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笑晕——日本拿“国宝”申遗,联合国驳回“这是中国的!”

自从联合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制度以来,韩国和日本已经变得更加精力充沛了,拥有自己和其他人的东西,申请遗产。他们似乎急于展示自己,由于担心啥也不能不反映他们的国家地位。

日本是非常积极的,面对这样大好的机会,首先,迅速把自己的国宝留给世人啊!什么是日本国宝,当然,和服和木屐。这两件事代表了近代日本的形象,必须铭记在心。那是毫无疑问的。他们这样想,所以他们把所谓的精髓送到纪念馆。

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但如今有老外却说,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只有去日本。这让不少国人难以接受,但事实却让人哑口无言。

穿行在日本街头,你会处处发现日本商店充满唐宋韵味的招牌,已经形成独特的日本招牌文化。如果不是那几笔日本通假字,你会恍惚自己穿越到了唐朝。反观国内清一色的照片整整齐齐,让人只能摇头叹息。招牌代表一座城市的个性和朝气,而这些本来都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

千年前的日本人将我们的文化带回国内吸收转变,成为日本自己的文化,但其根基是无法改变的。日本对此毫不否认,甚至还带有一丝骄傲。连中国游客在日本都能感受到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但可惜的是,这竟然是日本人创造的模式,老外只会记住这些是日本的文化和特色,虽然来自中国。

有多少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被我们弃之一边,反倒在日本发扬光大了?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食物说起。

比如,现在日本抹茶风靡世界,它是制作很多美食的必需品,但中国才是抹茶的故乡。早在中国隋唐时期,中国就发明了制作抹茶,当时叫做“末茶”。南宋时期,“末茶”的制作方法传入日本,迅速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随着时代变迁,“末茶”逐渐在中国消失,反倒是日本“抹茶”,成为了健康时尚饮食的代名词。

日本糕点“和菓子”,以精致闻名世界,它不但外形漂亮,而且口感丰富多变,种类繁多,是日本饮食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然而这种糕点制作工艺,也是从中国唐代传入日本的。现在,我们平常吃的糕点都是什么?差不多只剩下“老婆饼”了。

至于日本刺身生鱼片,早在中国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被称为“鱼脍”。唐朝时期,生鱼片已经是社会各阶层都非常普遍的食物,日本遣唐使将中国的“鱼脍”带入了日本,吃法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但中国的“鱼脍”确在明清时期慢慢消失了,只剩少数地区还保留吃生鱼片的习俗。

至于其他的就更多了。比如日本相扑源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运动项目“角抵”;日本木屐原本是中国汉晋隋唐时期,中国人的普遍服饰。连日本和服都是结合中国吴服,唐服混合的产物,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意蕴。

在日本传统教育中,对中国历史的重视程度,甚至比日本本国历史还要大。许多日本人将诸葛亮当做人生偶像,唐诗更是连日本小学生都能朗朗上口的必考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奔文化皆源自中国
受人欢迎的日本标志特色,其实都是“中国制造”
微博
一道鱼生,让舌尖与盛唐文化来了场穿越千年的亲密接触
7个被日本学去的中国美食,如今成为日本代表食物,在中国卖高价
抗战时期被日本掠夺的中国国宝珍贵古籍善本一片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