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人物赖尚荣:倾三代之力实现阶层逆袭,却输给了眼界和格局

看多了古代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有的读者或许会以为,在贾府这样的豪门世家,主仆之间的有着严格的界限,中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但在《红楼梦》中,却有一位贾府的家生奴才,靠祖孙三代的积累的财产,摆脱了奴才身份,并当上了官,这个人就是赖尚荣。

电视剧中的赖尚荣和柳湘莲

所谓家生奴才,也叫“家生子”,即父母双方都是贾府的奴才,生下的子女也继续在贾府为奴。赖尚荣是贾府的管事赖嬷嬷的孙子,赖嬷嬷有两个儿子,长子赖大,是荣国府的总管,次子赖升,书中有时也称他赖二、来升,是宁国府的总管。赖尚荣就是赖大的儿子。

在贾府的奴仆中,赖嬷嬷的资格最老,地位也最高,从年龄和资历来看,她应当是贾政的乳母。她第一次出场是在书中第42回,贾母为王熙凤凑份子过生日时,赖嬷嬷作为“年高有体面的妈妈”,因家境富有,出了十二两银子的份子钱,和尤氏、李纨级别相同。作者特意强调,“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赖嬷嬷一进屋,李纨、王熙凤都要站起身来以表示尊敬,赖嬷嬷为人精明,又有眼色,会来事,善于讨好主人,贾母和王熙凤等人都很喜欢她,赖大和赖升能当上宁荣二府的管家,很大程度上也是沾了母亲的光。

靠着祖辈世代为奴积攒的体面,赖尚荣一出生,便受贾府恩典,脱去了奴才身份,成为了自由身。此时,赖嬷嬷和赖大家中已十分富有,于是不惜重金培养赖尚荣,供他读书认字,又花钱替他捐了官。在小说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赖尚荣当上了州县官,即将走马上任,赖嬷嬷在家中摆下宴席,请贾府各位主子去家中喝酒,为孙子贺喜。

电视剧中王熙凤和贾府的管家媳妇们

书中,赖嬷嬷对李纨和王熙凤说的一段话,生动地交代了赖尚荣从贾府的家生奴才当上县官的逆袭之路:

赖嬷嬷叹道:“我哪里管他们,由他们去罢!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我说:‘哥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

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哪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

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从小儿三灾八难,

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

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

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赖尚荣虽然读过书,但走的并不是科举之路,而是花钱捐来的官。《清史稿》中记载:清代花钱捐官,主要有两种,一是“捐实官”,即直接担任实职;二是“捐前程”,即付钱后取得做官的资格,等待补缺。赖尚荣二十岁时,赖家花钱为他捐了前程,经过长达十年的钻营等待,到他三十岁时,终于“选了出来”,当上了县官。

电视剧里的赖嬷嬷

有人说,赖尚荣的名字谐音,可理解为“赖上荣国府”,但从他的个人经历看,我更倾向于将其解释为“赖祖上的荣光”。常言说,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赖家人可谓倾全家三代之力,跑完了一场接力赛,帮助赖尚荣实现了从奴才到县官的阶层逆袭。

赖嬷嬷的身份是贾府奶妈,到赖大和赖升一代,就已爬到了管家的位置,而到了赖尚荣一代,则彻底脱去了奴仆身份,成为了朝廷命官。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三年前网上流传的那篇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赖家奋斗了整整三代,才使赖尚荣获得了一个和主子们差不多可以平起平坐的位置。

如果一切到此为止,这该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事实上,赖家的发家史和曹雪芹家族十分相似。曹家的祖先,就是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即皇帝的家奴。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即被选为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也因此成为康熙的侍卫,后得康熙赏识,出任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在赖家人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家族的影子。

赖尚荣当官后是否听从了赖嬷嬷的教诲,“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前八十回中并未交代,读者也无从猜测,但在后四十回中,续书的作者却给这个人物安排了一段“忘恩负义”的戏份。尽管续书的艺术成就远不及前八十回,但单看赖尚荣的这段故事,却是十分值得回味的。

在第117回,续书作者借赖家兄弟之口交代,赖尚荣当了县官后,并没有按照赖嬷嬷的要求“尽忠报国”,而是走上了与贾雨村等一样的贪腐之路:

众人道:“你的哥哥就是有造化的,现做知县,还不好么?”赖家的说道:“我哥哥虽是做了知县,他的行为只怕也保不住怎么样呢。”众人道:“手也长么?”赖家的点点头儿,便举起杯来喝酒。

而到了第118回,贾府已经败落,贾母去世,贾政送母亲灵柩南下,途经赖尚荣管辖地界,因缺少路费,不得已向赖尚荣求助,对方的反应却是这样的:

过了数日,贾政的船才行得十数里,那家人回来,迎上船只,将赖尚荣的禀启呈上。书内告了多少苦处,备上白银五十两。贾政看了大怒,即命家人:“立刻送还!将原书发回,叫他不必费心。”

电视剧里的贾政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五百两银子固然不是小数目,但对于一个贪官来说也并非负担不起。以贾政的性格,要不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也不至于向人求助,赖尚荣磨磨蹭蹭只拿出五十两,无非是见昔日主家已经不复当日荣华,想着能抠门则抠门而已。贾政发怒后,赖尚荣也回过味来,“知事办得不周到,又添了一百,央来人带回,帮着说些好话。岂知那人不肯带回,撂下就走。”此时赖大仍是荣府管家,赖尚荣心中不安,怕父亲受到报复,于是立刻给赖大写信,叫他设法赎身,与贾府撇清干系。”于是赖家托了贾蔷贾芸等在王夫人面前乞恩放出。贾蔷明知不能,过了一日,假说王夫人不依的话,回覆了。赖家一面告假,一面差人到赖尚荣任上,叫他告病辞官。

在续书的结尾,“沐皇恩贾家延世泽”,贾政官复原职,赖尚荣则“告病辞官”,丢掉了官位。这样的结局,正是源自他的贪婪自私、目光短浅。赖尚荣虽然从小被富养长大,和王孙公子相比,并未“输在起跑线上”,但他从小在贾府出入,并没有学到诗书望族的格局和视野,只养成了对奢靡风气的艳羡和向往,一旦自己做了官,立刻迫不及待地设法贪污敛财,在昔日的旧主人向自己求助时,光看到对方低谷时的潦倒,却忘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最终只能自食其果。赖家人倾尽三代之力试图实现的阶层跨越,最终还是败给了赖尚荣狭隘的眼界和短浅的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谁知道赖家到底赚了贾府多少钱
为什么赖家凭借贾府而成功,却对贾府没有丝毫感恩之情?
红楼梦:为省500两银子,他一直平步青云的仕途人生,终被改写
滕延娟|奴才欺主赖尚荣
《红楼梦》赖尚荣只是个奴才秧子,为什么成年之后过的比贾琏还好?
《红楼梦》里“奴才”两字怎么写,细思极恐,听赖嬷嬷跟您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