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凰艺术 | 李象群:与历史同行

李象群

近日,“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在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展览由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燕楠担任策展人为观众呈现李象群自2005年至2019年创作的经典代表作,如《堆云·堆雪》《红星照耀中国》《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道》等。以下是“凤凰艺术”特邀撰稿人于奇赫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2019年10月27日下午,由沈阳红梅文创园和北京798零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燕楠担任策展人的“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在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举行。展览为观众呈现李象群自2005年至2019年创作的经典代表作,如《堆云·堆雪》《红星照耀中国》《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道》等。策展人张燕楠教授认为李象群构建的并不是身体的影像,而是影像的身体:“身体是个体的躯壳,是固化的物理存在,是历史中瞬间的显现,这种显现无法展示、标识历史的流动与真相;影像是情境的再现,是处于历史语境中主体的讲述,是人与世界的交流,是由能动的躯体与流淌的时空的对话。因此,影像较身体而言更具流动性、更有历史感,影像更有可能穿越时间的记忆,如幽灵一般超脱于生死的持存。”

▲ 艺术家李象群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言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 策展人张燕楠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探寻历史中的人性


李象群的中国情怀使他很注意保存关于过去的集体记忆,不是想让过去照原样留传下来,而是着眼于过去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意义。《堆云·堆雪》曾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展出,在2008年以“遮羞布”为话题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件雕塑是“慈禧半裸雕塑”十分不雅,所以在初次展览的时候雕塑上盖上了一条白色的布。殷双喜认为“《堆云·堆雪》很适合李象群这样具有优秀的写实能力的雕塑家的表达,它具有很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具有拼接与转喻的意味,但不是戏说历史。

《堆云·堆雪》取自北海“叠翠楼”内一假山石的名字,有一种确实存在但却可有可无的感觉。李象群也表示《堆云堆雪》是一个逻辑关系,并不是说的慈禧。“你可以说就是慈禧,你也可以说不是慈禧。人们觉得是慈禧的原因,是因为她的身份是代表着官僚体系。正因为椅子象征一种权利,所以说把人放到一个体系里面,人们就能够明白这是一个权利的象征。裸体更强调了权利和人性的关系,这两者都通过身体不断地繁衍。李象群说。不论雕塑中的女人体究竟是谁,标准的旗头已经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意义。女子闲适的坐姿与规整的椅子,构成了权力和人性相互缠绕的后现代景观。而人性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在《堆云·堆雪》中上演的不是人性与权力的争斗,而是一种人性与权力的适应。

▲ 堆云堆雪·雪,铜着色,90×80×140cm,李象群,2008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 《堆云堆雪·雪》创作手稿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 堆云堆雪·云,铜着色,186×120×105cm 李象群,2012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而李象群的方法就是将历史人物还原到日常生活中的语境,抓住那种最为放松的、真实的神态。毛泽东肖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领袖肖像,而客观、正确评价毛泽东这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储著武指出“当前思想理论界在评价毛泽东问题上,存在两个明显倾向:一是把毛泽东神化、偶像化,认为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只有回到毛泽东时代去,才有希望;二是把毛泽东丑化、妖魔化,认为只有全盘否定毛泽东,中国才能发展。在我看来,二者本质上都是虚化毛泽东的表现。

如何去认识历史人物,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触摸历史呢?我想李象群的作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给出了答案。李象群以一种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了政治领袖伟人的日常生活,这样一种辩证的观看视角贯穿了李象群创作的始终。雕塑《太行山》在构思上选取了会议后领导人休憩的场景,使用了较为轻松自然的人物组合方式,领导人们仿佛在各抒己见、交流想法,体现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在艺术手法及雕塑的构图表现上,本作品打破了一般纪念像崇高、严肃等手法,意在表现伟人们亲切、随和生活化的一面,力图准确把握人物的神态和历史背景。李象群努力将历史纳入现代的叙事,以“真”历史回应当前的现实问题。

▲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白铜,100×65×113cm,李象群,2012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我的创作一直是跟历史相关”,李象群说。而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以现代的眼光、知识、角度、价值取向去对待历史,甚至朝着某个方向阐释某些证据的意义。但是李象群把雕塑视为历史的一种载体,把解读历史人物的话语权交给观众。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曾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every true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history)”。李象群所要表达的可能与他雕塑中的历史人物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许他是希望当人们在当前生活中遇到某系问题时,可以借由他的艺术而关注过去。

▲ 李象群与作品《阳光下的毛泽东》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展览中的人文脉络


李象群一直保持着对于当下的思考,他说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当下的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密切地联系,而他此次个展与所在的这片土地、他求学生活的轨迹同样具有密切的联系。

与一般的雕塑展览选择的“白盒子”、公园广场或是商业场地不同,这次展览的所在地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的空间与展览构成了多种互文关系。李象群出生在哈尔滨,之后求学于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后,在北京798寻得一个空间进行创作。2002年,当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临被拆迁的命运时,时任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李象群向人大提交了一份《保护正在发展的文化产业》议案,并多方奔走呼吁,为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保留以及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道,不锈钢,293×48×185cm,李象群,2013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所在的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是由建于1945年的红梅味精发酵厂房改造而成的。所以这个美术馆也是保留了老厂的房外形,与798包豪斯风格的老厂房一样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址。而李象群在沈阳举办个展,则又是回到了自己母校所在的城市。李象群认为老工厂里面本身它就是一段历史,也有一段故事。

我觉得老厂房曾经辉煌过、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厂房空间所反映出的工业状态,与建筑本身老化的感觉形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展览中的作品,跟在其他的美术馆展出的效果肯定不是一样的。我这个展览中所展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观众看起来作品的气势却占据了整个空间。除了作品以外,环境本身就与观众之间发生了交流。这种交流并不是观众来欣赏作品,而是这个作品所在的场域拥有了观众。所以当观众进去之展览空间之后,那么作品本身也拥有了观众。所以,在这个环境当中人与环境、雕塑间的互动非常有意思。

对于一些美术馆来说展览大型的雕塑难免会显得有些局促,但是在这个空间中观者的身体可以自由地进行舒展。“这个展场就是作品,所以我一直是这么来做我的策展。我觉得展场就是作品,作品和展场是一体的;展场就是一个大雕塑,也是一个大装置。李象群说。

▲ 置于工业遗址中的《红星照耀中国》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展览中的作品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是都植根于当下语境。《道》《康熙大帝》《堆云·堆雪》《红星照耀中国》《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太行山》等,不论是在艺术风格还是主题内容,都体现出一种深层次的逻辑关系。而谈到雕塑所塑造出的意象,李象群则认为这与书法有着共同的关系。

书法看似平面,其实它是立体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书法是依靠气韵完成的。我们看到书法家运笔时、一些笔画是在空中进行了一个反转的动后才落在纸上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用气韵完成的。书法从在空中到纸上的过程是立体的,所以我有时候看书法都是去体验书家在挥毫中的么用气。雕塑也是跟书法一样,创作中的节奏是是连贯的,那是一种身体的节奏。所以我觉得书法和雕塑更像。

所以在李象群看来气韵的产生都是在雕塑本身和书法本身之外,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从艺术家的身体中产生的。

▲ 《红星照耀中国》手稿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现在的身份与今后的探索


李象群现在除了艺术家的身份之外还有很多社会身份,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都有相关任职,但是他最为关心的还是鲁迅美术学院的发展,这也是作为一位院长的职责要求。展览中心的对面恰好有一个陈列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的艺术空间,展览过后李象群还专门去那里了解情况、对同学们展出的优秀作品表示十分欣慰与肯定。

那么,作为艺术家院长的李象群,是怎样平衡工作与创作的呢?李象群回答道:

由于过去一直在798进行创作,可以用于创作的时间也比较长。我一直在经历这里面的事情,所以创作的视角都是从当下的思考出发。由于现在身份不同,有很多时间被新学院的工作占据,我现在只能说挤时间去进行创作。这个被占用的时间可能达到90%,只有10%的时间能够用于进行创作。但我始终在思考有关作品的问题,想的时间很长。我现在先想好了怎么完成,完成的效果什么样,然后用最快的时间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所以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过去是一边做一边想,现在是都想好了再去做。我深度思考下的创作状态往往能将作品一气呵成,有些东西可能是过去的用上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现在可能是不到一星期就做的差不多了。

而问及以后的艺术创作,李象群接着说:“将来我有可能还要做一些影像,制作一些动态图像,想用图像创作一个纪录片似的影像。我并不限于雕塑家的身份仅仅从事雕塑创作,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这是很重要的。艺术家需要解读一些问题,如果立体解读不了我会选择平面进行解读、平面解读不了我就会用影像进行解读,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 李象群为落成园区的作品《康熙大帝》揭幕  图片来源:零艺术中心

展览信息



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

策展人:张燕楠
展览时间:2019.10.27-2020.1.6
展览地点:铁西区卫工北街44号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

关于作者



于奇赫,青年艺术评论家。主要从事艺术批评、视觉文化、物质文化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南通。

(凤凰艺术 沈阳报道 撰文/于奇赫 责编/yyc)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
▲ 1949:艺术的选择

▲ 马修·巴尼:堡垒
▲ 临界

▲ 共同的神话——第二届安仁双年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雕塑家李象群作品欣赏
李象群:艺术高于现实,想突破具像雕塑认识的禁锢
变聪明的捷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资讯 | “风云塑——李象群雕塑艺术展”将于12月1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开放进行时”首届深圳湾公共艺术季
“潮流东莞·万有引力”,2022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启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