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餐后高血糖及其危害

什么是餐后高血糖?

餐后血糖通常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后的2小时血来值,餐后高血糖的定义为摄食后1~2小时血糖>, Smmol/L。其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与第一时相/早相胰品素分泌缺陷、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升血海素分泌在进餐后不受抑制及餐后肝糖输出持续增高相关。餐后血糖往往是一天中血糖水平最高的阶段,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处于餐后状态,三餐后相加的持续时间可达8-10小时或以上。因此,餐后血糖高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餐后或负荷后高血糖与多种我病相关,目前尚无十分充足的临床证据支持在糖尿病患者中特异性地干预餐后高血糖比干预整体血糖有更多的临床收益。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高相关。

餐后高血糖比糖化血红蛋白能更好地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可能的机制是快速升高的餐后血糖造成血糖波动,导致视网膜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和血管反应性增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餐后或糖负荷后血糖与心血管风险及其结局相关。餐后血糖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作用优于空腹血糖。多项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的机制可能与血糖波动有关。急性血糖升高会快速抑制内皮型氧化氮释放及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增加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并可能激活血栓形成。急性血糖波动比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更显著地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和损害内皮功能。如果能降低餐后高血糖,则可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和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可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高相关


餐后高血糖的危害

餐后高血糖是多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餐后高血糖升高渗透压,可增加血小板反应性,激活血小板,与餐后高凝状态相关。

餐后高血糖可减少心肌血容量及心肌血流。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餐后心肌血容量及心肌血流较正常对照者下降。

餐后高血糖及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相关。降低餐后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有可能延缓或减轻颈动脉内膜增厚进展。颈动脉内膜增厚可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形成,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在血流的冲击下很容易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栓子随血液流至颅内动脉,造成颅内动脉栓塞,最终导致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者可以表现为单眼一过性 黑蒙或视力丧失、视野缺损,肢体无力至瘫痪、肢体麻木、行走不稳或语言障碍等。

统计发现,斑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患有颈动脉斑块者高达81%。

餐后高血糖的其他不良影响


随普病程进展,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及餐后血糖逐渐升高,而增高的餐后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可使胰岛B细胞功能进步恶化。此外,有学者发现,餐后高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与老年人整体认知、执行和注意力障碍有关。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意义

1、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单纯控制餐后血糖可改善糖化血红蛋白
当HbA1c接近7.0%,而空腹血糖控制达标时,加强控制餐后血糖可进步增加其贡献。临床实验显示,控制空腹血糖达标(<5.6mmol/L)的患者可有64%实现HbAle<7.0%.而进一步控制餐后血糖达标( < 78mmol/L )的患者则有94%实现HbAlc<7.0%.

由此可见,控制餐后血糖有助于进步提高整体血糖的达标率。2、控制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获益
针对性地控制餐后高血糖是否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尚无临床证据。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高血糖及其对心血管预后的作用研究比较了胰岛素治疗控制空腹高血糖或餐后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血管终点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降低空腹血糖为比较,降低餐后高血糖未能进步降低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风险。对该研究的亚组分析发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控制餐后高血糖可降低心血管风险。对短期评价血糖控制的临床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如阿卡波糖的治疗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相关,其中心肌械死的风险降低64%。3、控制餐后高血糖与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
控制餐后血糖与改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血压、高凝状态及炎症因子均降低; 颈动脉内膜增厚进展减慢等。

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糖化血红蛋白代表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共同促进形成。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餐后血糖对其形成的贡献就越大,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的贡献占70%;糖化血红蛋白7.3%~9.2%时,餐后血糖的贡献约50%;即使糖化血红蛋白>9.3%时,餐后血糖的贡献仍占40%。尽管如此,上述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尚需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院士最新研究:糖化血红蛋白高1%,心血管狭窄增加11%!重视
餐后血糖不重视,将增加75%的并发症风险!糖尿病监测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自测血糖时,该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三滴血?
糖化血红蛋白才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关键指标
最致命的血糖指标尽然长期被忽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