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之磊:数字出版传承文明 引领和推动文化消费

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光明网配图)

  光明网讯(记者 吴劲珉)9月2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牵头主办的2013年互联网时代文化消费新趋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是“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九大系列专题活动之一。会上,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认为,目前,电子书已经占据文化阅读市场的主导和风向,未来数字出版将会传承文明和引领并推动文化消费。

  以下内容是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文字实录,光明网编辑整理刊载。

  大家上午好。前面几位嘉宾提到了游戏、电子商务,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新的数字出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叫“数字出版引领文化消费”。

  在过去几年当中,中国的文化产业进入到井喷的时代。我们看一组数据,在2010年文化产业的增长值是1.1万亿,2012年就1.8万亿。我们直观的看到了一些结果,比如中国的电影市场连创新高,今年预计超过200亿的票房市场。最重要的动因,在大家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时候,文化需求还有巨大的空间。从市场角度来讲,我们还有非常大的需求增长的空间。

  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过去几年当中,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高。最标志性的事件,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中国一次中央全会,就是以文化为主题,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在中国未来会有巨大的成长的机会。在我们北京,提出了打造国家文化中心,从三个方面来讲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

  第一,从资金分析,北京每年要统筹100亿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讲这是巨大的支持。

  第二,北京的文化产业增长值希望能够占到整体的北京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要占到15%,如果达到这个比例,北京的文化产业可以名副其实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

  第三,推出一批引领国家的文化产业。去年北京市的人GDP已经达到1.3万美元,我们的文化消费量还不到生活消费的10%,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量已经达到30%。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至少应该有两倍以上的成长空间。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主题,文化消费是非常重要的。

  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收入达到1.6万亿元,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在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当中新闻出版业占的比重超过了60%。新闻出版在文化产业的占比是持续的上涨,所以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新闻出版业在全世界是有影响力了,我们是全世界新闻出版的第一大国。在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每年出版的图书达到41.4万种,出版的期刊9867种,报纸1918种,这当中很多中国的期刊和报纸,都是在全世界排名靠前的。全球前十大报纸当中,中国就占了四种。电子出版物11822种,出版营收2000亿元。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真正成为出版的强国。

  未来中国的新闻出版和数字化的交融会形成三大平台,五大产业,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库和出版发行的云平台。五大产业都是和我们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以内容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的传统的纸质传媒,这会巨大推动我们新闻出版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其中北京也成为的全国的新闻出版中心,北京拥有出版社237家,占全国出版机构的41%,报纸占全国的13.3%,期刊占全国30%,音像出版占43%,出版物年销售金额达到300亿以上。

  在过去五年当中,北京的新闻出版业保持了高速的增长,2012年北京的新闻出版业年度收入达到619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整个出版业当中,我们认为未来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出版,它代表了出版业的未来。2008年会成为世界出版业的一个重要年份。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全世界有一份非常有名的杂志叫《新闻周刊》,在去年的12月31号,这份周刊的杂志的封面,它写着最后一期发表,从那个时间点开始,《新闻周刊》不再出纸质的,而全心全意做电子版。这样一件事情,中央啊电视台专门请我做嘉宾,做了一期节目,叫阅读革命。全世界最有名的百科全书,叫《大英百科全书》,有240年的历史,但是去年他们也停止出版纸质版,全力出著数字板。

  亚马逊去年公布了一个数据,每销售一百本纸质图书,会销售105本电子书,今年的数据差异会越来越大。可见电子书的销售已经占到主体和方向。

  数字出版也成为各项文化当中的主力推动。今天在中国数字出版的建设,全国已经批准了12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我们北京市也在积极建设数字出版基地。从产业规模来看,在过去一年当中一路攀升,2006年产业规模是213亿,到去年年底是接近2000亿,在6年左右的时间当中,整个产业增长了10倍,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另外的角度来讲,我们今天谈到的消费,我们更关注的是读者、需求和他的付费意愿。中国的数字阅读率持续走高,在1999年的时候,中国数字阅读率只有3%,2012年中国数字阅读率达到40.3%。我们的纸质阅读率过去几年一直维持在45%左右,在十年前,数字阅读率客户可以忽略不计,而今天数字阅读率已经和纸质阅读,大家几乎平分秋色。而且今天读者更偏向于数字化阅读。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读者在这方面的付费意愿是很高的。超过40.1%的人愿意付费阅读。随着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的改善,我们相信这个比例还会持续增长。

  到今天为止,中国的数据版大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我们认为有7种力量在这个产业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是内容提供商,它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这样大型的传统出版集团,也包括中文在线这样的网络新的内容提供商。同时第二个方面是平台服务提供商,既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样的网络提供商,也包括淘宝、百度、腾讯这样的网络平台,当然还有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平台。

  同时渠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UC,终端服务提供商也非常重要,当然像苹果,三星,也构成了阅读终端的重要性。

  运营提供商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延伸展开的版权增值服务商。这样一个地图各个环节已经基本形成,具备这个产业高速增长的潜力。而北京在数字出版分析具有先天的优势,北京的产值居于全国之首,一直保持了20%的增长。今天国家正式获得国家许可的出版企业220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相关参与人员达到上百万人,北京有大规模过百亿资金的支持,我们的产值要占到15%,同时要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北京在数字出版方面也汇聚了一大批数字出版的龙头企业,比如中文在线,就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出版企业之一,我们总部就在北京。

  中文在线是最大的数字出版平台,我们首先从内容来看,我们签约了国内510家出版机构,占90%以上,中国顶级知名作家超过2000多位,我们还有30万网络原创作者,每年出版物覆盖到50%以上。

  今天中文在线直接覆盖用户超过6000万,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包括教育等等。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比如像中国移动,包括电商平台,互联网平台,我们覆盖率超过3个亿,从下游角度已经广泛的连接了各种用户。

  我们独创一种模式,叫全媒体出版,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同步出版。2008年我们和冯小刚导演推出了全媒体出版第一书《非诚勿打》。

  北京市相关管领导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都到中文在线莅临指导。中文在线也获得了很多的行业大奖,我们被商务周刊评为最快速成长的公司之一。我们也是科技部惟一一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企业的数字出版企业,我们也是国内非常少的示范单位。

  以上就是我的报告内容,我们相信有一个理念叫做数字传承文明,从甲骨到竹简,到今天,数字化阅读和消费一定会成为未来。我们也愿意和各位朋友一起来推动文化消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公衍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首语 | 数字出版大有可为
刘明清:出版与互联网融合即将出现新商业机会
传统出版是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
融合发展|未来5年,出版业如何拥抱数字技术?
网络读书受追捧 7年增长近18倍
出版人如何在元宇宙赛道跑出加速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