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成长的研判

股市投资至少要“三阅”,一是要阅读一些价值投资的著作与文章,特别是大师们的一些经典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投资思想与理念;二是要阅读公司,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观察分析,进而了解一些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动态和经营上的成功战略,进而锁定自己的投资标的;三是要阅股,就是对一些股票走势图经常地进行观察分析,看一看一些长期牛股究竟是怎样炼就的,从而培养自己的投资感悟与投资理性。特别是对于阅股,闲来无事之时就做一做,特别是对经过巨熊之后股价仍是在不断创出新高的一些公司股票走势图常常进行翻阅,并常常追问一下为什么?浏览多了自然就有一些感悟。

最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成长的研判。

收益,收益,还是收益;成长,成长,还是成长。这个真理真是在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写好了。我们若是将目前沪深两市的长期牛股图全部找出来看一看,这个朴素的真理仍然是不断被印证着。自然,有一些所谓牛股是依靠所谓概念炒作上去的,这类股票是被长期价值投资者排斥在外的。在行业的选择上,药、酒、连锁等消费行业的公司和具备中国创造潜质的公司的,在这些行业与公司中确实这些年走出了一些大牛股,但是在其他行业也同样走了一些大牛股。周期性行业一般不被一些价值投资者看好,但是一些有周期性特点的公司如机械制造、水泥、煤炭等资源类公司同样走出了一批长期牛股,只是它们的弹性更大一些。轻资产的公司走出了一些大牛股,但是同样一些重资产的公司也照样走牛。彼得林奇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说,任何行业都会产生大牛股,中国的股市将来是不是也同样印证这个真理?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自己通过“阅股”是更加坚信的,这就是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公司,只要是收益不断成长着就容易走成长期大牛股(正所谓神马都是浮云,唯有成长是最真,自然也最给力,呵呵),所以长期投资成功与否,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在对企业未来成长的综合研判上(当然这种判断需要结合国家政策背景与行业背景),在这方面切不可因为一些“想当然”的理论理由不加以认真地分析研究就排斥在外。

如何研判断一家企业的成长?作为业余投资者自然还是依靠读公开报告和公开信息(若有能力进行企业调研究更好,但自己若无能力进行调研,有此两点也就够了,特别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这些公开信息是明摆着的)。

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必须要读的,比如,至少应该对三五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及增长率、净利润及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资产收益率、现金流、存货、现金、负债等指标进行一下粗略分析,进而得出自己关于公司账务健康状况、收益性、成长性、风险性的基本判断。在这方面有两个严格的指标是必须掌握的,一是净资产收益率,如连续15%以上,二是净利润增长率连续保持20%以上,只有符合这两个标准一般才纳入自己的投资标的。为什么这么掌握?因为根据自己的判断,过去成功经营的企业历史已经证明了它的优秀,那么它未来继续成功的概率自然要大些(这仅仅是自己的逻辑判断,事实上未必全部如此)。但是一些投资大师们告诉我们,投资不能建立在过去的盈利数据之上。彼得林奇也说过,你永远无法从后视镜中看望未来。是的,投资不读财务报告是不行的,是危险的,但是我们还必须以这些财务数据为基础为参照,通过对有关公开信息的掌握筛选,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背景与能力进行思考,进而对这家企业未来的成长作出自己的独立研究判断。一家企业理论上讲它的成长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或服务的不断提价,二是不断扩大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与市场占在率;三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四是外延扩张与并购。具体到不同的公司其所采取的规划与战略又是不同的,而这些规划与战略有的可能会是成功的,而有的又可能是失败的,或者是最终的收益是不尽如意的,而且谁也没有办法告诉你未来究竟怎样,必须是经过自己的独立研究与判断,找出这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而这才是最重要的(自然也是最难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若想长期成功,必须提高自己这种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作出对企业发展尽可能正确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有人说,股市投资有小学水平就可以,这大概说是的股市投资的大道理其实真的非常简单,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但对此自己还是不敢苟同的,因为对一家公司未来成长性的的判断有时又确实与一个人的阅历与综合学识有关,所谓功夫在股市之外,而这些道理又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的。不过,作为业余投资者虽说提高这种能力很难,但也并不是不能够做到的,其实上市公司中那些卓越的公司有时是尽人皆知的(彼得林奇不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选股吗),而且我们业余投资者也无需研究那么多企业,其实只要聚集自己看好的行业、锁定几家卓越的超级明星式的龙头公司长期追踪即可,比如自己的几年的长期组合依然是张裕A、云南白药、东阿阿胶、恒瑞医药、格力电器、潍柴动力,这些公司怕也是股市中人人皆知的知名企业罢,其实上市公司中不乏类似这样的优秀企业(尽管是少数),作为业余投资者真是的只要用3%的智力(又是彼得林奇语)就能发现的。

感悟之二:不同企业的不同策略对待

如果说投资第一难是对公司未来成长的综合研判上,那么第二难就是对一家公司股票进行估值了。自己目前知道的,对股票进行估值有市销率、市净率、市盈率、现金收益率、现金流折现和PEG等,对这些估值方法理解起来容易,但是本人体会若真是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自己也试图想从一些投资大师那里找到一些经典估值的办法,可惜至今仍未找到。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指标是建立在以前静态的数据分析之上的(自己认为从哲学上的观点来看是犯了孤立、静止、机械、片面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即便是现金流折现也需要估算一个大致的增长速度,而这又不是我等一般人能够测算出来的,其实想来这也是对的,世界上哪有一估就灵的灵丹妙药呢,不然岂不全在股市发大财了?!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全部否认这些指标的作用,相比之下自己还是经常喜欢以PE、PEG来对股票进行估值的(自己认为运这两个指标,再结合其他因素如不同行业估值、整体估值等综合判断就很管用)。近来自己又重读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这是自己投资读得最多的一书,经常放在枕上厕上细细品读,呵呵),突然又有了点新的感悟。彼得林奇真的是将股票投资升华为了一种艺术(原话为科学加艺术加调研),比如,大师是将股票分成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隐蔽资产型共六种类型,然后对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分析,进而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包括买入与卖出)。

按照大师的策略,对比中国股市是不是同样可行呢?老实话,自己没有过深的研究,但是感觉对于我等业余投资者来讲还真是深有启发的。其实作为业余投资者,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股票进行研究进行投资的。彼得林奇最钟爱的还是收益增长20-30%之间的快速增长型的股票的(以增长率25以上计算十年就近于十倍啊,所谓十倍股吧?),本人认为作为业余投资者也只是需要专攻稳定增长型和快速增长型的股票(自然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增长率可以定得高些,如增长连续几年达30%的企业还真有一小批呢)就完全可以了,至于周期型股票(如中集集团感觉已快老死了的老牛股近两年又走牛了)、困境反转型(如乐凯胶片以前认为没戏了可后来技术变革又行了)、隐蔽资产型等,若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也完全可以作罢。——巴菲特说,宁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也不以一般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其实与专攻稳定增长型和快速增长型的企业的股票道理相同,彼得林奇也有此种思想论述,这个道理本人认为十分至要,甚至可以作为自己的“投资圣经”对待!

股市中人常常苦于何时买入、何时卖出的策略不好掌握,其实在自己看来,若是自己对自己所持的公司的类型以及成长性有个基本的判断,再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大致就可以心中有个谱了,——当然这也是十分个性化的,毕竟投资还是个人的事情。

感悟之三:耐心等待时机和耐心持有

呵呵,这个感悟如此简单啊,大师们,甚至股市中人谁个不知谁个不晓?然而本人认为,越是简单的道理往往越是难以做到的,股市最难是耐心,所以自己常常要“感悟”一番。

何谓等待时机?投资大师都说,就象做生意买东西一样,当你发现一公司“物美价廉”了,就是介入时机。自然这是一种介入时机。不过,中国股市真正的好股往往需要个相对好的价钱,就是在巨熊时也相对贵些,这一点是还是需要自己研究判断的。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时机需要把握:一是阶段性的下跌,观察一些长期牛股走势图总是有一个阶段是下跌的,甚至有些牛股总是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下跌或者是滞涨的,有的还是莫名其妙的下跌。二是整个市场先生极度愚蠢之时,也就是大熊来临之时。现在不少人总是口口声巴菲特,其实我们考察这位股神买股之时多是在空头市场弥漫之时就。彼得林奇也讲,股市崩盘、大跌、大幅振荡、自由落体式下跌之时也是买股的大好时机。只是当真的市场出现这种机会时,就怕多数人又没这个胆量或者是资金已被套牢没有子弹了!

再说耐心持有。其实长在股市中混,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就是抓住个牛股不难,难的还是长期耐心持有,获取最大回报。不是吗?望着中国股市中一个一个的长期牛股图谁个不羡慕?然而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个“网”,其实原来考量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智慧与耐心。这自然又是投资之大难。读费雪的书,知道他自己年轻时在不断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中有个“三年守则”,就是一旦选定一支股票,就先守它个三年再说,三年了如果判断对了继续持有不然就卖出。自己感觉这种策略很有启发,因为事实上一家优秀的企业的基本面远不像市场先生这样神经兮兮的,即便是快速增长型的企业变成缓慢成长型的时间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作为业余投资者完全可以像是观察一场球赛谁是明星一样,远远地进行观察与研究判定的。当然了,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究竟到多久?这根本就没有一个死套套,关键还是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的经营情况以及市场先生对它的评价。所以说,耐心长期持有,除了具要具备坚定的信仰,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外,最为重要的还是自己对所持公司未来成长性的一种综合研判。也只有建立在对自己所持公司的尽可能深的理解之上,才会与时俱进地采取包括耐心持有在内的相应的持股策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期股:来自彼得·林奇的忠告——在市盈率高时买、市盈率低时卖
跟随彼得.林奇学投资
股市7原则
世界股市超级无赖赚钱大法
如何筛选一支好的股票,我们要观察哪些指标?
一个“天才小散”自曝炒股不亏战法,亏钱的股民看完都赚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