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佩嵩传统山水画欣赏

作为一位有着良好艺术素养的国画家,王佩嵩多年来坚持对山水画的研究与探索,并在岭南、岭东的中国画系统中转益多师,得其精髓。这些经历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已属难得,但他似乎并不急于形成某种强烈的风格或独特的画面样式。

王佩嵩这一批山水扇面作品,既是一次对传统山水的回望,更展示了他精臻绘事的雄心与长远的目光。


余自有生,颇为混沌,以四字笼之曰:不知不觉,偶印诸缘亦袖里乾坤大,南柯一梦奇。与佩嵩君识,始于嵩之同学吴上炜之绍述,再续面谊于德安里郑利平画展上,知其长院于揭阳公立画院。余素知揭中有国画之乡誉,能负院掌龙头于其地,非寻常愿力所能臻。观乎君之作,遂了然无惑,知所上下求索者,一乃榕城近世道统之海派笔墨,二乃岭南后学之写实风范,可谓溯其源而扬其波,然王氏並未志满于已披之朝花,期务而刨根,于是缘历代高贤之懿件,作史乘之认知呈于眼底。所见之图绘,有后溪乡及侣云寺等写生,已非滬上及羊城之俦流。然山水画论,咫尺千里及茂密苍茫,予以为正途。能繁而后知简,具密而见轻松,此若之难能可贵者。      

甞读论语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画之道,应以娱己养己为衷,方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佩嵩其人厚道,为事先人后己,为学先己后人,古风存焉。吾潮代有才人出,幸甚至哉。                                   

《人间随处有桃源》2400cmX69cm

《十里溪山最佳处》2400cmX69cm

《山霭笼嘉树,层峦泻野泉》240cmX69cm

《朝来爽气在西山》240cmX69cm

《万点落花舟一叶  载将春色过江南》240cmX69cm

《暖暖远人邨》240cmX69cm

《春到人间草木知》240cmX69cm

《雨后空林》240cmX69cm

《群山郁苍 群木荟蔚》180cmX69cm

《山亭幽翠》138cmX69cm

《闻道仙家有玉楼 翠崖丹壁绕芳洲》138cmX69cm

《苍山夹乱流》138cmX69cm

《霁色开还合 凉云去复回》138cmX69cm

《苍苍横翠微》138cmX69cm

大凡有生命者必在于变。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中变化,从细胞的分裂,自然界的春生夏长,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无不包含着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轨迹。画道者,自然之道也!变则生,不变则死。观念形态的绘画艺术是在不断的变异和演进中发展的,只有变才有生命力,只有变才能发展 ,不变而重复自己者是为“懒惰”,重复他人者是为“无情”,江郎才尽者,不是才尽,是为情之枯竭。有情者,必热爱生活,心随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而感悟万千,心有所悟,情有所归而后笔才有所属。

天变、地变、人也变,画道不得不变,变者,生命活力也!

《野树萧疏及暮秋》69cmX69cm

抽取大自然最本质的东西,而后才有了形式上的感悟。

形的重复、线的放射和渐变、点的跳动,无不构成大自然的乐章,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强烈而和谐。

学习传统的程式,就要到大自然中去印证,体会古人怎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后才能逐渐与历代大师同一鼻孔出气。

《山径不逢人 樵歌出深谷》69cmX69cm

观女儿(6岁)涂水墨画,惊叹其有“大师”风范。看其作画神态,如入无人之境,自有一种勇往直前安然处之的慑人气概,不抠小节,纯任自然,如天女散花、似夏云聚至,有时又象老妪扫地,认真细致,不厌其烦。整个过程,节奏快慢得宜,松紧俨然似有度,蘸一笔墨往往是一画到底,浓浓淡淡、干干湿湿、虚虚实实,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显得那么浑然一体。

小儿作画往往为兴趣所驱动,情感至纯至真,不管环境之适宜,工具材料之优劣,兴之所至,杯盘狼藉泼墨染衣也在所不惜,不问结果,只为乐在其中。

想我辈作画,往往为功利所驱动,心有所属而法必有所障,安能画出生机勃勃浑然大气的作品?唯有借小儿那般无我,了去心中那团“法障”,以兴带情,以情显趣,而后“法自立矣”。

《雨过晨山积寒烟》69cmX69cm

大自然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可以入画的。美到处都有,要善于发现和强化,一般人都着眼于外露的美,比如名山大川,用摄影的手段把它们如实地表现出来,就是很美的画面,画这一类型是较易出效果的,但画多了新鲜感就没有了,见多了也就俗气了。相反,把自然界中平常不易觉察的美,尽善尽美地把它表现出来,常人见了都会觉得它新鲜、独特,因为独特,审美就有价值了。

《小楼独眺处 斜阳总是诗》69cmX69cm

传统是人类文明创造的结晶,也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画有三法:笔法丶墨法丶章法, 法从何来? 老子言:“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归根到底,还是“承法造化”,也就是师法自然。石分三面也好, 树分四岐也好,皴法也好, 染法也好,都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我们在临摹时便可将画中之物与自然之物来一个对照,找出其创造的规律,即先得法,而后由有法至无法,创造出新的风格来,学习传统是为了发展传统。

对古画的临摹,重要的是得古人之精神,不能仅求貌似,在临摹之前应该先“读画”。临摹古人作品,绝非仅仅是-个技法的摹拟,而是一个对传统深入学习的过程。传统内涵是通过具体的画面,具体的笔墨技法体现出来,不仅要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坚持与创造——包信源山水画近作评述
【艺术沙龙】坚实的脚步—朱铁力水墨作品欣赏
书画丨王汉翔作品鉴赏
林泉高致丨刘进安·米脂印象
崔振宽:漫话写生
学习山水画,不临摹写生可以直接创作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