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尽头,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贝加尔湖游记(二)
                                              Day2—Day3 奥利洪岛:漫游,在世界的尽头(上)


       早上梳洗完毕,用过早餐,我和F可怜巴巴地贴着玻璃大门,等预约的司机来把我俩接走。我一分钟都不想留在这个酒店,幸运的是感冒没有加重,反倒好转了。
       传说去奥利洪岛道路迢迢,路上还状况频出,我们预定的司机是Hostel Nikita他们家推荐的,因为一直用邮件联系,很担心接洽出现问题。
       比预定时间晚了10分钟,一位雄壮的大叔从雪地向我们走来,他推开酒店玻璃门,两只大手里端着一张小小的、写着F名字的接待牌(反差萌呼之欲出)。我心花怒放,直接就朝他扑去。大叔一把拎起我的大旅行箱,就跟拎个小学生书包似的。我俩十分崇拜地跟随他上了车。
       车上居然还有一位跟他长得宛如双胞胎的高壮大叔,两人一般身高,一样体型,目测至少身高1米9,体重200斤。
       上路。
       两位大叔长着值得信赖的俄国大汉的标准相貌。一路上他俩聊得火热,时不时开怀大笑;虽不知道他们聊着什么,却也觉得有趣,一点儿不闷。



      我们出门时还不到早上9点,天寒地冻,太阳也没有升起,车玻璃都被冻住了,白茫茫,外面的风景影影绰绰看不真切。车前玻璃更是已经被冻裂两道大横纹。我用手在窗玻璃上挠出一个小窗口,可以看风景、拍照,虽然模模糊糊,好歹聊胜于无。但也得用手套不停擦拭,否则瞬间就会再次冻结。从我挠出的小洞往外张望,白色直铺到天际,一行行雪色的松树随雪线起伏;树木之间、雪原之上,几座小木屋、几匹牛或马零星散布,宁静如画。
       不知开出多久,两位大叔停下车子,对我们说,Lunch。我俩四下张望,时间还早,且周围也没有开放的餐厅。目之所及只有一片关闭的度假村,连小卖部都看不到。
       后来我们才明白,大叔所谓的Lunch就是停车休息,他们抽烟,我们吃零食,找卫生间。我询问此地哪儿有卫生间,大叔的大手一挥,滑向远方一片茫茫,我也不好细问,匆匆下车,一抬脚小腿就没进路边雪里。还没走两步,就见一只娇弱的小猫端坐在公路上,正对我们的车尾,喵喵叫个不停。我以为是索食,想走近,它却扭身就走,离开我们几步距离,再次喵喵不止。我和F追了它半天,不知它究竟要什么。在洁白的雪地上,它显得那么干净、那么弱不经风,实在想不透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猫也不理我,我便往树林深处去。太阳已经现身,雪地上铺着一层晶晶亮的小冰屑,在阳光的拂拭中,闪闪烁烁,好像是撒了满地的碎钻。太阳挂在白树枝梢,淡而精纯的光线把树冠照得透明。覆雪的松、矮矮的灌木都被光线点亮。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树林亮闪闪的,似乎每一棵树都是水晶雕琢。寂静,寂静。活泼的阳光把这雪色的寂静也变得生机勃勃。我凝立于斯,忘却一切。


       在雪地里跋涉回车子,途中慢慢享用着暂时被我独享的雪色树林和恬静清晨,胸中一片明澈。
回到车前,小猫还在,虽然F说它刚才追踪了她许久。回车里取来小鱼干,猫咪又作势要跑,我把鱼干远远抛给它。猫咪被一前一后落下的小鱼干镇住了,不知该扑哪一片,抱住鱼干专心致志地啃咬着。
       下一次lunch,车停在一家小快餐厅门口。大叔们去买饮料,我俩则和躺在门口的巨大黄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狗狗反复翻出肚皮让我们抚摸,在幸福中战栗着。这是我们的第一只狗友,后面的几天我们结交了不计其数的友善狗狗。在这西伯利亚雪原上,对这些坚忍的动物来说,寒冷根本不值一提;真正无法忍受的是孤独。狗狗们会追随每一个出现在视野里的人类,执着地跟随,等待着食物和爱抚,等待着陌生人目光和掌心里的温存。


       雪原在我们眼前不停变化——平原、丘陵、山脉,树木、森林、村落,还有在斑斓土地上刨食的牲畜。在雪的尽头、山的顶峰,却永远是屹立的白色树木和浮动的白色云朵。太阳在风景的变换中越升越高,封冻车玻璃的冰花都融化了,没有完全解冻的玻璃也变成了晃眼的钻石玻璃。
       出发三个半小时之后,司机大叔指了指出现在车窗一角的蓝色,贝加尔湖。贝加尔湖啊!


        这个时刻激动人心,我俩不敢相信如此顺利便来到了贝加尔湖跟前。直到幽蓝而广阔的湖面铺展在我们面前,我俩都有些恍恍惚惚,互相说着:这是贝加尔湖?这是贝加尔湖!
道路已被湖水截断,车也顺势停了下来。我俩听说要乘摆渡船上岛,却也不知怎么搭摆渡船。此时顾不了许多,我和F冲出车子,兴奋地跑向伸入湖水的栈道。眼前大抵只有蓝白两色,连影子都是灰蓝色的。空气冷冷的,含在口中特别干净;我们眺望连绵的雪山,眺望倒挂在岸边石岩下的重重叠叠的大冰柱,眺望蓝得不真实的湖水……
       贝加尔湖,我们来了。



       不知还要等多久渡船才回来,我们的车后面已有另几辆车排起了队。我又想去卫生间。司机为难地含糊用手划了个方向。在雪上费力走了一阵,还真看见一个俄语指示牌,手写的,指着公路边那座雪丘的半山腰。那儿有一间极小的木屋。就是那儿。
       我开始向山上攀爬,起初只是费力找平衡,后来却手脚并用,匍匐在地——松松的积雪下都是结实的冰盖,特别特别滑,一走上去人就往下溜。虽然心里有点儿怕,但这种初级“荒野求生”让我心里升腾起了与自然角力的豪迈。
       费了不少气力总算来到那座完全用圆木拼成的小屋前。从积雪中拔腿走进去,里面已经完全被积雪覆盖,看起来倒是特别干净。用大力栓好木门,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风雪中被久已无人居住的猎人小屋庇护的原著居民。
       走出卫生间,我不禁开始想,因为在寒冷中所有最简单的行动都变得非常艰难,人也会因此变得粗粝而坚硬。一路上,司机从不问我们吃不吃饭,上不上厕所,也不会在我摔倒时(我一天滑倒100回,每次司机们都极淡定地望着我,既不关注,也不尴尬),也不会问你摔没摔坏。因为人专注应付寒冷就已经精疲力竭,根本无法在必要之外的事情上耗费精力和体能。
       下山的路我走得一摇三晃,顺便眺望对面山丘看看热闹——一只狗在牧牛,它一身厚毛,又扑又赶,和牛较量着谁的意志更坚决。
       回到车里,F听完我的描述,迫不及待去体验原生态卫生间了。剩我一个人,见有狗溜达过来,也不知是不是刚才牧牛那只下班了。


      下车去找它玩,它却给了我一个睥睨众生的白眼儿,抖了抖豪华的鬃毛,一颠一颠地昂首而去。经过车窗时,却突然立起后腿往里面一个劲儿张望,大概也盼着揩点儿油,刚刚的高冷气派全无。我正要喂它小鱼干,它已经离开了,小跑向湖边栈道。


       我的目光追过去,渡船来了。


       上船。
       渡船看起来不大,肚量却不小。三辆车鱼贯开上去,船还松松快快的。司机们下车去和船员叙旧,我俩溜到船上闲逛。
       船离岸,洒落在起伏山峦上的小村庄离我们越来越远,终于变成了一幅精致的无框油画。湖水幽蓝,极清洌,湖面上寒风凛然,卷起一层层蓝色的浪,细看却又似凝固的,宛如一片片边缘锐利的琉璃。






       不过一刻钟吧,船已然靠岸,车子载着我们驶上奥利洪岛。寒冷尚未扫清夏日留下的繁华痕迹,在渡口,涂满翠色的广告牌、关闭的纪念品商店,埋入白雪的露天桌椅,都让我想象此地盛夏的热闹。司机停车和小卖部的熟人一起抽了支烟,估计我们也是入冬来他们载上岛的头几茬客人吧。
       车在雪原上奔驰,几近撒野的开法。除了雪,什么也没有,偶尔可见几座木屋,在广袤的冰天雪地中,孤独得让人担忧。这就是世界尽头了吧,在我以往的认知里,南极也就不过如此了。车子狂野飞驰,在茫茫雪原上横冲直闯。可无论怎么撒野,也冲不破这广阔无边界的白。


       对面驶来一辆车,会车时两车都不减速,刷地,我们的车冲上道边雪棱,撞起的巨大雪浪轰然向车子拍来。我俩连大气都不敢出,看着,听着,感觉着;这一切离我们的日常经验太过遥远,魔幻而真实,简直如同一场精彩的4D电影。



       每次看到那些如同被上帝遗忘在酷寒中的小小木屋,我都心头一紧,很怕那里就是胡日尔村,怕承受不了这种被遗忘在人寰之外的孤独。不过车子并没有减速,贝加尔湖在我们视野里时隐时现,有时甚至近到马上能驶入其中一般。湖水彼岸,山峦头戴云雾制成的秀丽头纱,似是人类不能涉足的仙境。我们开始领悟这座岛有多么大,这里可绝不是步行两三个小时就可环绕一周的小岛屿。
        在岛上飞驰了半个多小时,车子终于来到胡日尔村。这里的规模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估计奥利洪岛上90%的居民都聚居在这里吧。我们预定的Hostel是出名的Nikita家,就似一个村中村,汇集着许许多多童话小木屋。小木屋是纯实木的,每栋都有不同的装饰主题,墙上画着美丽彩绘,屋顶上立着各式各样的动物风向标,门前围出一片片小花圃。
       我们兴奋地下车,司机大叔们已经被Nikita家的工作人员围住,大家热情地握手,聊着天,气氛热烈。夏天上岛的游人如织,冬天包车的人却很少,估计他们已久不见面,此时格外亲切吧。
       我俩提着行李来到窗玻璃上贴着Reception字样的小屋。推开厚实的、裹着密封条的木门,屋里温暖至极,弥漫着木头的浓浓香味,沁人心脾。值班姑娘帮我们确认明日的行程,在这个季节,奥利洪岛的北线游是最佳选择。由于我们想第二天下午返回伊尔库茨克市,所以只能定制私人的游览,不能跟团。她提示我们“私人定制”所费不菲。我俩吓一跳,问多少。她估计两个人大概4000r(合人民币不到400元)。我俩立即“壕”情万丈地说:没事!
       顺便一提,参团游是800r/人。绝对良心价。
       付清钱款,我俩就被引导自己的小屋。我们的小屋苗圃里插了一个铁皮人(入住后我就是靠它来认路的),因为是冬天,小屋一层不开放了,我们独占了整栋木屋。


       踩着覆雪的楼梯爬上二楼,打开密码锁,值班姑娘骄傲地展示这个房间,问我们,屋里是不是非常温暖。
       不是温暖,已经是热得让人上头了。我俩惊叹着,环顾整个屋子,趁姑娘一走,立即关上了最大的电暖器。小屋就是我从小大到梦想过无数次的样子——全实木做成,木头清香扑鼻,陈设也都是纯木的,连两张秀气的小床和房间的屋顶也是。所有的一切可爱至极。我靠在圆木小窗户上往外看,幸福得直叹息。


       入住梦想小木屋的我俩乐疯了,勘察房间每一个角落,连进门处那热如桑拿房的全实木卫生间都去看了好几遍。哪里都好,只是一进门处的洗手池不通自来水,要从旁边的浴室打水放进水箱,略有不便,却很容易克服。
       侦察完毕,我俩坐在小木床上大吃零食,还喝掉了昨晚因我头疼而幸存的啤酒。疯了一小时,肚子里饱饱的,皮肤在酒精的作用下发着烫,我建议立即去拜访萨满岩。这是奥利洪岛上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刚刚入住时,值班姑娘说从Reception小屋边的木头小角门出去,几分钟就可到达。
       我俩便往角门走,一边打量Nikita家,每一栋小木屋都很漂亮。我们拗了造型,拍了照片,兴高采烈走出小木头门。
       于是,贝加尔湖扑面而来。


       第一印象,竟是禅味。




       跨出环绕村子的篱笆,几步就已来到山崖边,脚下便是深蓝的贝加尔湖。在被云雾缭绕的远山背景中,几棵松树,兀自屹立于天、地、湖的苍茫之间。它们腰缠五色经幡,背后是积雪斑驳的明黄色巉岩。极目远望,湖岸连绵不绝,直至天边。太美了。我俩赞叹不止。不停按动相机快门。小小取景框根本无法囊括眼前景致的安详、空灵和辽远。
       在视野的尽头,能看见一排缠着五色经幡的萨满柱,小小的,凛然不可亲近一般,傲然矗立在起伏雪原的最高处。那是通往萨满岩的神圣大门。


       我俩便开始在雪原上慢慢前行;雪地上洒满阳光,我俩拖着自己蔚蓝的影子,翻越一道道雪色的山梁。黄褐的土地和厚厚的白雪交融在一起;积雪在地面上留下层叠的类似水波的纹路;一道宏伟沟壑展示着大地的威严;零零落落有几串前人的脚印,更多的,是狗狗爪子留下的深深浅浅的梅花。我觉得我俩就像朝圣者,在这壮阔之地踯躅而行,我们所要奉献的,正是我们自己。
       走了许久,已能够望见泊着萨满岩的宁静湖湾,一片滩涂弯成半颗心的形状;滩涂延伸直至山麓,那高处的萨满柱渐渐清晰。远远地,见有人居然骑着自行车到达了萨满柱,车后飞奔着一只雀跃的黑狗。我俩为这种高难度的遛狗方式叹服,直到接近萨满柱,和那人那狗擦身而过,才发现那人并不是狗的主人,狗竟追随了他这么远。不知是出于孤独,还是善跑的天性。看到我们,它过来打了个招呼,任我们揉了几遍它额头的小刚毛,而后再次伸展壮实的四肢,在雪地上奔腾远去。甩下许多遒劲的小梅花。



狗狗的小梅花

       我们终于登上最高的山梁,向山梁另一侧望去,广袤无际、拥着宁静湖面的大地尽收眼中。此时夕阳已经逐渐弥漫了这片秘境。它蔓延着,浸透了滩涂和山脉,也浸透了覆盖山麓的森林里每一棵简如铅笔道的树。树木简洁的笔直影子,在雪上扑了一层由平行线铺就的阴影。






       一朵长长的云极柔软地挂在天边,小半已经被同样柔软的粉色均匀浸润,大半却还是蓝扑扑的灰。山梁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树托举着它。除此之外,唯有湖水,唯有极远处伸进水中的窄窄湖岸。这是仙境。


F贡献一个背影





       有人从被夕阳追光灯打得透亮的萨满柱之间穿过(它们看起来真的蕴藏着神奇力量)。看提示牌,知道萨满岩非常神圣,游人不可涉足,只有一处洞穴通往那里。一位姑娘已经拖着大大的单反走到山崖的尽头。她托起相机,立于被白雪和褐土渲染得斑斓的湖岸,对着湖岸被流云戴上重重花冠的群山。我们也不禁托起相机,把她拍进画面。那效果就像宣传某种极限运动的大片。
       无论谁在这里都能成为风景。




       天色暗下来,气温下降极快。我的相机电池已经因为低温开始拒绝启动。我又挣扎着拍了属于萨满岩的那凡人不可踏入的圆圆湖湾,那里全是没有人踏过的积雪。湖湾也是神圣的,人们叫它Cape Burhan。


是谁在积雪的大地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浑身都冻僵了,我俩沿原路回返胡日尔村。进村的时候走了另一条路,踏着埋过小腿的深雪,穿过圆木搭成的大门,走下雪坡,回到木屋林立的村子里。
       Reception小屋换了另一位值班姑娘。以前看外国小说,总写美人长着彩虹色虹膜,我都觉得是玛丽苏胡扯,看到这位姑娘,才知道自己见识的短浅。她就长着这样的眼睛,揉碎的绿色、茶色、金色在她淡淡的瞳仁里跳动。虽然很不礼貌,但我一直盯着她的眼睛,欣赏这微型的奇观。和她确认了明天奥利洪岛北线游的情况,价格也和先前说的一样,她让我们第二天准备好九点出发,司机会来接人。
       彩虹虹膜的姑娘轻快地领我们去另一跨院的餐厅,一路上我俩竭力保持平衡,还是有很多次险些滑倒;她却走得飞快,不时用无奈的眼神回望我俩。餐厅装饰得很有俄国风,晚餐本来7点开始,此时刚过5点半(真不敢相信这么早天便几近黑透),却已有不少饥肠辘辘的客人坐着巴望开饭了。我俩因为下午的加餐并不饿,回房间待到7点才回来。其间遇到两只狗狗,一只是浑身油亮的黑色折耳狗,另一只耷拉着一只耳朵,神情温驯。它俩围着我们上蹿下跳。无奈只能把带去餐厅的腌火腿全喂了它俩。狗狗们还是不甘心,把火腿包装盒也抢去舔了几遍才算完事。
       餐厅已经开饭了,大家欢天喜地,排队等着分饭大妈赐食。主食是肉酱面条,一种菜馅的大饺子、几个马铃薯,另配有红菜汤和瓷实的鱼排。沙拉、水果、奶酪放在小桌前自取。可能因为太冷,我的肠胃不能适应,一点儿也吃不下去,觉得什么什么味道都是怪怪的。唯有红菜汤好,连喝了三碗。



       自己的房间没法烧热水,我俩一直赖在餐厅喝茶聊天,直聊到收拾餐厅的大婶气哼哼地轰我俩走。脚下依旧一摇三晃,黑暗向四面八方无尽地延展,寒冷为自己划定了令人生畏的广阔疆域。我鼓起勇气,和F推开Nikita家的木门,走到村子空旷的道路上。
       整个胡日尔村似已沉沉睡去,灯火寥寥。收拾餐厅的大婶匆匆从木门里出来,包裹严实,快步走入黑夜,是真正的寒冬夜行人。我俩却无心看她,早醉心于黑沉沉夜幕上不计其数的灿烂星辰。寒冷把星星擦得更亮了,在璀璨生辉的穹顶下,我俩说话的声音也是轻轻的。这是我在自己将近30年的生命历程中第一次见到银河,没有想象的那么夺目,却也还是美丽的——银河看来就是一条闪光露珠缀成的雾状地带。我也第一次懂得了古人为何会在天幕上划分星座,一簇簇星光组成的神秘符号,仿佛确乎在传递着某种讯息和真理。我被自己身处无垠宇宙一隅的感觉压得心慌。在这里,只有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敢面对自己吧。与此同时心里也很平静,因为在这颗偏僻星球上的自己如此渺小,渺小到都不值得为自己的渺小而悲伤。

(待续)

前情回顾:
世界尽头,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贝加尔湖游记(一)

后来的事:
世界尽头,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贝加尔湖游记(三)
世界尽头,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贝加尔湖游记(四)
世界尽头,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贝加尔湖游记(完结篇, 附旅行攻略及行程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行记(上)
地理发现 | 奥利洪岛:寻找贝加尔湖畔的萨满传说
【雪殇 北国雪原风光连载第一报(雾凇)】
多图:世界尽头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贝加尔湖游记(完)
西伯利亚的蓝眼睛——贝加尔湖冬日之旅#文末有福利#
尚诺//贝加尔湖第四天:颠簸整个岛北端,直达合波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