者却因人品差为人所不齿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最后结局成谜
只因此人人品太差,“初唐五杰”变“初唐四杰”,有卑鄙诗人之称
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