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必洗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原意

看到图片中的内容被堂而皇之地发表在网上,明显有误人之嫌,我有点脑火。

第一次读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70年代一篇P林P孔的文章中,作为孔子主张愚民政策的罪证列举的,释义是:可以使人民顺从,不可以让他们知道——这是赤裸裸的愚民。

多年后,国学热兴起,好多人不忍孔圣人背负愚民的罪名,都急着帮忙洗白、撇清,于是,再读到这句,竟被写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释为:人民认可,就任其自由;不认可,就让他们知道道理(接受教育)。更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释为:人民服从驱使,就随意;不服从,就教育。如此读来,孔子'愚民'的赚疑倒是排除了,只是,照此理解, 圣人的教育对象主要就是 '不可'和'不可使'的了,而'可'的,则随意非重点了。依此推,子路,子贡,曾参,颜回等等一干三千弟子,就多是冥顽不灵的刁民叛逆出身了——显然荒谬。

上图中,增加了把上一段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联起来,再解释,似乎就通了。依我看,意义明显牵强之外,把明明两个【子曰】已清清楚楚地划成的两段,非要生拉硬拽地连起来,这就是霸蛮了。

所以,这些根本都是说不通的。

那么,孔子真的就是主张‘愚民’的吗?

孔子毕生致力于宣扬'仁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一以贯之',并因这些光辉的教育理念被尊奉为'万世师表',到这里,突然要另讲一套愚民政策,我第一感觉是不可能?退一亿步吧,孔子就是虚伪反复,就是表达过这种指导'愚民'的言论,但稍动脑筋就会想到,《论语》是经过了众多的尊崇、敬爱他的学生们精心编选的,怎么可能偏要记录并宣扬他的虚伪和矛盾?——这反过来说明,当时学习和记录,以及后来编选、传扬这句话的孔门弟子,并不认为这句话与老师一贯的思想有所冲突。

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孔子那个时代,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绝大多数的'民'完全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民'就是文盲,而当时的大学问,如:《易经》《道德经》等等,既使放到当今钻研了多年的学者当中,相信也没太多人敢说'知'了,那么,当时怎么可以指望大多数的'民'能'知'呢?所以,另一句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老子《道德经》中也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注意,这个'下士'还是有点学识的'士',不是文盲的'民')都是讲的一个道理,圣人也没办法让'民'(百姓)理解高深的学问。

没办法让'民''知之',就只好放任自流,由其自生自灭吗?

这当然不符合'仁'的理念,所以又有,子曰:【...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明道的为政者就象风,老百姓就象草,风向善,草必然摆向善。(这里 '小人'没有贬义,就是指'民')在《周易·系辞传》中,孔子还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因为有了少数明道君子的引导,高深且有益的'道',得以适用于百姓的生产生活,成为百姓的'日用品',以趋利避害。而这其中的道理,老百姓极少理解,甚至根本就不知情。 对照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的前沿高端的科学技术,即便是学过一些数理化的我们,也是基本无知,但只要是科学家确认了,政府推广了,我们就会以不'知'的状态、 '由之'且'日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怎么妨碍我们老百姓享受科技成果。

再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明了了: 可以让百姓顺从道,不可以让百姓理解道。注明:'可'指能力, 非意愿

这不就结了,很直白的一句,绕来绕去,搞复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言哲理经典语录大全(含注释)
把中国的圣人放到人性与逻辑的天平上
孔子儒家的担当文化
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可《论语》中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怎么看?
孝经讲解
孔子论君子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