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之宁寿宫(珍宝馆)· 钟表馆

     三八妇女节这天作为女性可以享受故宫门票、珍宝馆和钟表馆门票的半价优惠,所以明知有可能会很多游客还是选择了这天去游览我上次故宫行未涉足的宁寿宫、钟表馆,以及一些查漏补缺的项目。

天安门、端门

    上次从地铁站出来后听从警察的建议从东华门绕道午门进的故宫。今天我看时间还早,游客好像也没有上次那么多,我想体会一下到底过天安门景区安检要多长时间,同时也可以体验从天安门、端门到午门的路线。于是我就跟随人群排队进场。事实证明,至少一个小时才能通过安检,所以再次提醒前往故宫的朋友,绕道才是明智之举。

天安门景区排队等待安检的游客

排队无聊时看看红墙树影

天安门

天安门内的华表

端门

端门上的牌匾

午门

查漏补缺之午门的左右掖门

   上次没有看到午门“明三暗五”里正面的左右掖门,这是本次故宫行第一个查漏补缺的项目。左掖门在午门东城墙下,面西;右掖门在西城墙下,面东。两门相向,在午门背面,五扇门均面北。

箭亭(武备馆)

    从午门进来后,内金水桥上一如既往的游客如云。我直接从太和门广场东侧的协和门离开了中线,沿着外朝东侧殿的外墙与文华殿之间的林荫道往北向宁寿宫去。文渊阁掩映在青松翠柏间,文渊阁最北端的东侧可以通过左翼门进入太和殿广场。林荫道的尽头就是原为箭亭现在的武备馆。

内金水桥

昭德门和崇楼


协和门前往宁寿宫的小道

文渊阁

通往太和殿的左翼门

武备馆

    箭亭是清代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面阔五间,四面出廊,黄色琉璃瓦歇山顶。殿前空地上有五牛的雕像,看到这五头牛,我想起曾经在国家博物馆拍摄的韩滉的《五牛图》,回来查资料说韩滉的五牛图保存在故宫,那国博里的就是复制品了吧?

《五牛图》2015.12摄于国博

    箭亭现在是故宫的常设展厅——武备馆,展览清皇室骑马射箭的用具等。因为安检耽误了我太多的时间,我打算先把珍宝馆和钟表馆游览了,有时间再回来看武备馆。(后来还是没时间参观了)

宁寿宫(珍宝馆)

    武备馆东侧从锡庆门进去就是宁寿宫所在,也是故宫珍宝展示区。宁寿宫是乾隆退休后为自己修建的太上皇宫殿,整个宁寿宫区的规制完全仿造紫禁城中轴线的主要宫殿建筑而来,可称“城中宫”。据说要真正地了解乾隆,一定要看看完全按照他的意志修建的宁寿宫区。

    锡庆门位于整个宁寿宫区的西南隅,是三座分立的随墙琉璃门,门楼覆黄琉璃瓦庑殿顶。门内是东西向的狭长的皇极门广场,广场南正中是一块琉璃烧制的九龙壁,北是通往整个宁寿宫区的正门皇极门。

锡庆门门楼

锡庆门门内

九龙壁

   九龙壁全长29.4米,山崖奇石将九龙分成五个部分,象征“九五之尊”。中间是黄色的正面龙,两侧依次是蓝、白、紫、黄龙。据说九龙壁中白龙腹部有一块当年烧制的时候可能坏了,而重新赶制已经来不及,所以工匠就用木头上漆蒙混过关了。随着岁月流逝,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所以一切都只有靠时间来检验。

九龙壁

白龙,下腹部颜色较深的那块是木头

黄色正龙正对皇极门

皇极门

    皇极门面南,是随墙的三座琉璃门,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券顶门洞,上覆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门楼。正中门楼略高为正楼,两侧次楼稍低。主楼与次楼间有夹楼。两次楼的外侧还有边楼。每座门楼两侧都有黄琉璃垂莲柱,所以皇极门亦称“三间七楼垂花门式牌楼门”,是紫禁城里琉璃门之冠。

皇极门

   大门两边陈列两口当年用于消防的铜缸铁缸,根据介绍,明代铜缸两耳加铁环,清代铜缸两耳加寿面铜环。这两口都是乾隆年间制造。

皇极门内

宁寿门

    从皇极门往北,依次是宁寿门、皇极殿和宁寿宫,珍宝馆就设在这个殿区东西两侧的庑房内。

    皇极门到宁寿门之间是近方形的宁寿门广场,广场两侧是古松侧柏,广场北侧的宁寿门是整个宁寿宫区的第二道宫门,宁寿门为面阔五间的屋宇式建筑,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正中三间为敞厅,两梢间下砌槛墙。两侧山墙接八字影壁。整座门建于汉白玉石台基上,中设丹陛,三出阶,阶前左右各一鎏金铜狮。

宁寿门广场

宁寿门


八字影壁

丹陛石

鎏金铜狮

   宁寿门内设高台甬路与皇极殿相连,台前路边都是汉白玉石栏。板栏下四角的螭首非常雄壮,并且雕纹细腻,磨损好像还没有太极殿前的螭首那般严重。

皇极殿

    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的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是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的地方。皇极殿面阔九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在整个故宫一共只有五处是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其余四处是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和祭祖的奉先殿,由此可见皇极殿的等级之高。殿前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两边还各有一个雕龙画凤的六方须弥座,大概是万寿灯的底座。御道两侧台基下也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推测是天灯的底座。

皇极殿

东日晷西嘉量

殿前台基上的六角须弥座,推测可能是万寿灯的台座

御道两边台基下的六角须弥座,据传是天灯的台座

   殿前檐下正中悬挂“仁德大隆”的匾额,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数点梅花天地心”的落款。殿中正中悬挂的是光绪所题的“仁德大隆”的匾额。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有轩辕镜,地平床上放置仿照乾隆风格复制的金漆蟠龙宝座及金漆屏风。皇极殿是故宫中唯一可以穿行的大殿,所以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内部的建筑。

    殿内匾额楹联极多,根据落款看大多是慈禧和光绪在慈禧六十大寿时所题。

    殿内东西两侧有垂花门至次间。

   皇极殿与宁寿门围成的广场两侧有庑房,现在就是珍宝馆。庑中开门,东为凝祺门,西为昌泽门。

凝祺门

宁寿宫

   皇极殿后台基与宁寿宫相连,台基四周以黄绿琉璃砖围砌透风灯笼矮墙。宁寿宫是仿坤宁宫而建,所以也体现了清萨满教的特点,大门也不在正中,开在东次间,也是光面木板门。宁寿宫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檐廊柱枋间为镂空云龙套环,枋下云龙雀替,金碧辉煌。门左右下砌槛墙,上安直棂吊搭窗。

    现在的宁寿宫是故宫石鼓馆,展出的是中国九大镇国宝藏之一的十面石鼓。可别小看这十个其貌不扬的圆石头,它们来头可不小,康有为曾称它们是“中华第一古物”,它们是在唐朝时于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市)被发现的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这十面石鼓的命运颇为坎坷,因为人为破坏和自然风化,每一面石鼓残留下来的字迹已不多,但是它们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文字价值都是非常巨大的。

从第一次发现后丢失数年最终被发现时已被挖空制成捣臼的“乍原”石

现在已空无一字的“马荐”石

石鼓上的文字

    由于宁寿宫曾经是作为祭祀用的宫殿,那么跟坤宁宫一样也应该有烟囱的,果然在宁寿宫后面的东侧有一个方形烟囱,看资料,西侧也应该还有一个的,但是那边在修缮看不见。紫禁城的三个烟囱就全齐了。

珍宝馆

    珍宝馆位于皇极殿与宁寿门之间的庑房内,分东西两侧。故宫目前有180多万件文物,在皇极殿庑房内设立的珍宝馆展览了约400件“清宫旧藏”,根据建筑特点分为四个展厅,分别陈设珠宝、金银、玉石、盆景类文物。虽然游人众多,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为每件宝贝拍了照。这些物件不仅选材珍贵,而且工艺精湛、构思奇巧,所以能不时听到大家的惊叹声。

东庑房内的部分精品

左上: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

右上:金嵌珍珠皇后冬朝冠

左下:金嵌珍珠宝石帽花;

右下:金嵌珍珠宝石圆花

左上:金累丝龙纹嵌珍珠宝石帽顶;

右上:金嵌珍珠宝石蜻蜓式簪

左下:镶青金石金约;

右下:银镀金点翠嵌宝石花果纹簪

左上:金累丝嵌珍珠宝石五凤钿;

右上:银胎绿珐琅嵌红宝石右旋螺盒

左下:东珠朝珠;

右下:银镀金镶珊瑚领约

左上:金嵌宝石炉瓶盒;

右上:金錾花卉纹嵌宝石盒

左下:银累丝瓜棱式瓶;

右下:银錾山水人物图提梁壶

左上:金盖托白玉杯;

右上:金累丝嵌松石盘

左下:金镂空大吉葫芦式香薰;

右下:金嵌珍珠天球仪

左上:金胎画珐琅杯盘;

右上:金累丝嵌松石托罐

左下:金交龙钮“奉天之宝”玺;

右下:金累丝万年如意

西庑房内的部分精品

左上:黄地珐琅彩梅花纹碗;

右上:画珐琅柿式盒

左下:黄玉雕夔纹活环壶;

右下:黄玉雕连环璧

左上:画珐琅开光三阳开泰图手炉;

右上:画珐琅牡丹纹花篮

左下:黄色地套红色玻璃团寿花卉纹盖豆;

右下:白色地套绿色玻璃花卉纹瓶

左上:孔雀石盘;右上:翠雕桃式盘

左下:粉彩雕镶荷叶式洗;

右下:田玉三联印(乾隆)

鼻烟壶

左上:画珐琅开光山水图方瓶;

右上:玉雕桐荫仕女图山子

左下:金嵌珐琅长方盆红珊瑚盆景;

右下:珊瑚狮子

左上:水晶球;右上:水晶雕兕觥

左下:金星玻璃桃式水丞;

右下:翠雕鹤鹿人物图山子

左上:填漆八仙图筒式盆碧玉万年青盆景

右上:粉彩筒式盆玉石花卉盆景

左下:田黄石雕戏狮罗汉;

右下:寿山石雕伏虎罗汉

左上:孔雀蓝色玻璃长颈瓶;

右上:绿色玻璃直口长颈瓶

左下:翠雕白菜式花插;右下:玛瑙雕提梁卣

左上:碧玉雕西园雅集图笔筒;

右上:玛瑙雕梅竹松桩式花插

左下:黄玉雕佛手式花插

右下:白玉雕羊首流瓜棱式铜镶珐琅提梁壶

左上:玛瑙雕螭耳杯;右上:芙蓉石炉

左下:木槎葫芦架玉石仙人景;

右下:仿官釉瓷花囊玉石菊花景

左上:银六方盆金桃树盆景;

右上:银六方盆金铁树盆景

左下:玉石梅花;右下:玉石梅花

左上:金錾花长方盆玉石梅花盆景;

右上:铜镀金嵌画珐琅盆珊瑚菊花盆景

左下:青花瓷盆玉石腊梅盆景;

右下:青花瓷盆玉石梅花盆景

左上:玉石玉兰;右上:玉石牡丹

左下:玉石牡丹;右下:红宝石梅花

碧玉雕云龙纹翁

   在西侧珍宝馆的南端布景的墙上有著名的“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在这幅图中,身着汉服的乾隆皇帝正在鉴赏古玩,画中还有乾隆身着汉服的肖像画,这种“画中画”的形式很少见。画卷中乾隆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

    珍宝馆参观完毕后,从宁寿宫往北可达养性门。

养性殿

   从养性门往北,依次是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在养性殿东侧有当年看戏的大戏楼畅音阁和阅是楼。最能反映乾隆喜好的乾隆花园在养性殿的西侧,目前还在修缮中,据说明年故宫600周年会开放。

   养性门是一座面阔五间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的殿宇式门,殿前左右各一座鎏金铜狮。


在养性门广场可见畅音阁和扮戏楼

    进入养性门后就是养性殿,这是宁寿宫后寝的主体建筑。养性殿是仿养心殿的规制建造,但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它本是面阔三间,却用柱子隔成了九间,前接卷棚抱厦四间。因为没有开放,无法进入殿内参观。抱厦梁枋上的彩画是慈禧居住时改成的苏式彩画。殿前有丹陛石和日晷。

苏式彩画

      养性殿东西两侧有侧殿,侧殿外东面是高大的畅音阁,西面是隐藏了无数乾隆小秘密的宁寿宫花园,也称为乾隆花园。

东侧殿

高:畅音阁;矮:扮戏楼

畅音阁

     畅音阁是紫禁城内最大一座戏台,它对面是看戏的阅是楼。畅音阁整体建筑在高约一米的石台基上,通高超过20米,分三层,采用卷棚歇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采用黄琉璃瓦。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三层戏台分别为: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

    这是一个立体戏台,顶层有铰链滑轮结构可以把演员从三楼放到一楼,展现“从天而降”的舞台效果,一层下面的道具都是活动的,可根据剧情需要挪动。为解决开阔地带声音发散的问题,在戏台下还有地下室,并且河流通过,类似扩音器一样。(以上信息来自《上新了 故宫》,畅音阁不能进入,也无法考察)想想三层戏台同时粉墨登场,演员上下翻飞,锣鼓齐响,是多么热闹繁华的场面。

乐寿堂

   养性殿北面的是乐寿堂,面阔七间,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四周出廊。院东西设游廊与前殿相接,游廊内有刻石。

    一进乐寿堂的门,你会为殿内的建筑特色吃惊的,殿内明间和次间之间没有柱子,形成宽敞明亮的敞间,正中设宝座,上悬“兴和气游”的匾额,左“座右图书娱画景”右“庭前松竹蔼春风”的楹联。

   殿内分成两层,二层起阁楼,左右对称,中间有阁道连接。紫檀木雕天花,虽不金碧辉煌,却暗藏奢华。四周的槛窗多以楠木包紫檀、梨花木,间饰玉石、珐琅等。在槅心处题诗作画,非常雅致。乐寿堂外面看非常高大恢宏,内部却巧妙地设计成各种小空间,正中宽敞便于礼仪性活动,其它小隔间更适合生活。装饰以各种名贵木材为主,更兼考究的设计和工艺,如果没有看过资料,我可能不会在意在二楼围栏上镶嵌的全部都是玉,奢华有黄灿灿的黄金和亮晶晶的宝石的堆砌,可能会亮瞎你的眼。不过这样含蓄深沉的富贵,更能镇住你的心。乾隆是玉痴,酷爱玉,这里他终于可以让玉石环绕着他了。

     现在乐寿堂内除了保留东西暖房的原样陈设外,还展出几间有份量的玉山雕刻。这几件玉山体量都很庞大,尤以大禹治水图玉山为最。它是故宫镇馆之宝之一,重约九千斤,采用新疆青白二色和田玉耗时六年雕刻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

冬暖阁一层后室

丹台春晓玉山(新疆和田玉)

左:秋山行旅图玉山

右:会昌九老图玉山(新疆和田玉)

故宫镇馆之宝之一的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图玉山陈设于乐寿堂的北部大厅,北门上檐悬“乐寿堂”匾额。

      初进门时我就觉得室内建筑很眼熟,突然想起那是恭王府的锡晋斋,内部跟乐寿堂极像。

恭王府锡晋斋,2017.11.28摄于恭王府

    和珅的胆子确实够大,据说这就成了他后来的罪证之一。哎,贪得无厌终害己!

    从乐寿堂往北是颐和轩。

颐和轩

   颐和轩面阔七间,出抱厦五间。殿前院落内有两座琉璃花台,殿前月台左侧陈设有日晷。东西两侧有游廊与乐寿堂相接,游廊内有石刻,中间开门,向西进入乾隆花园的第三个院落,向东进入庆寿堂。

    在颐和轩大门口左右各有一个须弥台石墩,表面有感叹号的凹槽,我查了资料找不到说法。但是一看到这两个石墩,我觉得好像到了北京胡同一样,而非在高墙深宫。

    殿内正中设宝座,上悬“太和充满”的匾额。东西两侧的墙上分别是乾隆御题木刻的《西师诗》和《开惑论》。

颐和轩北侧圆门通过长廊可达北面的景祺阁。圆门正面上悬《挹明月》,背面为《引清风》

    悬挂“静听”匾额的小圆门我猜想本来应该是通往景祺阁的,现在因景祺阁未开放,所以封闭。游客只能从这里由西侧的小门出连接景祺阁和颐和轩的长廊来到长廊西侧的小庭院。小庭院内有参天的圆柏和太湖石,往北能看到景祺阁的二楼。

景祺阁

景祺阁

颐和轩与景祺阁连接的长廊

    小庭院西侧就是乾隆花园的第四进院,也是最有看头的地方,现在是看不了,但愿明年故宫600周年的时候能开放,因为这里倦勤斋里的三维藤萝花彩画、小戏台;竹香馆的暗道、玉粹轩里的通景花、符望阁里的纵横交错的房间和迷楼的秘密

竹香馆

玉粹轩

竹香馆前的长廊

符望阁

珍妃井

    在景祺阁的北面就是众所周知的最有故事的珍妃井,已临近宁寿宫区的出口。一口小井,四周有石栏,现在的井上盖有石盘。好多人都感叹井口太小,有人还戏言“珍妃不是淹死的,是挤死的”。都不动脑子想想,这能是井口吗?再说了,真把井口露出来,我估计都能被无知无畏的游客们用硬币填满了。

从宁寿宫北面的贞顺门出来就算把现在开放了的宁寿宫区域游览了。

奉先殿·钟表馆

    从贞顺门出来后我沿着宁寿宫与东六宫围墙之间的东筒子路往南回到箭亭所在的广场,前往奉先殿钟表馆。

   奉先殿是明清两朝的家庙,正殿内供奉列祖列宗的排位。所以奉先殿是规制极高的大殿,面阔九间,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紫禁城里四座重檐庑殿顶的最高规格建筑就齐了。

奉先殿

奉先门

    据说以前钟表馆是在奉先殿内,但是现在钟表馆只是在奉先殿南面的奉先门南的殿宇内展览,看到了著名的铜镀金写字人钟,没有看到那些巨大的自鸣钟。这些钟表的装饰极为华丽,工艺精制,让人看到后完全忽略了它们的本来用途。

    馆内钟表展出的主要是乾隆嘉庆年间清宫造办处的钟表、广州的钟表和国外的钟表,展品很丰富,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参观完钟表馆,我今天的主要任务已完成大半,剩下的就是把上次参观过的宫殿建筑的一些遗漏去补齐。

查漏补缺篇

1

保和殿北面的大石雕

大石雕上部刻九条蟠龙,下部是海水江崖图案

2

乾清宫

月台御路下的老虎洞 ☟

金亭子 ☟

3

坤宁宫

坤宁宫内部光绪大婚的原景呈现

4

御花园

古树

绛雪轩 ☟

万春亭 ☟

 浮碧亭 ☟

凝香亭 ☟

摛藻堂 ☟

堆秀山 ☟

 御景亭 ☟

集福门

承光门

延和门

延辉阁 ☟

顺贞门 ☟

   带着一身的疲惫,披着晚霞的余晖结束了今天的故宫之行。三月八日也是我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所以我在文创商店为他们挑选了一个礼物,希望他们更加和睦恩爱。最后期待故宫明年的600周年纪念为我们展出更多的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珍宝馆新展——其它珍宝
【原创】五绝——金秋故宫行
故宫半解之珍宝馆里,不得不说这些盆景做的太漂亮了
故宫珍宝馆里的盆景,亮瞎眼~
故宫珍宝馆珍藏的钟表 【国宝】
北京深度(3)之故宫:又见故宫,又见红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