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有一番情味的书——《幽梦影》1

四季组曲

来自经典导读空间

05:17

明末清初是才子文学盛行的时代。政治的崩溃、时代的变革带来文学的解放。许多文人在创作上主张抒写性灵,对宏大的理论体系和正统经史著作则敬而远之。

明清文人偏爱不拘一格、短小易读、轻松自在的著述。张潮的《幽梦影》就是这样一本书。他主要反映的是高人逸士的生活和情趣。世俗生活在书中总是受到否定,而山林生活则总是被赞美和向往,全书洋溢着一种山居的气氛和情趣。

当你吃腻了山珍海味,会觉得萝卜青菜也别有一番滋味;当你吃完了正餐,到南京的1912吃点糕点、到上海的新天地喝杯拿铁,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当你翻开《论语》、《孟子》难以卒读时,不妨翻开一些短小清新的小品文来愉悦一下你的性情。张潮的《幽梦影》正是这样的萝卜青菜、小点心和拿铁。它没有《菜根谭》的说教意味,也没有《呻吟语》的深沉之思。它让我们以优雅的心胸、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陶醉在红尘之外,尽情体味人生的清新美丽。在艺术上,《幽梦影》短小精炼、富有哲理,善用比喻、对比和排比,还特别富于想象和联想。下面我举三个例子加以解读,以飨读者。

读经书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读书这个话题在《幽梦影》多次出现,因为作者张潮就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在这里读书不再是为了功名为了科举,读书人可以凭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读或者不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读书的时间和内容,读书人的灵魂获得了充分的自由。

  作者把读书和一年四季联系起来,也算是一种奇思妙想。冬天,天气寒冷,人是沉稳冷静的,容易静下心来,而经书往往严肃、难深,阅读时必须专注、深思,所以冬天正好合适。夏天昼长夜短,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长,可阅读卷帙浩繁的史部著作;秋天秋高气爽,别有情致,有助于领悟诸子著作;春天万物生长,生机畅适,读富有才情的文艺作品,也应该算是一件赏心乐事!他说的很有道理,一年四季均宜读书,而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情趣不同的书来读,也是颇有道理的。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已,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已,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已,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可谓不与作缘者也。

自古以来知音难觅,像钟子期与俞伯牙,管仲与鲍书牙,鲁迅与瞿秋白,在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因为懂得所以有了知己,不仅人如此,物也如此,作者发现不仅人有知己,万物也有知己。作者列举了历史上的诸多典故,非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不能解。由于篇幅比较长,所以只节录前三句来解读。“菊以渊明为知己”,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因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没有人能超得过他,而且陶渊明的人品也和菊花最为接近,孤标傲世,不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懂得菊花的人非陶公莫属。“梅以和靖为知己”,和靖是指宋朝诗人林逋,此人隐居孤山,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称“梅妻鹤子”,他写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人能出其右。所以最懂梅花的人是林逋。“竹以子猷为知己”,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爱竹成命,即使暂时借住朋友家中,如果无竹,也要命仆人种上。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篇后边还列举了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知己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没有身份、官位、家世的不同,一句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物之间也是这样。人对某件事物真正喜爱,不凌驾其上,不取利其中,最终会使双方相得益彰,同垂青史。

 文段最后作者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举出反面的例子,如“秦始皇和松”,“卫懿公与鹤”。“松之于秦始”,秦始皇封禅泰山,半路上遇到暴雨,在大松树下躲避,后来便封那棵松树为五大夫。“鹤之于卫懿”,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春秋时卫懿公喜欢鹤,竟然让鹤乘坐大夫才能坐的轩车,失去民心。狄人入侵时,卫国的士兵抱怨说:“还是派鹤去迎敌吧,它们享受着禄位怎么能让我们去战斗!”因此兵败。秦始皇和卫懿公对待松、鹤的态度,或盛气凌人,或玩物丧志,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松和鹤,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它们,都不是对待知己的态度。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这一段是真能知读书痛痒者也。可与《师旷问学》相参照,这两篇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人的年龄与读书的关系的。人在年轻时还未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读书只能理解表层意思或者还不太理解书中的内容。这就像从缝隙中看月亮,很难看清月亮的全部面目,所以对书的理解是非常狭隘而且浅薄的。到了中年时期已经经历了一些人生世事,或许也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人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就像孔子所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此时读书就像在院子里望月,直视无碍,看得比较全面。到了老年时期不仅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也经历了生与死的离别,对人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就如孔子所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一阶段读书正如站在高台上玩月,体会深刻,能够读出书本背后的东西。

其实人生的三个阶段南宋词人蒋捷的词《虞美人》概括得最好:“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鬃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个人经历越多,阅世越深,对人生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从而对书中的内容理解得越到位。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人生三个阶段阅历与读书的关系,可谓精确到位。

 书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第83则“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85则“一日之计种蕉,一岁之计种竹,十年之计种柳,百年之计种松。”

  读一本好书如邂逅心仪已久的美人,如遇到良师益友,这本书中没有高大上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没有谆谆教诲,没有耳提面命。她像一首清纯的校园歌曲,像一幅水墨的荷花,像一股流淌在山间的清泉,别有一番情味。在滚滚红尘之中读此书,可停下我们匆匆的脚步,休憩一下我们久已疲累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焚书坑儒
被“冤枉”的秦始皇之“焚书坑儒”
说读书
《查令街84号》: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小说: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说,以史铭鉴,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读书—细品滋味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