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文明没有史料记载?一本战国奇书揭秘上古“先兵”王权谜团

良渚石钺

良渚文明为何在史料里没有记载?这是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认为,战国诸子书《鹖冠子》所说的“成鸠氏”即为良渚人皇,是上古一个军事强邦。但仔细辩读《鹖冠子》,并对照良渚文明的一些特征,却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成鸠氏的“王鈇”与良渚石钺

目前一些观点认为《鹖冠子》里关于“成鸠氏”的记载,是上古良渚文明最接近的文字史料。其文说到「泰上成鳩之道,一族用之萬八千歲,有天下兵強,世不可奪,與天地存」。很多人便认为成鸠氏当为上古一个军事强大的邦氏。但从考古相关报告来看,良渚并未发现可观的武器,仅有少许石制箭簇和石钺。这样能说是「兵强」么?

良渚人物复原图(来自网络)

实际上,《鹖冠子》几处原文提供了另一种关于“兵强”的解释:上古的成鸠氏之道,是以兵政为第一优先的,所谓兵强,即“人道先兵”,就是以“军令”作为一切秩序的根本。这大概反映了战国时期秩序瓦解的现状,鹖冠子便托言良渚地区的上古人皇,借以表达一种军国救世的思想。鹖冠子实际上还在“王鈇篇”中详细阐述了一种响应的组织方式,包括从伍、里、扁、乡、县、郡到柱国、天子的一个完整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柱国”一般认为出现于西魏宇文氏,实际上战国的鹖冠子已经明确提出了,不知道宇文氏是不是从这里得到渊源?

神徽钺王

《鹖冠子·近迭》:龐子問鶡冠子曰:「聖人之道何先?」鶡冠子曰:「先人。」龐子曰:「人道何先?」鶡冠子曰:「先兵。」……鶡冠子曰:「神靈威明與天合,勾萌動作與地俱,陰陽寒暑與時至。三者聖人存則治,亡則亂,是故先人富則驕,貴則嬴。兵者百歲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是故人道先兵。」

《鹖冠子·王鈇》鶡冠子曰:「成鳩所謂得王鈇之傳者也。」龐子曰:「何謂王鈇?」鶡冠子曰:「王鈇者,非一世之器也。以死遂生,從中制外之教也。……故主無異意,民心不徙,與天合則,萬年一范,……故共威立而不犯,流遠而不廢,此素皇內帝之法。成鳩之所枋以超等世世不可奪者也,功日益月長,故能與天地存久,此所以與神明體正之術也」

那么,上古的良渚地区真的有过这种“先兵”做法么?考古学家都关注到了“钺”器。一般认为“钺”最早出现在太湖良渚文化和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之中。一些专家认为良渚发现的一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00年石钺,即为良渚人皇的王权象征,称之为“神徽钺王”。激进的观点更认为,这就是鹖冠子所言的成鸠氏的“王鈇”。良渚古文明是否实行过这种治理体系不得而知,根据它的大规模水利工程遗迹,应该是具备相当的动员组织能力的。鹖冠子敢于托古言制,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良渚玉琮

良渚的其他接近记载

良渚的其他接近的记载,零星见于《越绝书》、《史记_夏本纪》等史料。《越绝书》记载到,大禹在会稽时,曾召集当地一些土邦首领,包括防风氏等进行集会。可以证明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存在诸多土邦,大禹按其功德而爵封之,其中,越人先君无余被正式分封。“无余”的字,按照郑张尚芳先生等人的古越语研究,其意思大概是“水寨”;字,其元音在吴越之地很常见,地名人名到处都有,延续至战国,大概是某种贵族的特殊称谓。

良渚

《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

因此,可以间接的判定,良渚这个广泛分布的石器文明,是属于定居当地的古越人创造。他们的自证性记载,实际就存在于地名、人名之中,这些古越语的音译字至今还有留存的,如“余姚,余杭,诸稽”等。但要说文字记载,那肯定要等到甲骨文、鸟篆等出现才有可能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越王勾践剑的鸟篆铭文,唐兰先生即考释为“钺王浅、自乍用鐱”,勾践的“勾”通假成鸠氏的“鸠”。这似乎也说明,成鸠氏与良渚文明、古越人有着隐隐约约的关联。(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鹖冠子
鹖冠子鹖冠子[宋]陆佃 解
戉:从农具到王权的象征
追踪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1:有虞在良渚—良渚古国经历有虞帝国到成鸠王国的蝶变
“虞夏二千年”是断章取义,但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正源之一
短史记399:孙恩之乱,王凝之和谢道韫截然不同的名士风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