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事┃黄庄村插屏式《醉翁亭记》砖雕影壁之解读

据说,西河底黄庄立村于宋,先有黄姓先民定居于此,故名黄庄。后元明清逐渐形成了以黄、杜、郭三大姓氏为主的多姓村庄。而杜氏家族率先进入泽潞商人行列,在清乾隆中晚期发迹起来,家族经济达到极大发展,置产办业,修房盖屋,留下了很多老宅深院等古建筑。今天看来,黄庄村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信息多与杜家有关。

道光九年,杜家后人杜世发,修建了门额为“修厥德”的两进院,前院为四合院。这个日期和人物,房梁上有确切记载。四合院大门内迎面一方砖雕影壁,这方砖雕影壁,一改传统的四条挂屏花鸟风格形式,变为插屏式《醉翁亭记》书法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说到古代插屏,并非所有读者完全了解,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插屏是中国传统艺术品,是文人几案上的一种摆设。它由两部分组成,底座和独屏一块,屏立插在底座上,故名插屏。底座是用贵重硬木雕花或者镶嵌螺钿、珊瑚、松石等做成,屏是用不同材质制成的,样式如我们今天的镜框式板面,上画或雕山水、人物、花鸟等图画,或名人书法,也有天然美丽纹理的整块石板,或者烧制的青花、彩绘瓷板等。表达主人比较高的品质修养,供人欣赏。它是由古代豪门富户家里的屏风演变而来的。插屏大的有落地型的,两三米高,小的只有二三十厘米宽或高,放在家具上。尤其是文人,文案上放个精致的袖珍小插屏,显示一种儒雅的情怀、清高的品质和环境的书卷气。插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后变得可以分体,也可以更换屏的内容。后来慢慢变成了豪门、官宦、文人等上流社会家里的一道风景。
黄庄村整个插屏式《醉翁亭记》砖雕影壁高3米多,宽2米余。插屏底座样式仿木制品砖雕,两旁砖雕立柱雕刻莲花瓣,寓意文人的高洁傲岸。四块龙纹砖雕,一行排开,图案动态十足。下面三个团型图案,象征科考连中三元,团团圆圆。团型图案中两条龙头凤尾图,环绕一个团寿字,似龙飞凤舞,幸福长寿。龙头说明头起的轰轰烈烈,凤尾说明尾收的华丽多姿,象征起始结局都完美无比。龙头凤尾图在雕刻装饰中并不常见,此图案代表吉祥、富贵、红火、华丽之意。

上面大屏一块,由二十块方砖拼接而成,周围有花卉砖雕镶边,立式长方形插入底座。屏内全部阳文雕刻《醉翁亭记》文字,从开始“环滁皆山也”到第三自然段中“太守宴也”,只有原文的两个半自然段,并非全篇。行书字体,每字大约5厘米见方,小巧秀丽,笔功见力,流畅唯美,不失为一幅令人赞叹的砖雕书法作品。
我们知道,《醉翁亭记》作者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其被贬“滁州”之后,把政治失意、宦海浮沉的现实和他抑郁苦闷的心情,寄托于美丽的山水之间,沉浸到一种闲适、恬静的情境里。他自号为“醉翁”,他把那种复杂的心浸泡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格调清丽,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自然,婉转流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流传千年,吟唱不衰。
把这样的名人名篇刻在影壁上,可见杜家主人,虽为商人,却有一股淡雅之风和儒雅之气。另外,也可体会到杜家对后人的文化影响和科举期许。
书法落款为“戊子皋月中浣书于凤山书屋,炳南氏”。下刻两方书者印章,一阴一阳。
清道光戊子年,乃道光八年,为公历1828年,距今快200年了。皋月,即阴历五月。中浣,原指古时官吏每月中旬的休沐日,后泛指每月中旬。凤山是否指附城凤山,不得而知,但可能性很大。炳南氏何许人也,未有答案。当然,这两个未知不影响我们对整方砖雕影壁的分析和鉴赏。
这里边需要思考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杜世发所修“修厥德”两进院为道光九年,大门里的砖雕影壁为什么是道光八年?
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美文名篇,浩如烟海,根据砖雕影壁的面积,调整字的大小,完全可以选取一整篇古代名篇雕刻于上,为什么选取了《醉翁亭记》中的一半多篇幅?感觉美中不足的同时,难道其中有什么秘密和讲究?
先说第一个问题,其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房屋上的装饰,包括木雕石雕砖雕都是要预先制成的,很可能道光八年制作装饰制品,包括影壁砖雕,道光九年开工修建房屋并完工。第二种情况,可能是道光八年开工修建,因为一年无法完成两进院的工程,到了道光九年才完工,所以,房梁上的落款时间便成了道光九年。相比之下,第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书法写于道光八年五月中旬,说明这时候正在准备建筑装饰构件。如果,本年开工修建,已经年过一半,时间已经不太允许,只能做些前期工程,如打地基等。
再说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民间流传着有一些猜测和为其圆说的故事。
一是标新立异说。杜家到了道光年间杜世发这一代,这个人非常精明,做事总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虽无功名,但喜欢读书,并对《醉翁亭记》情有独钟。当时,杜家生意依旧不衰,杜家依旧是黄庄附近最有名的大户人家,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几代人努力,家族经济实力又达到了一个高峰。所以,施工修建了门额“修厥德”的二进院(黄庄人称新房院)。那时,无论人力财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杜家房主人故意把这方砖雕影壁,在设计制作上区别于大多数人家院子里的砖雕影壁,不仅在样式上把挂式条屏改为座式插屏,并且在内容上把传统的花花草草,改成了文字,而且只雕刻了半篇散文,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行为,为的是引起别人的特别关注。就如同他同时设计的四合院的堂房一样,主房三间,左右配房各两间,左右配房明显高于主房约一米,本来,按照传统做法,配房是不能高于主房的。主房低,左右配房高,从民间建筑的风水学来说,是不吉利的。这种房叫做“挑担煞”,意思是主人像挑着重担一样,负重而行,万事不顺。但杜世发别出心裁,修建了这样的房子,并给这种设计赋予更吉祥的寓意,说这样的房子像状元帽,两边高的部分就是帽子两侧竖起的花翎,用意不言而喻。黄庄人把这种样式的房子叫做“状元双插翅”。杜家以此表达对后代的殷切希望,期盼杜家读书人能状元及第。这样结合起来理解,可见,影壁上雕刻文字取缔花草也是用心良苦。
二是珠联璧合说。杜家早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跨越晋豫两省,经营范围以铁货、陈醋、食品为主。传说,最兴旺的时候,河南雎县一条街都是杜家的商铺。乾隆年间发迹之后,修了门额为“视远惟明”的大宅子,嘉庆年间又得到了皇家的表彰,立了“贞节牌坊”,名声也越来越大。到道光年间,仍然是黄庄附近的豪门富户,但他的家族里读书的人虽然不少,能够考取功名的却没有。杜世发自己也读了不少书,但也和杜家人一样,功名与自己无缘。这方文字砖雕专门设计了半篇文章,就是为了告诫和激励他的后人,一定要勤奋好学,考取功名。等家族中有人考取功名做了官,再建一座四合院,在院里再建一方同样的砖雕影壁,把剩余下的那半篇文章雕刻上去。两方砖雕影壁珠联璧合,意义上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展示家族的实力和荣耀,让这两座影壁成为他们家族的历史记录,光祖耀祖,昭示后人。
笔者认为:以上故事和猜想,其实是把长年累月一些村民和有点知识的人在茶余饭后的谈资融合在了一起。其可信度不比神话故事高多少,最终只是街谈巷议的一个话题罢了,今后的岁月,也可能还有第三第四种版本等着我们听。
插屏式文字砖雕影壁和中间低两边高的房子,和传统形式的相比虽然少见,但并不是杜家首创,谈不上标新立异。另外,对历史人物的个人性格,也缺乏历史信息来佐证。
 至于及第后再建一方《醉翁亭记》砖雕影壁,和原先的从内容上成为一个整体,这更不可信。原因是这样,《醉翁亭记》全文四个自然段,每段都有独立的意思,如果还要等待下一方砖雕影壁,完全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一方影壁上各两个自然段,字数也差不多,岂不更协调?为何这个影壁上刻了两个自然段后,又刻了第三自然段的一部分?不仅破坏了文章结构,而且文意也被肢解。另外,剩余的文字已经不多,还有第三自然段的剩余部分和最后第四自然段,这显然不符合一般的设计理念和想法。
话题回到原来,那到底为什么房主人要把多半篇《醉翁亭记》雕刻在影壁上呢?而且不惜破坏它的结构和文意,我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房主人想给世人展示的不是《醉翁亭记》的散文名作,而是章法得当、字迹娟秀的中国书法。而炳南氏的书法可能在当时当地最为吃香,《醉翁亭记》书法可能是他最为拿手和受人追捧的。
近200年过去了,当时的真相也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晓。但今天来看,黄庄村这方插屏式《醉翁亭记》砖雕影壁,大气有范,从上至下都散发着文化、文人的气息。无论插屏造型本身,还是上面雕刻的文字,以及功力深厚的书法和大方精美的图案,每一个元素都和文化、文人密切相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商人出身的杜家,对文化的渴望,对功名的追求。 
2021.5.20.于陵川县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醉翁亭记》这个书法,很漂亮!
醉翁亭记书法
刘小晴书法行书《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这个书法,很漂亮!
影壁的分类
东四胡同,原来这么有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