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契丹王朝-辽代定窑契丹人物头像纹梅瓶图像赏析

《辽代定窑契丹人物纹平面图》局部

此定窑梅瓶瓷器上

由不知名的古代瓷绘艺人

用褐彩绘有两个契丹男子头像

线条描绘流畅、生动

人物头像比例准确

笔墨层次丰富,画面气韵生动

是一件少有绘有契丹男子头像的瓷器

《辽代定窑契丹人物头像纹梅瓶》

《辽代定窑契丹人物头像纹平面图》局部

关于契丹人

辽代《牵马图》墓室壁画

几个世纪以前

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东部

曾经有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契丹

他们创造了名震中外的辽王朝

辽代《备宴图》墓室壁画

关于契丹族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

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

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

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

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

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

辽代《出行图》墓室壁画

传说中,一位骑青牛车从潢河来的仙女

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勇士

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

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

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

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及相关史料考证

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

他们认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别是

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

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

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

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

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

他们联姻繁衍,形成了契丹族

辽代 佚名《射骑图》

契丹族世代狩猎游牧

使他们养成了精于骑射

勇敢强悍,崇智、尚武的民族精神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拓展空间

不断对外发动战争,进行掠夺

战争成为他们谋生计的重要手段

《契丹男子髡发》线描

契丹男子长像彪悍硬朗

髡发是契丹族男子的一种发式

按契丹习俗,契丹男子多作髡发

特征是将头顶部分头发全部或部分剃除

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装饰

契丹成年男子不仅髡发

而且还流行剃须或剪须

为三绺小胡须,或为八字胡须

另一种鼻下嘴上之间,蓄一撮短须

辽代《男性金属面具》内蒙古出土

辽代《契丹女性发型》线描

辽代《女性金属面具》内蒙古出土

契丹女子的发型大约有七种

其中头顶正中保留一束长发,梳成包髻

直立于头顶,剃去包髻周围头发

在头顶两侧,形成发圈

额前两绺长发,垂于耳鬓

契丹儿童的发式约有九种发型

其中一种颅顶前侧正中保留一绺长发

用绳带系扎,垂于脑后,并插饰头花

辽代《契丹儿童发型》线描

辽代《儿童金属面具》内蒙古出土

契丹人无论男女传统服饰皆以长袍为主

其式样一般是圆领、窄袖

男子长袍里着裤,腰间束带

脚蹬长靴,一身装扮干净利落

再加上契丹男子髡发

更加显示出草原牧民的粗犷彪悍

辽代《备茶图》墓室壁画

契丹女子着装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上着袄或衫,下着裙

这是受中原汉族女子着装的影响

另一种是契丹族的传统服饰

穿直领或交领窄袖长袍,腰间系带

契丹历史文化

《辽中京遗址》摄影

契丹是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之一

它源出于鲜卑,早在4世纪

中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契丹历史的记载

契丹人当时过着渔猎

和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

分散在潢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

和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

即今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地区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年

耶律阿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

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

辽与北宋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中原地区林立的城镇和喧哗的都市

给了“逐草而居”契丹人不小的影响

他们仿效北宋的都城--东京

建立了东、西、南、上、中五个京城

辽代的南京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

辽代《契丹大字银币》

辽代《乳钉纹高颈玻璃瓶》

辽代是草原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期

生活在交通要道上的契丹人

得到了来自中原和西方的商品

同时也被两种文明所浸染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了219年后

公元12世纪,辽被金所灭

又经过大约五百年的时间

契丹的名字就从史迹中销声匿迹

辽代《三彩划花鹭莲纹盘》瓷器

元刻本《伎乐图》事林广记插图

辽代《鎏金银面具》

打开中国历史地图册我们可以看到

契丹所创立的辽,最强盛的时期

它的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

东临库叶岛,西跨阿尔泰山

南抵今天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通路

曾一度被暂时阻断

以至于那时亚欧大陆中西部的许多国家

都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辽的统治下

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

在斯拉夫语国家中,这称呼还沿用至今

这足以说明辽王朝在当时的影响

辽代《侍者图》墓室壁画

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后

契丹贵族耶律大石收集契丹残余力量

向西越过沙漠,到达新疆和中亚地区

建立了史称西辽政权

西辽存在了80多年后被蒙古元军所灭

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元军征召入伍

他们随元军分散到各地

有的保持了较大的族群

达斡尔人就是这样作为民族存续了下来

有的契丹人则被当地人同化

就像当年落籍在云南的契丹人后裔

辽代 李赞华《东丹王出行图》局部

辽代《契丹纹铜鱼符》

辽先后与五代、北宋

并与中原在经济方面相互交流

在文化方面相互吸收

辽自耶律阿保即位后

学习汉族文化,祭孔子、制文字

加速了文明化的进程

辽代文学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又具有本民族刚健质朴的特色

辽代《二龙戏珠鎏金银冠》

契丹人“逐水草而居”的迁途生活

辽建国后,制定了独特“四季捺钵制”

"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帐和营盘

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

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巡走于四捺钵之间

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

捺钵之地实际上是契丹国的政治中心

和最高统治者所在地

成为辽帝定期会见南北面官

决定军国大事的地方

辽代《散乐图》墓室壁画

契丹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无论婚丧嫁娶,还是祭祀礼仪

都要以歌舞相伴

在契丹族初兴之际

其音乐歌舞艺术尚很原始

具有原始游猎经济和原始宗教文化特色

随着契丹社会的发展

以及与其他民族不断的文化交流

契丹族中出现了表演性歌舞

辽建国后,大量吸收中原文化艺术

民间歌舞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

辽代《天宁寺塔》

辽代《迦叶像》瓷塑

契丹统治者崇信佛教

自太祖以来一代胜似一代

至道宗时达到极盛

百多年间,契丹皇族和僧侣投入巨资

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和佛像

著名辽塔有:天宁寺塔、中京大明塔等

成为中国具有独特风格的辽塔

辽代《三彩釉海棠花式长盘》瓷器

辽代《绿釉刻花凤首瓶》瓷器

辽代瓷器生产颇为发达

形制、质地和色彩都具特色

而契丹人丰富多彩的饮食结构

影响了辽瓷器型的发展

饮食生活中最具特色器具是鸡壶

它具有契丹民族艺术的典型意义

有明显的契丹文化特征

三彩器和凤首瓶则体现了

辽代文化与中原、西方文化的交融

既丰富了契丹人的饮食生活

又增加了他们生活用具的品种

辽代《契丹文字》石刻

契丹文是辽朝为记录契丹语

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

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形式

但现时已缺少类似的文献

契丹大字相传于辽神册五年

由辽太祖下令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

参照汉字创制,应有三千余字

契丹小字由太祖弟耶律迭剌参考回鹘文

对大字加以改变而成

元刻本《契丹人下双陆棋图》事林广记插图

契丹人的游戏与娱乐活动

既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也受汉人、渤海人的影响

击鞠、围棋、双陆棋和彩选格

都是契丹人喜爱的娱乐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5 ? 博物馆大全
契丹文物精华(三)
辽朝瓷器
辽金元三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制瓷业的独特—辽瓷
充满异域风情的瓷器 | 北京出土的辽金陶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