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淮西小学

淮西小学座落在蚌埠市中山街同华盛街的交叉路口东侧,前倚大马路(淮河路),后靠二马路(凤阳路),座落在蚌埠市的繁华闹市中心。我是1955年进淮西小学幼稚园,1956年下半年7岁上一年级。1962年夏季毕业于中山街小学。淮西小学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也就是在1958年已改名为“中山街小学”,我的小学学习生活大多时间算是在中山街小学度过的。我兄弟五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在淮西小学上学。因为二舅家就在中山街、二马路拐角处,离学校很近,我的表姐表弟五个人都是我的校友,我大表姐在我上三年级时就毕业了。

我家相隔淮西小学有两条马路远,对少年的我来说,背着书包,迈着小腿要走二十多分钟,站在路口望去校门,觉得望也望不到,老远老远的。每天从公园路上的南山公园对门的家去上学,要么走国货路,要么走中山街,要么走篾匠街,还会穿过华利街或华大街,叫上住在这条街上的同学一起到学校。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一天要走两个来回,因为中午放学要回家吃午饭的。一路走过,看到三山书店的老板一本一本摆放着小人书。看到坐在街边,腿上铺着一块破布,手上一把篾刀,细心钎开编制竹篮的竹丝的篾匠。看到伙计手拿一把长长的炉钩,捅开老虎灶的底火,放进两块劈柴,老虎灶的炉火顿时旺盛了起来。南山、国际、美琪、荆花照相馆橱窗里娴熟细腻的手工上色的时代俊美佳人照,同源茂、金山、公正饭莊津、鲁、徽、浙饭菜飘香。看不完的蚌埠老街风景,忘不了的老蚌埠人的风情。

淮西小学的大门楼子是一座清代遗留的庙宇建筑,坐东朝西的大门前有七、八级的台阶,高高在上。走上台阶,两旁有一对青石雕刻的抱鼓石。门头挑檐,青砖黛瓦,有两扇黑色厚重的大门,进入大门就是一间宽大的过堂,过堂左侧墙外就是竖有一副篮球架的操场,右侧有一间传达室,传达室边上有一个楼梯间,她通向二楼的教师办公室。

学校的周边是华盛街菜市口、水果街、二马路商业街,有人民电影院、蚌埠大旅社、公泰酱园店,公正饭莊、荆花照相馆,有一个澡堂子叫清泉池,隔壁是同学韩彪家开的旧货寄卖行,它的对面是一个留居蚌埠的日本人符大夫开的诊所,离学校不远处还有一处日本鬼子占领期间充做慰安所的名叫“唯一旅社”。每天教室里朗朗读书声翻过临街的围墙,混杂在菜市场上的叫卖声里,混淆在马路对面回民饭店刚出锅的菜肴的香味中,总之,淮西小学是位于一个有历史沉淀的街区中。

说到学校的操场,也就是一个篮球场大小。操场北边的篮球架靠着一栋楼的南山墙,那栋楼在当时看起来高耸在操场边,有四层楼高吗?进去过,楼道狭小并且暗无天日。因为当年的街面上多是平房,没有什么楼房的,它就显得高大的很,在国民时期就是津浦铁路沿线较有名气的商业闹市二马路,也少有三层高楼。老同学朱泽雪说它是三层楼,还有女同学耿裕娥家在这栋楼里。学校操场在大炼钢铁时期建土高炉,挖地基挖出过好几具死人骨架和骷髅头。

二楼教师办公室下面是一整大间的幼稚园,它的地平面低于外面地面,是现在说的下沉式教室,幼稚园的窗口正对着华盛街的菜市摊位,窗外吵吵嚷嚷。我上过一年的幼稚园,印象深刻的是有很结实的木头做的可以前后摇摆的木马。

       我们还会从家里带出铁榔头,盘腿坐在学校过堂边、校园空地上用窄窄的薄铁皮圈成的小铁圈,挡住铁矿石把它敲碎,之后会集中起来投放到小高炉里去练铁,那段时候,除了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黑烟雾和人人高涨的热情,没见炼出过什么铁疙瘩。那年头,社会上充满了“亩产千斤粮”、“年产千万吨钢”、“赶超英美”的口号,我也每日一篇有时两篇三篇胡诌打油诗和顺口溜,竟也写了厚厚地一本子,后来大概是自己看看也会羞红脸,就扔掉了,现在连写的是什么,写了哪样的句子,一点点儿也想不起来了。

学校靠东一溜三进,第一排是大平房,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厕所在这排房子顶端拐进去的角落里。第二排和第三排都是木结构二层楼房,每层都是两大间,分别是高年级的教室。楼梯是用麻条石搭建起来的,二楼教室有木栏杆,小学生也不会有“独自凭栏到日斜”的雅兴,走廊是木地板,走在上面会发出“吱吱”响声。第二排教室的楼梯下面有一个暗黑暗黑的地窟,据说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蚌埠时将学校原址的庙宇做了宪兵司令部,这个地窟就是关押抗日人士的水牢。我是不怕这洞又黑水又深的地方,是少数几个敢钻下去探究竟的同学之一,记得钻进水牢,便感觉阴森的凉气袭人。

整座学校都毗邻在民居当中,沿着楼梯上二楼教室,便逐渐看到周边民居的屋顶,攀爬楼梯围墙便可以踏入居民家的阳台。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教室被换到学校最里面靠北的一排房子的二楼,教室的北窗户隔着一道小巷道就是我二舅家的阳台,有时钢笔没有了墨水,我竟可以隔空大声喊出表姐递过墨水瓶应急。

上小学的时候,我便是很调皮的一个孩子,是那种会得到老师喜爱的调皮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中、上水平的,不是最好,总是比较好的,我早早戴起了红领巾,还当上了班级的中队副。三、四年级起,下课铃声响起,我总会带头跑出教室冲进操场尽兴地顽皮,我们那时候最爱的活动是“斗鸡”、“跳马”、“叠罗汉”和“骑马打仗”。斗鸡,就是两个男生约好,各自向两边跑开一段距离,然后一条腿独立,用手端起自己的另一条腿,卷起裤脚管,露出膝盖,再跑向对方,猛力地用自己的膝盖顶向对方的膝盖或磕向对方的膝盖,谁先放下自己端起的腿或忍不住膝盖叫痛,便是认输了。跳马,是选一个同学从下蹲开始,逐渐抬高身体,用两手支撑着双腿,一群同学排好队依次奔跑过去,用双手猛按同学弯下的背部,双腿跨开从头部跳过去,直到跳不过去的同学轮替下来,像体育课上跳木马。叠罗汉,是一个同学先靠墙倒立竖蜻蜓,再上一个同学跟在后面竖蜻蜓,有时会接连七、八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竖立在一起,像叠罗汉,直到最里面的同学支撑不住压力,手臂一软,大家横七竖八地瘫压在一起,哄笑声一片。骑马打仗则是一个个头高点的同学背着另一个同学,然后被背在背上的两对同学互相厮打,看谁先把对手拉下背或拉的趔趔趄趄无力对阵。骑马打仗的游戏,我依仗着王家宽个大腰壮的优势,即使是以一博多也是赢多输少。除了课间热热闹闹地玩这些游戏,我在低年级时还同高年级的同学比试从二楼教室走廊翻过栏杆往下跳,当时也没觉得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经常轻松往下跳的。

记得1962年小学毕业时,我们全班同学都到南山公园的一处有宽大台阶的地方,大家分别站在台阶上拍了一张毕业照,可惜,我没有得到过这张照片,我现在依稀记得我的中山街小学老师有傅青彦、谢永义、芮老师、熊老师,同学有王家宽、房亚民、李瑞棣、马儒义、胡立敏、洪光华、朱泽雪、韩丽农、宫锦荣、项淑衡、蒋承锦、王复娟、刘孝会、王芝叶、蒋家城、倪益伟、韩 彪、林祖慧、傅金石、吴棣棣、刘世春、王公美、陈松延、邓甫生、宣汝华、李长浩、吴名扬、李忠保、许振山、于长明、宁 明、徐有才、张玉林。也许,这么多还记得名字甚至还清楚记得少年时模样的同学,现今站在面前也不认得了,同时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他们后来都经历过什么?现在都在哪里?但是,有淮西--中山街小学的六年同窗情谊,她将维系着我们的一生!我自始至终怀念着我的同学们,我祝福他(她)们晚年幸福健康快乐!

我保存至今的一本1957学年度使用的《学生成绩记分册》上记录着我第一学期授课日数是127天,第二学期是129天,全学年无一日病假、事假、旷课和迟到、早退次数。我的语文学年总评4分,笔算学年总评4分,操行成绩5分。

淮西---中山街小学,是我知识启蒙的殿堂,做学生时代启航的地方,她夯实了我一生德、智、体的根基。

淮西--中山街小学,她永远在我的心中!

                            蚌埠市中山街小学62届毕业生

                                      高顺麟

                                2019年4月23日于沪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谜团无解
往日重现(喜迎六一特辑 3)
儿时的赤峰市第一小学
难舍的太平街小学,转起来吧
靴城旧事24:我的母校,保定市厚福盈小学印象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我们的学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