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如何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专访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
发表时间:2011-07-11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编者按:
  今年4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本报已经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见5月16日6版)。《意见》确立了环保部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重点发展方向,要求扩大环保产业有效需求、协调环境监管与环保市场监管、大力推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等。


  那么,各地环保部门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产业市场部为此策划《各地畅谈环保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与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有想法、有行动、有特色、有成效的陕西、江苏、山东、浙江、湖南等省(区)的环保厅长对话,并结合各省的产业发展实际展开系统探讨:各省如何培育环保产业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如何强壮?环保部门推动环保产业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哪里?
  我们也欢迎更多省份加入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中。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 何发理


  中国环境报记者 班健 陈湘静


  近年来迎来井喷式、跨越式发展的陕西省如何构建环保产业发展蓝图,环保产业能否更好地与环保工作互动,能否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中心工作,本报记者专访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如何找到促进发展的钥匙?
  对于环保产业的引导管理,很难找到抓手以及突破口,体制机制也没有明确产业归属


  记者:环保产业振兴口号喊了多年,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各方也很重视,但为什么一直处于体质虚弱、面目模糊的状态?环保产业发展不起来的症结在哪里?


  何发理:环保产业喊了很多年振兴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环保产业的特殊性质密切相关。我的理解是,环保产业既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牵系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一个综合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单一性不同,它分布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之中,与其他产业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一方面,这种与其他产业高度关联性、与除环保部门外的各相关部门工作的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地对于环保产业的引导管理,很难找到抓手以及突破口。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从体制机制上明确环保产业的归属。虽然政府很重视,大家都在喊,形式上有规划也有专项资金,但由于归属,也就是主管部门与环保产业的关联度不密切,没有形成一个拳头,握不紧,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成效不显著。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环保产业与科技应该高度融合才能使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有时候一项技术的突破就会开启这个产业的一个新领域。比如脱硫技术的成熟、应用就带动了相关的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在线服务等一整个庞大的产业链。两者如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协调,应该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一把钥匙。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又往往是脱节的。


  决不能放下这件事
  环保部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责无旁贷


  记者:环境保护部在今年4月出台了《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环保部门推动环保产业的思路和方向。根据去年出台的《陕西省环保产业规划》,陕西省环保产业的主管部门是发改部门,从陕西环保产业发展实际来看,地方环保部门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定位是什么?怎样发挥更大作用?


  何发理:在其他省市,目前也大多由综合部门主管环保产业。综合部门的优势在于综合协调,但对于环保产业这个关联度高、行业特点明显的产业,以一般的惯性思维很难有所作为。单一用计划的方式引导环保产业,实践证明并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综合部门的特长往往是计划指导、宏观管理,但对环保市场、环保产业与科技结合后的爆发力又是短项。所以我认为,只有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发挥长处,才能有效推动环保产业长足发展。


  在环保产业方面,环保部门拥有不可争辩的优势和专业性,对市场的需求情况最了解,和环保企业接触最多,无论什么部门主导环保产业开展工作都需要我们当好智囊、提供服务。而环保部门通过抓环保产业,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因此,我个人认为,不管环保部门是不是环保产业的主管部门,我们推动产业发展都是责无旁贷的,决不能放下这件事。环保部门虽然不是产业部门,但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成为环保产业发展主导的力量。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环境保护要上大台阶,实现人居环境改善,构建和谐社会。这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污染物减排任务和相应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而不断努力。这些指标、任务的完成离不开产业在技术、产品、服务上的支撑;同时,也孕育着环保产业大的发展机遇。


  抓住这个机遇,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产业的需要,也是环保工作、环保部门的需要。有为才会有位,环保部门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先在推动环保工作与环保产业良性互动方面取得成效。在当前的机制下,环保部门要甘当配角,争取位子,发挥作用。从我们一年多来的实践看,省政府对环保部门的配合工作比较满意,而有发改部门牵头,很多工作也好协调。


  最要害是没有产业发展和培育的平台
  考虑建立投融资平台,聚合力量,撬动市场,促进科技和产业的融合


  记者:具体到陕西的环保产业发展,您觉得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何发理:陕西环保产业目前的情况是,面广,但优势不明显;小企业多,骨干企业少,缺乏龙头;科技和应用存在脱节,缺乏集成。目前多数环保企业仍以承包施工工程为主要内容。


  陕西的环保企业不乏技术上的实力,但如何使其转化为产业优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线监测领域,陕西某企业曾经推出水质监测技术和设备,当时在全国来说也是起步较早的,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还在淮河流域推广。但后来,企业没有发展起来,产品在我们省内的利用率也很低。


  很多省内的环保企业在战略眼光、市场意识、创新精神方面还有较大欠缺,没有把研发与产业、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有的企业在产品开发成功后满足现状,没有跟上新的发展要求,也不在提高技术含量上下功夫,于是走了下坡路。


  陕西环保产业还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很多企业只满足于赚一点维持的利润就行了,虽无近忧,也无远谋,小生产意识较浓厚。


  记者:您认为,当前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您对陕西环保产业发展有什么设想?


  何发理:我认为,现在环保产业发展中最要害的问题是没有产业发展和培育的平台。产业的发展仅靠企业单打独斗、靠非常有限的财政扶持,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培育龙头企业和核心产品的政策机制与平台。


  比如投融资平台。政府、市场、企业要注意搭建和利用这个平台。去年,我专门向省政府提交关于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公司的意见。我的设想是让政府出一部分引导资金,企业出一部分,然后用这个资本金在市场上进行放大,搭建一个环保产业融资平台,企业再利用这个平台去不断放大,就可以形成一定的资金规模。有了这个资金,我们就有能力扶持一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环保产业领域的大企业发展起来,相应的研发、集成创新、开拓市场的能力也会聚合起来,产业的面貌就会发生大变化。


  我的这个想法和省内几个大企业集团沟通过,他们很有信心。我们本地的延长集团一年的环保投入就有30亿~50亿元;煤炭企业一年也有上百个亿。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不仅可以形成拳头,而且可以撬动市场投资。


  如何结合陕西优势和特点发展产业?
  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大有可为,治水应考虑生态系统活性


  记者:“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得到更大重视,陕西在环保产业方面有哪些机遇?各地在环保产业规划方面趋同性日益明显,陕西环保产业要加速成长如何找到突破口?


  何发理:陕西环保产业发展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首先是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方面。陕西近年来在煤炭和石油领域发展比较快,围绕这两个资源类产业的污染物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前景广阔。比如煤焦油的利用,煤炭转化的除尘收集,采油中伴生气利用、废油泥利用等等,这些循环产业链条一旦形成,环保产业就能找到巨大的市场和新的内涵。


  比如一个60万吨规模的兰炭企业就可以带动一个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煤焦油可产生17~25%的汽柴油,经过加工后作为燃料,生产甲醇等等。这几年,陕西省环保厅重点支持这些项目的试点和推广,很多外省兄弟单位都前来参观学习。


  陕西在固废利用方面也有形成大产业的机会。比如矿渣、钢渣的利用,目前省内好几个水泥厂都在做这方面的项目。以院士领衔、结合大专院校和企业优势资源的陕西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在研发和项目试点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全国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优势。针对上述循环经济领域,省政府将采纳环保部门的意见,在促进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里对固废领域制定出台扶持优惠政策。


  陕西是个缺水的省份,中水回用、工业废水前处理等领域需求较大,未来应该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上设施建工程,很难应对日益复杂的水治理需求。无论是流域问题,还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治理,都需要更加系统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解决关键技术和设备,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高治污水平。


  当前在治水方面要特别重视生物的力量。在很多污水、废水领域,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可以发挥功效。比如印染废水处理就可以通过优势菌发挥功效。特别是流域治理领域,原有的物化、机械法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没有考虑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而对生物法的重视利用,则不仅可以解决污染,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活性,恢复其良性的循环。不能让治理后的河流仍然弱不禁风——我们治水的目标一定是这个。


  此外,在排放标准上,国家每加严一次标准,就给相关的环保产业领域提供一次机会。目前,由于排放标准与环境健康标准还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很多达标排放仍然威胁人群健康的现象。比如污水排放标准和地表水标准脱节,重金属达标排放的累积效应等。我国排放标准将在未来不断完善和严格,最终要实现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融合,这就是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大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家企业倾情赞助2020中国天麻产业网络大会
【较量】陕西一企业不缴20万元环保罚单 79天后罚金涨79倍
陕西一企业不缴20万元环保罚单 79天后罚金涨79倍|环保局|排污
漫天黄烟!这样的企业,环保、安监部门却管不了?
全域旅游看中国 | 全域旅游的“陕西思维”
陕西省大数据交易所揭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