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除歧视50年,人间仍不似人间


种族歧视这个话题,似乎一直以来都离中国人很远,除非是在外受到歧视性对待的时候。比如一年多前澳大利亚“白澳政策”复燃,试图修改《反种族歧视法》的18C条款;比如在某些国家发生疑似针对华人的“打砸抢”事件时。

 

201914日,是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宣布生效50周年。这份国际公约1965年年底决议通过,196914日生效。蹒跚半个世纪,世界上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并偶有发生种族屠杀。

 

- 1 -


在曾经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是没有权利一说的。站对了阵营,你就是安全的,站错了阵营,你就是危险的。侵犯、统治、压榨和屠杀一直都存在。

 

直到居鲁士大帝出现。他在公元前539年攻克巴比伦后,决定改变这一切。他颠覆性地宣布所有奴隶都可以获得自由,人们有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所有族群都是如此。人们把这个宣言刻在陶土碑上,称为“居鲁士圆柱”。

 

这个宣言迅速传到了希腊、印度等地,并最终传到了罗马。于是,罗马的人们开始自觉地遵守某些法则,即便从未有人要求他们那样做。这些法则被称为“自然法”。但是自然法不断被统治者所践踏。

 

一千多年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确认了“权利法案”并承认,没有人能凌驾于人权之上,就算国王也不可以。人们的权利最终得到了认可,但是仍发生了一连串反抗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统治者才意识到人人生而平等。当然,并非他喜欢这个理念,而是他无力阻挡这个趋势。


后来美国诞生了,颁布了《独立宣言》,宣言肯定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

 

紧接着,法国人为了自己的权利发动大革命,也搞了个宣言,内容比美国人的宣言还要长。他们坚持这些权利并非后天赋予,而是与生俱来。不幸的是,并非每个人都认同于此。拿破仑就想推翻新兴的民主思想自封皇帝,在他几乎要成功时,被欧洲国家集结兵力给灭了。

 

此时,人权再次得到共识,并起草了国际公约,详列了诸多权利。只是这份公约仅限于欧洲,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无法享受的,相反,他们会被欧洲列强侵略。直到印度圣雄甘地的出现,他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在暴力镇压下,甘地坚持所有人都应享有权利,而不只是欧洲人。

 

之后又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制造恐怖的纳粹集中营,夺走全球一半犹太人的生命,九千多万人死亡。人权从未如此几近消失,世界也从未如此渴望改变,于是联合国成立,《世界人权宣言》诞生。之后又拟定了一系列的协定、条约和公约,其中就包括《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 2 -


二战时期美国人眼中的岛国日本,生活着一群“小男人”,这些人时而恭顺,时而好战,是原始人、幼童和疯子的综合体。相反,在日本人的严重,美国人是威胁亚洲的魔鬼和野兽。这样的种族主义曾经成为战争工具,在精心设计的宣传包装下,助长暴行,其威力甚于任何枪炮。

 

1944年曾经有过一项调查,针对4064名有过太平洋战区和日军作战的美军步兵,题目是“你希望看见战后日本人有什么样的下场”。

 

结果有43%的人选择了“惩处其领导人,但不惩罚普通日本人”,9%选择了“让日本人受很多苦”,42%选了“把日本民族全体消灭”,6%无意见。而另一项同时期做的未参与跟日军作战的美军士兵的调查,结果有67%的人赞成把日本人全体消灭。

 

二战时日本所遭到的恶果,很大成分是来源于咎由自取,这个民族站在焦土上几十年的反思,才带来世界对他们认识的改观。


其实,每当提到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和钓鱼岛问题时,国人对日本人的群情激奋,和二战时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也无太大差别。只是为什么,日本对中国的反思之心如此弱,就很值得思考了。

 

科特迪瓦曾是南非洲经济发展成功的特例,国内有大约60多个语言族群,分别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万物有灵等,彼此混合还算融洽,只有偶尔的小冲突,并且争执不会扩大。


后来人口增加经济停滞,恰逢很有才能的总统博瓦尼去世,终于在1995年选举时整个局势失衡。

 

当时,科特迪瓦的北方人多数是穆斯林,南方人则以基督徒为主,并且北方人数量已经超过了南方人。但是,彼时当权的领导阶层多是南方的基督徒,为了维护统治,他们修改公民权法,对北方人的选举权和财产权均造成了伤害。

 

于是南北方开干了。2002年的一次企图政变,把这个国家分成了两半,双方都有军队,开始屠杀对方的普通百姓,死者上万人。南方城市阿比让是族裔混合地区,屠杀尤其惨烈。

 

后来科特迪瓦的前殖民统治者法国军事介入,派了四五千人的军队坐镇南北中间,联合国也派了六千人的部队,但是收效不算好。直到世界银行、美国国际援外合作署凭借有限的经费,促请叛军首府布瓦凯的显要人士组成程序委员会,然后要求其他地区效仿,并进行区域和族裔之间的对话,才开始有所成效。

 

这样的族裔战争,种族歧视和隔离,现在仍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即使已经有太多人因此而无法享受人权甚至付出生命。

 

- 3 -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傍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首《光辉岁月》就是写给他的。

 

这位出生在种族隔离时代的酋长之子,1952年年底,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给白人政府以沉重打击。1961年曼德拉的“民族之矛”行动,袭击政府机构,公开进行游击战。1962年,在美国中情局的帮助下,曼德拉被逮捕入狱27年。

 

南非白人政府于1994年将政权移交给曼德拉的“非洲民族议会”。但是,让一个族裔独揽统治大权,不论什么方式,都将以灾祸收场,曼德拉很清楚这一点。最终在圣公会主教图图的支持下设计了一条脱困之路,即成立真相和解委员会,成效不凡。

 

当然这个方式也遭到了很多激进派民主人士的不满,他们希望惩处白人。但是想要各方都满意,仍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奥巴马也同样没能解决。

 

很多人说,奥巴马是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当选代表着美国黑人的胜利,是错误的。不仅普通网友这样认为,就连不少媒体都在这样说。


其实奥巴马是一位多族裔者,他曾公开认同自己的黑人身份,那是因为美国“一滴血规则”的从下性。事实上和内心里,他都是把自己认可为多族裔者。在其竞选和执政时期,采取的也都是“去种族化策略”。

 

雷纳德洛基说:“迄今为止美国还没有出现过黑人总统,奥巴马也不是。把奥巴马视为第一位美国黑人总统,实际上是种族主义的老调重弹,使用的是过时的语言和逻辑。因此,把奥巴马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种族身份混杂的总统,这种说法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前瞻性的。”

 

而在今天,在美国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多族裔运动”,正在从被抗拒走向被更多支持的道路。

 

- 4 -

 

从科学上讲,每个种族的人,不可能普遍性具备同样的智商、基因和情感;其他还有文化认同、接受教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这就必然导致隔阂,以及无法从这个世界获得同样的物质需求。但是在生命权利层面上,仍然应该是平等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在采取柔性化的努力,来平衡族群问题。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和异族人群接触的自由,各个族群之间也有接触的权利。当然,这个世界还在发生着这样的“逆向”事情:原来的弱势族群,却在利用自己的弱势身份,向其他族群进行不合理的索取。

 

所以,才会有了移民管理局。

 

种族问题永远不能轻视,大则带来战争,小则化身为地域歧视。如某些智障的招聘启示中写的,不要本地人,不要黄泛区人,不要某省人。虽然我们都早已融合为中华同族,但是在这些蠢货的心中,却仍在区分,毫无逻辑性的混账思维。

 

历史一而再地证明,世界终将大同。种族只是一个主观性的生物概念,无法准确预测能力或态度。


一个人无论认同自己是哪个种族,都应该享有尊重;一个政府若根据种族来确定公民地位,就是种族主义;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自豪感,都来自于个人成就以及对他人的爱。


我的其他原创文章


贩卖焦虑的杂种们

迷失在保健品里的中国人

他们是90后,他们是英雄

蓝翔改变中国

新加坡崛起启示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非1948--大历史与曼德拉(1&2)
论肯定性行动
华人为何被其他少数族裔歧视
缺少种族现实主义,现代社会难以保持繁荣与稳定
评论丨一个令奥巴马也无奈的问题
种族意识会主导亚裔的投票选择吗?| 政见CNPolitic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