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拉格之恋|六 历尽艰险的秘会(4)
古拉格之恋

二战把他俩拆散了14年,他们人散心不散,坚守着爱情。他在斯大林的劳改营中挣扎求生,他和女友秘密通信有1200多封。奥兰多·费吉思以这些密信为素材,写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两个坚强的人,生逢乱世,在腥风血雨中呵护着爱情,坚贞不渝。

五天以后,9月22号,还没有同名人的音讯。列夫寻思,一定是他病了。从9月5号到现在,斯维塔也没有信来。一位自由工人觉得,斯维塔可能周一已经从莫斯科出发了,于是就以列夫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到基洛夫(留邮局待取),告诉斯维塔:到了科日瓦以后,就到列夫·以色列维奇的地址去,在那里等候通知。

斯维塔当时的行程,现在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走的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斯维塔记不太清了,好像是9月20号过后不久从莫斯科出发的。父亲和哥哥两人送她到雅罗斯拉夫尔火车站,又把她送上开往基洛夫的火车,她在基洛夫至少得待三天,名义上是出差,到轮胎厂办事儿。按照计划,斯维塔从基洛夫给济德齐克(他知道整个内情)发了一封电报,通知他,出差要“耽搁几天”。然后,斯维塔坐火车去科日瓦,这段火车票是她父亲从一个军官手里非法买来的,那军官同意让她做“私人助理”,条件是,到了科日瓦就得把火车票还给他。斯维塔的卧铺是上铺,她后来回忆说,坐卧铺可是“前所未有的奢侈享受”。

斯维塔一路北上,在科特拉斯换了车,继续往科日瓦进发。当时,她作何感想?看到铁路沿线的第一座岗楼和铁丝网的时候,害怕了么?非法进入劳改营区,想到过那种种风险么?1948年4月,回想几个月前的这趟秘密出行,斯维塔觉得当时并没有害怕,因为她早想好了,“此行也有可能落空,见不到列夫,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心情很平静”。斯维塔心里有数,此行成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所以,她没有在成功的愿景里投入太多的希望。这很有帮助,能保持镇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回过头来看这次私自进入劳改营,真是后怕呀,当时确是胆大包天。时隔七十多年,至今记忆犹新。斯维塔坐在厨房里,一幕幕犹在眼前,她觉得,当时去看列夫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她也说:“当时一门心思就去了,危险连想都没想。怎么这么大胆呢?我也不知道。做了件傻大胆的事,肯定是鬼迷心窍了。”此行是非法的,随时有被抓住的危险,为了掩盖,一旦暴露也好有个借口,她的朋友舒拉给了她一件女式军装。这是舒拉用她自己的旧军装咔叽毛料做的。斯维塔后来写道:
多亏这件军装救了我。当时,车厢里乘警正在查票、查证件,乘客挨个儿地查。我尽量地往后躲,想躲过去。我尽量低着头,好不容易把军装穿上,同时眼睛尽量往别处看,避免接触到乘警的目光。但其中一个乘警径直走到我跟前,说我的票不怎么对劲儿,有违法迹象,他想把我带下车去盘问。我怎么解释这张假票呢?我也不知道是谁的票啊——上面标的旅客名字很可能是个男人的名字,可我是个女的啊。我甚至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再说,这张火车票,到站时,还叫我还给那位军官呢。不过,当时车上的旅客都是当兵的,以为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呢,就过来帮我说话,和那个乘警连说带笑地理论起来:有啥差错也不是她的错啊,他们这么说!后来,那个乘警就没再叫我下车了。
斯维塔坐车一直坐到科日瓦,这地方离伯朝拉还有几公里的路,到了伯朝拉,斯维塔找到列夫·以色列维奇住的房子。这是一个半地下的房子。他住一个小房间,那房间极小。这些天,他父亲从列宁格勒来了,和他住在一起。他之所以没来木材厂和列夫接头,可能就是因为他爸来了。由于房间太小,睡觉的铺位就非常挤。第二天,以色列维奇和斯维塔一起来到木材厂。苏维埃大街起点是伯朝拉火车站,终点是劳改营大门口。他俩从头走到尾。这苏维埃大街是一条土路,街两边各有八栋宿舍,都是木头房子。人行道就是地上铺的木板。他俩拐进苏维埃大街,路过一座白色的大房子,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的。这是城里第一座石材建筑。北伯朝拉铁路劳改局是最近从阿别兹搬到这里来的,这个房子刚盖好,给它做机关大楼。大楼外面有卫兵站岗,但并没有把斯维塔拦住查证件。斯维塔和当地人明显不同,一看就不是这儿的。以色列维奇和斯维塔从莫斯科大街转过来,经过第一营区宿舍和车库街的汽车车库,向木材厂的大门口走去。他们打算对门卫说,斯维塔是一个自愿留营的自由工人的妻子,住在营区里。
木材厂的安保比较混乱。看守大约有一百人,负责巡逻监狱区。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出身,服过兵役,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报名来当看守,为的是逃避家乡的集体农庄。他们很多人都是文盲,大多都酗酒,差不多所有看守都受贿,偷盗劳改犯的东西。他们还抢劫木材厂的仓库,尤其是到工业区里面的各个马厩里抢东西。工业区外面靠近第一营区有个风车磨坊,他们经常去那里抢粮食。第一营区发生过一个大案,是十多个看守合伙干的:他们把燕麦偷出去,做成伏特加,然后再卖给劳改犯和自由工人。1946年,好几吨燕麦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1940年代末,科日瓦火车站
看守有个大毛病,他们总是喝得酩酊大醉,清醒的时候少。木材厂的党委档案室里堆满了纪律听证会的报告,有因“工作时间喝醉酒”而遭申斥的,有“在警卫室值班时醉得不省人事的”,有“醉酒后好几天不上班的”,等等。党的各级领导全都一致认为,警卫人员酗酒对安全危险最大。曾经有过看守喝醉了,在警卫室睡着了,结果犯人走出劳改营,扬长而去。也有犯人贿赂看守,得到看守的许可,进城去找女人去了,回来再向看守行贿,看守就放他们回宿舍,熄灯时算他们“在”。伯朝拉远在天边,遥远本身就是一种监禁——除了劳改营之外,这里离哪里都有一千公里。
也有的看守收受贿赂,让外人进入监区。1947年,木材厂召开党的会议,批评营区管理不善,外人没有通行证,竟然被放进营区,私自会见自由工人。会上通报说,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外人闯入营区后,当局查不出来:街上照明不好,一共才有七个路灯,当初装路灯是为了搞生产,不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共有八个岗楼,上面都有探照灯,铁丝网四周都能照射到,但是其中三个没有灯泡。
1940年代末,木材联合企业的看守
列夫·以色列维奇和斯维塔顺利来到劳改营大门口。大门摇摇晃晃,来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还没有两边的木头和铁丝网结实。大门上方有一块带边框的胶合板,上面写满了宣传口号。胶合板上方是劳改营的标志:镰刀锤头。大门右边是警卫室,进出劳改营都要经过这里,都要出示通行证,让值班警卫查验。劳改犯进出都要计数。

斯维塔对门卫说,我丈夫是志愿留营的工人,住在营区里。门卫不让她进,说必须要由她丈夫出来接她才行。以色列维奇有通行证,就说,他进营区找她丈夫,让她丈夫来大门口警卫室来。以色列维奇去了很久也没回来。门卫对斯维塔很无礼,说话非常粗野,竟然说什么“北方的娘们儿”(指丈夫被关在劳改营的女人),听那口气,好像他已经猜到了斯维塔是在说瞎话。以色列维奇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丈夫”,只见这人浑身上下湿了个透,酒气熏天。这是营区里的一个自由工人,以色列维奇叫他来,假装是斯维塔的丈夫,可是正要他好好表演的时候,他却醉得不省人事,竟然睡着了。以色列维奇只好拿来一桶冷水,朝脸上一泼,他这才清醒过来。斯维塔后来回忆说:“那人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夫妻见面是要亲吻的。我可不想吻他,于是我就扑了过去,骂了起来:'我不是给你写信了嘛!你连来接我都不接!’那人假装惭愧的样子,连说:'咱们走吧,走吧!’”那门卫还没来得及盘问,说时迟那时快,斯维塔和她“丈夫”已经进到劳改营里边儿了。

他们来到这位“丈夫”住的房子。原来他有妻子,可是事先也没告诉她,她不知道丈夫已经答应人家,要让列夫和斯维塔在她家会面。那位妻子冲着她男人吼叫起来,那丈夫酒气冲天。两人顿时吵得不可开交。斯维塔回忆说:“倒不是因为嫉妒,而是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这是伙同列夫和斯维塔共同犯罪,一旦漏了馅儿,要蹲监狱的啊。”其实,列夫早就来了,藏在外边,正等着斯维塔来呢。这时,那夫妻俩正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列夫进来了,一个箭步跑过去护着斯维塔,生怕那人的妻子一怒之下伤害到斯维塔。列夫和斯维塔做梦也没想到,他俩久别竟是如此重逢:破烂的房子里,一个女的嚷个不停,一个男的醉眼惺忪。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还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六年来,他俩日日夜夜盼望的就是这一刻,本以为见面时只有他俩,能够卿卿我我,没有任何打扰。没想到,如今完全是另一番场面。情况非常紧张,充满危险:那妻子极为害怕,又气得不得了,说不定会把看守叫来,表白这事儿与她无关。眼下,列夫和斯维塔只能隔空对视一下,不敢出声。列夫回忆说:“我俩都得克制感情,在那种情况下,没法扑到对方怀里,热烈拥抱。咱们现在是犯了大法,必须要小心。”

Pi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Op.23 - I. Allegro non troppo e molto maestoso 音乐: Sviatoslav Richter - Piotr Ilyich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Symphony 'Pathétiq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索尔仁尼琴:铁板下诗篇,岩石下真理 1
书评|《古拉格之恋》:穿越铁幕的爱情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科雷马故事》
营区布置和整洁
俄历史剧《叛国者妻子劳改营》:无情岁月,无奈选择,无言的结局
赫鲁晓夫:让人们看看劳改营里都干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