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年不涨价!食在不一样如何击破餐饮业“四高一低”

六年时间里,食在不一样从街边开进了购物中心,环境越来越好。但比较反常的是,这个品牌的客单价一直保持原样,人均40元左右。


餐饮人不断说生意不好做,很多人也总结了“三高”或者“四高”,六年不涨价的食在不一样是怎么克服掉的?


猛戳这里,食在不一样罗大志与你分享


▲很少人相信,这样一家店面人均只需要40元


人均40元的“星级餐厅”,6年不涨价


2010年,高端餐饮还没有受到影响。相反,那几乎是高端餐饮的一个顶峰:俏江南陆续收回了加盟店,为上市做准备;再往前一年,作为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湘鄂情变得更为踌躇满志。


也是在那一年,食在不一样诞生在长沙。这个品牌没有选择高端餐饮,面对红餐网(微信号:ygcywzz)记者,副董事长罗大志说,高端餐饮更像是一种生意,而不是一项事业。“高端餐饮不可复制,它所依赖的政商关系,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关系。”


理由不复杂,你的人脉可以搞定一个地方的大佬,但能搞定所有的大佬吗?



▲星级的环境,为食在不一样赢得了好口碑


食在不一样切了一个年轻的市场,目标客户为20-35岁,人均40元,做“健康安全的精致家常菜”。罗大志分析,这部分人进入社会不久甚至刚刚进入,有旺盛的社交需求,但收入尚未达到顶峰。“所以,他们对于环境有所要求,更看重性价比。”


一炮而红,打开大众点评网,消费者对食在不一样评价最多的是,“实在不一样”。而满意的理由,包括精致的菜肴、优雅的环境和星级服务,同时又如此便宜。


食在不一样保持了这样的性价比。即使到了2016年,餐饮寒冬都过了好几轮,食在不一样已经进了购物中心,它的客单价依然没有改变。


它怎么赢利,并且发展了7家店?


节流逻辑:

四个“省”的原则,降低运营成本


之前做大学老师和品牌咨询的经历,让罗大志喜欢用制度和技术来改善一些事情,比如员工管理。


他直言,用工问题是所有餐饮企业都要面对的难题。“不是用工难,而是根本就招不到人。当95后甚至00后成为劳动力主力,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工资多少的问题,而是给多少钱都不愿意干。”


所以,在食在不一样格林星城店里,就用上了一套自主开发的“餐时间智能餐饮系统”来代替一些人工,并改造餐厅的管理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


在内部管理中,罗大志说了四个“省”:省人,省时,省钱,省心。


省人:全Pad点餐,员工“串岗”工作

    

食在不一样正在打造一个智慧餐饮示范门店。


具体而言,这是一个融合了点餐、交互的云端系统。“有一个点菜员在你旁边点菜的时候,一定给你压力。如果换成Pad点餐,就是一个零压力的场景,点最便宜的菜都可以,这样企业里面没有点菜员岗位了。”


这样重要餐厅里就可以节省一两个人。但最重要的是,顾客可以通过这个Pad和餐厅里用餐的其他客人交流。



▲看上去只是点餐的工具,它还承担着与顾客交流的任务


“我们都有这样的用餐经验,总是感觉邻桌的菜品比较好吃,但人家是什么菜又不好意思问。”罗大志牵头开发的这个系统,就可以让消费者通过Pad知道邻桌的菜单,扫一个二维码还可以进入一个类似消费者交流群的应用,听取其他客人对于某道菜的评价,走出餐厅,又会自动退出这个群。


食在不一样还调动了不同岗位,重新安排时间。“上午12点之前,传菜员基本上没事情,切配的人忙得要命;而12点之后,两个岗位就互换了状态。我们就重新调整,把他们编入一个后勤组,互相帮忙。”

 

省时:严格时间管理,打造“不走动厨房”

   

去食在不一样,那个计时用的沙漏,总是会被消费者频繁提起。


15分钟上菜,超时的就免单,刚开始推行的时候,厨师、服务员炸了。“厨师们都觉得不可能。我们一个厨师长说,我干了十几年餐饮,没有哪个老板这么要求的。”



▲食在不一样的经验证明,15分钟足够了


罗大志做了分析:“无法完成无非是准备不充分、人员不熟练、工具不够用或者菜品搭配不合理。问题我们一起来找,一项一项解决,这个目标最终就实现了。”


食在不一样将时间节点划分的很清晰,比如在上午11点30分之前,所有的切配就要完成。“炒一道菜的时间,基本也就三五分钟,如果前期准备得充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很多后厨做5S管理,最常见的是有一面墙,厨师的杯子放在一起摆放整齐,罗大志说,这是作秀。“为什么不能放在工位旁边?厨师跑到另外一边喝茶,总会浪费时间,我们的厨房叫不走路的厨房,厨师用的东西都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

 

省钱:高毛利品类推荐,与消费者双赢

 

省钱,准确而言是增加高毛利品类的销售,增加销售额,提高利润率。


上述提及的Pad点餐,会结合大数据分析,在消费者点餐的时候,推荐一些搭配菜品。“比如我们的剁椒鱼头,因为比较辣,消费者用餐的时候很多都会搭配一款冷饮。在Pad上面点餐,这个系统就会自动推荐点单较多的饮料。”


在罗大志看来,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这确实是从消费者体验角度给出的建议,这种服务可以让消费者感觉很贴心。对于企业而言,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因为饮料这样的品类,毛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省心:运用大数据,实时监测餐厅电量

 

所有的老板都是最不放心的。罗大志说,老板总是会操心餐厅的各个细节,但精力毕竟有限,怎么办?


食在不一样的选择,还是利用技术。“实现对店面运营情况的实时监控,比如后厨的操作,老板可以随时在手机上看到店里的状态。”



▲借助技术,可以实时看到店里的很多情况


而一些看不到的,则要利用大数据来辅助。“店里的温度、湿度、PM2.5,这些影响顾客舒适感的都会量化起来。对于用电量、用水量也实时监测,每隔十分钟采集一组数据,并形成一个运行曲线。”


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某个时间点用电量增加。“比如非用餐时段用电量有所上升,就可以查找是不是灯或者空调忘关了。”


如果不借助这些,只能在月底总结的时候看到总量增加,但不能立即做出整改。


开源方法:

做足服务、增加互动,增加餐厅翻台率


这是内部的管理,可以归纳为节流。而在开源层面,食在不一样做了很多让人惊喜的细节。


比如,在餐具上时髦又有哲理的话。“我们提醒顾客留意随身物品,就会在餐具上印上‘有些东西,一分手就是一辈子’,很多女孩子就会拍下来给男朋友看。”



▲食在不一样处处印有小字,餐厅时时都在和顾客说话


比如,一进门就是一个蒸煮消毒器。“餐具消毒的方法有很多,但怎样让顾客知道你确实做了这个工作呢?用蒸煮,因为餐具带着温度,顾客能感受到。”


再比如,推出一款酸梅汤并把它命名为“暗恋我的酸梅汤”时,面向所有的消费者做主题为“暗恋”的三行诗征集。“2000多人投稿,连我们的竞争对手、米面供应商都参与了进来。”


这一次参与,让很多人在喝到这杯酸梅汤时,就能想起自己的暗恋故事。“带不来多少利润,却增加了和顾客之间的感情。”



▲带着温度的消毒餐具,传达给顾客一种贴心


因为上述的种种细心,餐厅每天翻台达到6次,接待的人超过1000。“环境也为餐厅加了很多分,绿植做的隔断和设计过的灯光,让用餐环境有了小资的情调。”


罗大志说,保持一定的利润率是必须的,因为总要发展,也想让员工拿到比行业高一点的薪酬。“最终,我们希望给顾客一个可以享受高性价比美食的地方,这种美食还带着情感的温度。”

 

记者 |  红餐网_孟北

视觉 |  红餐网_梁氓





内容交流  |  请加微信:hongcw66
 商务合作  |  请加微信:yummy_iv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翻台率,餐饮服务员只靠4个动作 | 知识树
微信“智慧餐饮”再发力,三大工具或颠覆行业生态
食客、餐厅都要罚款!立法制止餐饮浪费究竟伤了谁?
第一家实践新零售的餐厅,现在怎么样了?
单品销量提升600%,秘密只是一份超级菜单?
遭遇用工荒,麦当劳瞄准退休工,而有些餐企用了这4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