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为了看陈晓卿的《风味人间》,我特意下载了腾讯视频。新播出的第五集主题是江湖夜雨,主角是夜市。


民以食为天,这一点在夜市上体现得尤为透彻。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方的美食都各有其特色。如果把美食比作一座江湖,那么每个城市就如同一个个门派,各有传承,各有招式。这些门派最独特和最精湛的功夫,往往都会集中体现在它们的夜市里。没有时间做过多的铺垫和噱头,夜市上的美食必须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勾起过路人的馋虫,就像练家子想要一招制敌,就必须浑然如意,以无胜有。


美食是城市的信仰,夜市是城市的灵魂。如果想要感受一座城市的灵魂,夜市是你的不二选择。





在中国,夜市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产生的。吃宵夜的习惯由南向北,从香港、广州等经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逐步扩散到全国各地。宵夜和夜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一定程度上也是富足的象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为生计奔波的八小时之后,人们终于可以挤出余暇来,聚集在夜市里吃上一顿宵夜,在一日三餐之外,给予自己额外的犒赏。


我是八十年代生人。自中学起,我家后面那条小巷子里的夜市,便成了我和朋友们相聚最多的场合。那时的物价还很低廉,羊肉串一元五串,奶茶五角一杯,向父母要上二十块钱,便能和发小约在相熟的摊点上,点上几十串羊肉,一人一碗酒酿元宵,说说笑笑,吃一个饱。可以骄傲地说,我们都是吃脏摊长大的。


那年代的夜市也远不如今天规范。正值古惑仔热映的那几年,到了晚上,小城里的每一条夜市灯火通明,烟熏火燎,鱼龙混杂,人声鼎沸,居然隐隐有了几分铜锣湾的声势。回想起来,那里的烧烤并不算特别讲究,肉质也十分可疑,但对于十几岁的我们来讲,已经是无上的人间美味。我在那条夜市里喝下了人生的第一杯啤酒,见识了自以为是的世面,结交了至今最好的朋友。二十年来,故乡日新月异,几乎每一条街道都变得崭新而陌生,但我家后面的那条夜市,却一直还在。当坐在这条夜市的烟熏火燎之中,听着身周的人声鼎沸,我们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脚下的这座城市,确实是我们的家。


岂止我和发小,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不都是在夜市里度过了一整段青春。也只有回到这一条条夜市上,我们这些暌别已久的游子,才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




在第五集的《风味人间》里,随着镜头的推进和切换,夜市江湖的格局渐露眉目。潜江、武汉、重庆、锦州、汕头、南京、北京、香港、厦门、眉山,这些门派接连登场,向观众展示着各自的得意之作。油焖小龙虾、响油鳝糊、清酱肉、豉油鸡、白灼小管……每个门派有每个门派的路数,每座城市有每座城市的性格。


工作以后,在南京已经生活了十年。南京的美食像是恒山派,清爽朴实,绵里藏针,跟淮扬菜一脉相承,讲究用料地道,原汁原味,正如南京人大萝卜般的实诚性格。鸭血粉丝、活珠子、盐水鸭、赤豆元宵、糖芋苗、小龙虾……南京最有特色的各色美食,都是可以一眼看见食材原料的,南京人从不喜欢遮遮掩掩。南京的夜市,既有三牌楼和丹凤街这样传统和市井风十足的地方,也有1912街区这样时髦和充满年轻气息的去处,就如同这座城市一样,历经岁月沉淀,而又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厦门当然是南少林。靠海吃海,厦门最出色的美食是各色海鲜,就像最具代表性的南拳一样,厦门的海鲜不尚花架,不动干戈,简单实用,而又回味无穷。片中介绍的白灼小管,就是厦门夜市里最有代表性的美食。水烧开了直接白灼,没有比这更原味的了,依个人喜好加酱汁或芥末,有的人什么也不加,连同小鱿鱼中的墨汁一起吃下去,一个个吃得嘴唇乌黑,畅快淋漓。单纯、真实,这就是海滨城市的性格,像一年四季拂面的海风一样,令人大快胸臆。



重庆的美食很像是崆峒派的武功,套路繁多,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而且非常讲究出奇制胜。重庆我去过好几次,品尝过豆花鱼,也吃过九宫格,但十分遗憾的是未能尝试片中提到的乱劈柴,可能是我所光顾的夜市还不够地道。乱劈柴指的是卖卤味的小贩和顾客划拳为戏,如果顾客赢了,可以免费吃到卤味,如果输了,则要花钱购买。小赌怡情,乱劈柴为的当然不是那几道卤菜,而是这种博弈的趣味。吃饭也要吃出个花样来,从这一点也很容易看出山城人骨子里的乐观和随性。



成都的美食正如同衡山派的剑术,剑客看上去平和中正,不骄不躁,但一旦出招,既迅猛无俦,又诡异凌厉,令人防不胜防。成都的美食具有一种特殊的平民气质,色香俱全,绝不夸张矫饰,但一旦入口,那地道的花椒和辣椒则随时可以刺破味蕾和心理的双重防线,令人一面狼狈不堪,一面又忍不住要大呼一声好!俗话说吃在成都,如果到了成都而不去夜市上流连一番,不尝尝成都的串串和兔头,那真可算是白来一场了。



汕头的美食像华山派,当然,是剑宗那一支。独孤九剑剑随心发,婉转如意,不拘泥于既定招式,讲究的是以无招胜有招,正如在汕头的夜市里,无论桌上有多少美食,最终都需要一碗白糜。食粥,是广东人的信仰。在清淡的白粥中添加各种滋味,如同在枯燥的生活里寻找方向,广东人的自强和奋斗精神,有时就落脚在这一碗白粥里。





我每到一座城市,总喜欢在夜晚时分外出,游荡在街巷和市肆之间,遇上成规模的夜市也好,零星散落的路边摊也好,随性坐下,点上当地最具特色的小吃,一边品尝独具特色的滋味,一边听周围的人用当地的方言说说笑笑。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就是去它的夜市里浸泡。这里有城市的灵魂。


在不同城市的夜市里,美食的味道是不同的,但人们的快乐和享受是相同的;方言是不同的,但畅快和欢笑是相同的。在所有的夜市里,人们和家人朋友相聚,在烟火前喝酒撸串,人生惬意,莫过如此。每次坐在夜市里,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浓郁的幸福感,这幸福感很市井,很烟火气,也很真实,很具体。


夜市真的会让人感觉幸福。悲伤无法在夜市里生存,这里的笑声太吵了,没有眼泪的容身之地。幸福和快乐是会传染的,它们在夜市里疯狂传播,没有天敌。


很难去想象一个没有夜市的城市。如果没有夜市,城市将会逊色许多,市民的幸福感也会降低许多。掌灯时分没有炊烟聚集,人们散落各地无处可去,这样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


记得看过一篇新闻,心理医生在治疗抑郁症时开出的药方,就是让患者早上去菜市场,晚上去夜市。我想,这可能正是因为菜市场和夜市同样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口腹之欲的简单追求。吃饱是快乐的第一源泉,所以菜市场和夜市离快乐最近,离真实的生活最近,离幸福感最近。


这幸福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坐在夜市里,我们吃着烧烤,纵声欢笑,和朋友们碰杯之后,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上一句:


这就是生活。


在迅猛的城市化浪潮里,很多辉煌一时的夜市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新的夜市或许再难形成规模。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同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失去。感谢《风味人间》,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记录下各地夜市上的人间种种,实属难能可贵。


这样一来,这种世俗又充满烟火气的幸福感,如果真的无法留住,至少有人还会记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大火爆夜市街,有你的城市那条么?
国内“专坑游客”的10大美食街,你去过几个?
8个最适合放松的旅游圣地,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轻旅行!
鹭岛小夜曲
厦门一日游,没想到厦门有这么多美食!
中国10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旅行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