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痴不聋,做不了阿婆阿公

一对老夫妻到女儿家去住了一段时间。他们对女儿的一些生活方式很看不惯,例如起床后从不叠被子,卧室内衣物乱堆,对孩子不好好教育,老是带孩子去吃麦当劳等等。尤其是老太太更是看得肚子发胀,一心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改造女儿,结果生了很多闲气。在民间有一些俗语很有意思,如“年到花甲,装聋作哑” 、“不痴不聋,做不了阿婆阿公” ,说的是老年人对自己看不惯的事不要太认真,要“糊涂” 一点。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其实耳顺还不够,还要眼顺。周围有的老年人对儿孙辈很看不惯,常常为此生气。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下一代、下二代的人,从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直到生活方式、穿着打扮、甚至语言,都同我们这一代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他们的经历、教育、社会影响等都与我们不同。这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我们改变不了,要使社会倒退到五十年代去,更是可笑的。对之应该采取“顺其自然” 的态度。尤其是一些小事小非、不是不非的事,更不要过于认真。

 

美国有一个调查,在各族裔的老年人中,自杀率以华人最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传统上把老年的幸福寄托在儿孙的孝顺上。对儿孙孝顺与否的期望过高,结果实际情况若未尽人意,期望便变成了失望,而失望过度又产生了绝望。

 

我有一个朋友,为孩子操劳了一生,对孩子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最近孩子提出要他住养老院,他顿时如五雷轰顶,心理失去了平衡。我对他说,你有退休金,经济上是独立的,问题是你精神上也要独立。我一直主张与子女分开生活,老年人应当有自己的“窝” ,自己的生活。儿孙孝顺当然好,如果你认为他们对你关心不够,也应采取超然的态度,想开一些。自己仍应该追求自己的生活乐趣,寻找自己的快乐。而且社会在前进,“孝顺” 的含义与内容也在变化。过去的“二十四孝” ,例如从屁股上割一块肉来孝敬父母,现在谁也不会做了。过去讲究“四世同堂” 的大家庭,现在也鲜有存在了。把父母放在养老院里,也是现今社会养老的一种可接受的形式,与“孝顺” 与否并无必然联系。

 

子女的问题,其实也不是那末了不起,以致要弄到寻死觅活的地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惹事,但事情来了也不怕事。现在社会上因为瞻养或财产问题与子女对薄公堂的老人也时有所闻。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一个寓言∶一个瞎子不小心从桥上掉下去,幸好他抓住了桥上的支架。他吓得大叫救命。旁边人对他说,其实这是一座旱桥,松开手就会踩到地面了。这则寓言的标题叫“放下即实地” 。子女的问题也应作如是观。

   以上的观点只代表我的看法与生活态度,别人不一定赞成,也完全不必求统一。有一些老人已年老体衰,仍然含辛茹苦地为子女烧饭买菜带孩子,有时连电视也看不上。于是周围一些人便讥笑他们“做了一辈子牛马还这么想不开” 、“可悲” 。其实家里的事以感情为基础,“心甘情愿就是最大的理由,心安理得就是最大的享受” 。只要他们自己乐意,别人大可不必说三道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位75岁老人的忠告:被儿女孝顺的老人,大多做到了这六点
古人说:寿则多辱!人老了,子女会慢慢地讨厌自己,你该怎么办?
失业日记(二十)
上海的阿公阿婆跟着孩子讲普通话,于是就创造了一种语言叫“沪普”。
这种孝顺父母的方式是“祸害”:孝顺不是盲目顺从,别害了自己
老年悲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