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得病




导读“上工治未病”,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道法自然,吃喝拉撒睡,事事皆学问,攸关健康所在,不可不慎,本文通过讲述能量与“升降”的规律,揭露疾病的真相,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得病,此文有助于人们了悟中医健康的精髓。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一个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

 

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化,讲究取象比类,用有形的现象来体现无形的规律。每天,太阳升起降落,万事万物随之变化,这就是天道,就是“升降”。

 

天人合一,“升降”就是天道

 

天地之气有升降,人体亦如是。睡眠其实就是一种能量释放、收藏、升降的现象。早上,气要上升的时候,出来不通畅,就会表现为:想睡懒觉,即使勉强起来,整个早上都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晚上,气要下降的时候,降不下去,就会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焦虑。

 

所以,失眠的机理很简单,就是阳气降不下来而已。因为体内阳气不足,气化不利,则体内蒸腾气化的无形之气气,易受寒凝集成有形的垃圾,如痰湿气郁血瘀等,阻碍阳气潜藏。所以,补阳气就是治疗的大方向。如睡觉时用被巾盖住肚脐眼,就是避免寒气进去。

 

小孩子的屁股手脚都是非常热的,因为阳气充足;当温度降低,就意味着年龄越来越大,能量消退,直到没有温度了,生命就消亡了。所以,温度决定生死。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就是能量递减的过程,体现为温度的变化。

 

所以,保持热量,趋温避寒,就是养生健康的大原则。

 

升降不调易导致“虚不受补”

 

升降不调的病,很多见的表现为:吃凉的胃胀不舒服,吃热的上火,吃凉不行吃热也不行;明明身体很虚,却一吃补药就口舌生疮上火严重,俗语说的“虚不受补”。为何现在却还要叫他们吃姜?

 

胃的“寒”,和饮食的“热”,是相反的力量,相当于两军交战,强势者胜。因为吃热的就上火,所以,不敢吃多,这个热量相对于脾胃的寒,就像游击队打正规军,肯定打不赢,败退了,就只能原路退回往上跑了,就上火了。于是吃降火药,其性寒凉,本来就胃寒,再吃寒凉,就凉上加凉,就会胃胀不舒服了。

 

能量不足,易留邪致病

 

现代人比之七八十年代的物质生活水平高了很多,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营养很充足,为何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更多了??这是因为,现在人能量不足,是因为吸收不好,而不是吃不好。是吸收的问题,而不是营养的问题!营养太丰富,超过了吸收的负荷,所以,应该做的是减食,而不是吃补。是清淡饮食而不是拼命补维生素蛋白质——现在满大街的卖营养品,其实是最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吸收是功能,必须以脾胃、肠道的能量是否充足为前提。腑脏自身能量不足,吸收功能就不高,工作效率就不会高,导致吸收不好。身体能量、热量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胃寒。

 

导致胃寒,有四个因素:

 

1. 饮食寒凉

 

寒凉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指温度——就如冷水烧成热水,需要消耗煤气能量一样,人体有温度,喝进去的冰冷食物先要加热,就会消耗脾胃原本的热量能量,导致胃寒,比如冰冻食品、冷饮、凉性水果。

 

第二个指性质——性质是凉性的,你吃热的、喝热的还是起寒凉的作用。比如苦瓜,冬瓜,绿豆。具体见饮食篇文章。

 

2. 外寒

 

饮食进入的算里寒,夏天吹空调或者冬天受凉或者农活渔民或者家庭主妇洗衣服下冷水,这些都是外寒。外寒有的直接侵入脾胃导致胃寒,更多的是消耗整体的能量,相应局部脾胃的能量热量阳气就不足了,就寒了。

 

3. 季节因素

 

天气越热,地下水井水越凉;天气越凉,地下水井水越热。其实就是能量、热量的位置转换结果:春夏由里到外发散,秋冬由外向里收敛。相应的,夏天的时候,在外的皮肤热,在里的脾胃就很寒。所以,夏季食欲最差,胃最寒。最容易上火。

 

4. 欲望因素

 

想看、想听、想说、想思考、想吃,爱恨情仇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欲望,就是指人体功能的发挥使用。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的。人体是很智能的,哪里得多需要用能量(欲望使然),就会从其它功能区调用能量去补充,相应的就会造成被调用区域功能不足。比如,生活中很多人吃饭后就容易困睡,是因为能量集中到中间的脾胃去消化吸收,调用了头脑的能量,头脑能量不足了就表现为困睡——思考的功能不足了。同理。当头脑用神很多的时候,也会调用脾胃的能量上行,导致脾胃能量不足,消化吸收就出现障碍了,胃寒就形成了,胃病就来了。

 

IT人士,营销一线人士,所有“很忙很忙”的人,吃饭都是囫囵吞枣、速战速决的人,根本没有给以正在消化吸收工作的脾胃充足的能量和时间,所以胃寒就来了,胃病就来了。吃得越多,越好,脾胃负担越大,连食物都无法吸收,何况于药物?所以,这种胃病,是最难治的!悲哀的是,这种人,满大街都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多是高压社会,人挤人的社会,相火不位的社会,大部分人需要靠相火不位来提高竞争力(其实就是变相的透支身体),否则争不过别人。

 

不要说你做不到、放不下,其实只要你愿意放弃那些不良的习惯,会舍,你才能要求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万病之本,最难去除的,就是欲望!所以,养生之道的最高标准,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收藏能量,减少欲望,不要肆意消耗身体的元气。5000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为天下百姓公布了健康长寿的秘诀,但是我们现在却做着本末倒置的事情!

 

道法自然,顺应天性

 

古老的教育,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说话,坐稳,一起动筷,一起停筷,就是要给脾胃最小的消化负担。有充足的时间,足够的气血能量来帮助消化、吸收。老教条里,蕴含着大道理!!

 

能量难于补充,消耗却非常容易。如果把身体比喻为油灯,灯油的多少决定寿命的长短,灯火的大小决定生命消耗的快慢。欲望消耗就是灯火的燃烧,而性生活就是直接把灯油给漏了——古语,一滴精十滴血。补能量补了3个月,只要过了一次性生活,就全部推倒重来!甚至再重来的时候已经更加难于见效了!所以,想要疗效好,先把房事禁!禁欲因人而异,但原则上,慢性病调养,至少3个月。越久越好!能量不足严重的,甚至要禁欲到半年一年。

 

吸收好了,但并不是你吃肉吃骨头就会长成肉和骨头给你,食物只是被身体用来制造血液,以血液的形式存在骨头里,才是真正被身体吸收利用了。这就涉及造血时间:晚上的900~临晨的300,是身体制造血液的时间,过了3点,就已经是用血消耗能量的时间了。

 

临床上有经历过:两个病人来看病,一个年轻人,一个老人家。同样的病,开了同样的处方,按理说,年轻人体质水平高,会好得快。但是,几天后过来,老人家直夸“医生你真高明!你的药效果真好!”还没有来得及笑,年轻人进来了,“医生啊!怎么吃了药一点效果都没有啊?”——为何?一问就明白了:老人家每天8点睡觉,早上4点起床。造血时间是9~36个小时;年轻人基本临晨1点睡觉,就算躺下去就睡着,造血时间也才2个小时。

 

老人家喝一包药相当于年轻人3包药的效果,一天造血相当于年轻人3天。再加上年轻人消耗远远比老人家大得多,实际上喝药对于他来讲,可能不单没收入,反而付出了更多!所以就会有临床上越吃药效果越差,病情反应和药效截然相反的情况了。

 

所以,综上所述,想要健康,就一定要按照健康的规律来规范、审核自己的生活方式,服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情绪等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1. 世上没有所谓的神医,也没有所谓的神药,只要你不早睡觉,神医神药都无效!

 

2. 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早睡觉就算最补的药!

 

3. 不要问医生,“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没有那个医生能回答你,因为没有哪个医生能够代替你几点睡觉,代替你的消耗。所以,所谓疗程,都是骗人的说法!

 

4. 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

 

5. 有所不遂反求诸己!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的标准就是:

 

1. 精神好:辨证能量充足

2. 冬天手足温:辨证能量充足

3. 有食欲:能量可以吸收

4. 排便通畅:垃圾可以排出

5. 容易入睡睡得沉:营养转化为能量

 

 “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宣传及教育普通百姓如何在身体才开始出现一点偏差的时候能自我进行有效的调理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比起治愈多少重病案例都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藏】中医是个宝,通俗易懂,难得好文!
健康通论——人道篇
健康通论-疾病的真相
藏象与升降观初探
西医的检测
[转贴]关于胃寒和调理进展慢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