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 · 古建 · 精神世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

2400多年前,当柏拉图在古希腊的雅典城边,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一起,望着日月星辰思考这人生三问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老庄孔孟等圣贤们也在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石,锻造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支柱。

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认为: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由三个东西支撑。


第一是学堂

学堂里有圣贤。在中国古代,随便一个乡村都有学堂,愿意上的你就来,几张随便的桌子,高高矮矮、大大小小没关系,请没有考取功名的老秀才来教课,教材就是《论语》,没有什么成本,教育就完成了。



第二是祠堂

祠堂里有祖宗的牌位。你一到祠堂里面去,你就会看到老祖宗在上面,然后往下数,直到把自己也数到牌位上。你知道你的祖先怎么传下来的,你有强烈的祖宗的文化传承、血脉传承。



第三是中堂

回到家里,屋子的正厅,叫中堂。上面通常挂着“天、地、君、亲、师”。逢年过节要烧香跪拜磕头——跪天、跪地、跪君、跪师、跪双亲。这些你都要敬畏,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一种内在的谦卑,才有气质,是一个文明的人。



三堂之外,还有佛堂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被中国古代哲学家消化和吸收,使中国古代“社会——人——自然”的观念形态有了完善的自圆其说,千百年来,抚慰众生,放下自在,离苦得乐。



在学堂,跟圣贤在一起;在祠堂,跟祖宗在一起;在中堂,跟天地君亲师在一起;在佛堂,跟信仰和念力在一起。如同四根擎天巨柱,这四堂撑起古人完整的精神世界。

今天,无处不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碾压着中国的乡土大地,祠堂凋零,中堂不在,学堂变了模样,尽管佛堂熙熙攘攘,人们却只知香火,不懂法界!

可是,现实困顿时,我们难免会想起柏拉图的那三个人生之问,难免想追寻先祖的脚步,难免想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

他们在哪里?

他们一直都在!

他们在孔庙,在晋祠,在乔家大院,在五台山佛光寺,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古建筑里。就像帕提农神庙之于希腊、万神殿之于罗马、窣堵波之于印度、金字塔之于埃及,以五台山佛光寺为代表的中华古建筑,就是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寻找根脉、直抵祖先精神世界神器。

天圆地方、五行轮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我们的起居习惯、生活主张,与古建文化一脉相承、渊源流长;“勾心斗角”、“四梁八柱”、“雕梁画栋”、“五脊六兽”……这些成语带着祖先营造建设的智慧,始终活在我们的唇齿之间;无论是斗拱、雀替、梁柱,还是窗棂、门楼、家具,作为传统文化的符号,始终流淌在国人的民族基因里。

中国建筑历史学开山鼻祖梁思成先生说:“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掺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态,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至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所以,梁先生坚定地认为:“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古建筑从时间的深处里走来,往空间的广阔中走去,包裹着我们的族史乡愁,携带着我们的家国人生。

季羡林说,21世纪是东方哲学的时代。在东方哲学根基上繁茂数千年的中国古建筑,蕴藏着中国传统智慧的全部精髓。

解读古建筑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就是在回答那我们日日面对的三个天问,就是在寻觅“我们何以是我们”,也是在探究“我们如何永远是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传统宗族制三堂文化
中堂文化
义乌佛堂古镇   尘外菩菩  2018.06.11
重拾碎片,镜照佛堂丨A · 案例
万佛堂:中国现存唯一的小木作天宫楼阁佛教古建筑
徽州古建三绝——祠堂、民居、牌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