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弹射击《兵临城下》里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俄国造的莫辛纳甘步枪在中国战场上曾经广泛使用过,由于声音清脆,人们把它唤为“水连珠”。

 

 
苏联博物馆里展示的当年瓦西里用过的狙击手步枪

 

相信看过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这部近十年前的老电影的同学们对片中男一号苏联国家英雄华西理同志的那把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都可能留下相当的印象。根据可靠的记录显示,在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这段时间里,华西理同志就是用他那把M1891/30狙击步枪成功狙杀了242名轴心国敌军,其中单单1942年11月到12月那一个多月惨烈无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他就成功狙杀了225德军官兵,这其中还甚至包括了六名敌方的狙击手(其中一名当然就是电影里面那位德军狙击高手的原形了吧)。

 
 
 
 
 
 
 
 
 
电影兵《临城下里》的镜头
 
 
真实的瓦西里

 

自打多年以前看了这部电影以后,一直就想拥有一把这样的枪,以感受一下那份历史的沧桑感。可是没有偏偏老是没能遇到满意的。不过倒是因为在寻找它的过程中收了两把它的近亲。一把是较短和较后期的M1944莫辛纳甘马步枪 (传说中志愿军狙王张桃芳就是用的M1944),一把是中国五十年代引进苏联M1944生产线制造的五三式步骑枪。

左为五三式,中为苏联M1944, 右为M1891/30狙击步枪 (全部带刺刀长度比较)

 
 
 
 

 

狙击型莫辛纳甘和其它型号最明显的分别就是那个较长的下弯形拉机柄。其它型号的莫辛纳甘都是平伸而较短的拉机柄,不便携带而且退弹操作时要费点劲才能拉开。

话说最近一次逛枪展,居然在万枪丛中一眼就看到了这把心仪已久的M1891/30狙击步枪,细看之下,居然还是各部件带相同编号的,也许是缘分吧,当下不由分说立马买下。由于事忙,一直等到几个月后的今天才有空去一家较远但比较大的室外靶场试枪。 那里分别有50码,100码 (91.5 米),200码,300码的射击场所,可以方便校枪。

这枪的具体历史和详细数据网上百度一下就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花太多篇幅来描述了,我这儿子只想谈一下试枪的感受。不过为方便大家阅读,还是把简单的数据列出如下:

生产年份1933-1944

枪长1234mm

带刺刀长1666mm

枪重4kg

枪口初速860m/s

射程:800米

口径:7.62X54mm (突底缘锥形弹壳)

弹仓容弹量:5发

枪身:桦木

 


我的这把生产于1943年, 正是苏联开始反击德军的时候,两边都打得热火朝天,那个时候苏联能够造出来的武器成色不太好大概也是可以原谅的吧。到底这把近七十年的老枪还能打的准吗?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底。这天终于带着老大的问号和六十发子弹7.62X54MM的软头(SP)子弹上了靶场 (靶场不让用FMJ),本来打算从50码开始测试,可惜当天调枪的人多,50码 和100码的场地全满了。只好先陪我的老美朋友去试他新买的SPRINGFIELD XD 点45手枪,两人不知不觉地就打了六七百发子弹,一看时间不早了,连忙去看看长枪靶场的情况,可惜50码的还是人满为患,只好就从一百码开始了。

等到工作人员清场,跑去贴了两个靶纸,准备测试。一开始这瞄准镜没调是肯定不能用的,于是单用准星瞄准打了五发,望远镜中显示有点偏,除了第一枪打在靶纸边上,其它基本在七环以内了,老枪来说也勉强算可以了。后坐力当然不小,感觉比AK47(56式)要大不少,但还可以接受,只是前阵子背肌受了点伤还没全好,强大的撞击力每次都震得我伤口刺痛, 严重影响精度。拉机柄明显比M1944和五三式的要好着力,不过还是有两发弹壳要使上点蛮劲才拉得出来,而且这弹壳在用力之下一拉开就飞出来老高,在阳光下闪出了一道亮丽的弧线。作为狙击步枪来说,要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才能再上子弹,这明显地就有暴露目标的风险,真替当年的华西理同志捏了把冷汗。

不过,看着7.62毫米子弹穿透靶子在后面护土墙上打出来的大片尘烟,那个感觉可不是一般的爽呀! 接着开始用4倍瞄准镜打了五发, 结果不出所料,全部脱靶,前面几发基本上都打到靶子前面的地上了,击起大片尘烟,再跳弹撞击到靶子后面的护土墙上, 这下前后的烟尘直把附近几个靶子的视线都遮挡住了,难怪边上一拿AR15的老黑对着我直瞪眼。。。

打完十发伤口疼得厉害,于是换上我那位老美朋友当射手,我当观察员。十几发子弹下来,总算把瞄准镜的左右调好了,不过还是偏低,可惜这时已经快天黑了,看来只好等下回再调了 (主要是想自己来打,老当观察员多没劲儿呀),于是鸣金收兵,打道回府。

靶场一角

 100码,200码,300码目标

 7.62X54R 铜壳子弹

毛子的 7.62X54R 铁壳子弹

 

 

 

 子弹上膛

 瞄准镜

 低弹击起的烟尘

子弹击中 挡土墙后激起的尘烟经久不散

 

第一次射击这把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调整了一半,过了几天约好了朋友一起去完成那个上次没来得及完成的任务,顺道试试我新补充回来的毛子铁壳弹,这铁壳弹价钱比起一般的子弹要便宜很多,但是铁壳的对枪总不是太好,所以也就是买了40发试试看而已。

 本来是想到室外靶场去的,可惜天气有点冷,最后还是去了室内靶场。这把枪击发的时候声音非常大,在室内靶场的封闭环境下回音更大,就算是带了耳罩还是能对耳膜造成一定的震撼。这次顺道拍点视频让有兴趣的朋友听听真实的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发出的声音。

利用25米,50米和100米的距离试打了五十发子弹左右,基本上调好的瞄准镜,接下来又打了五十发快速射击,打上二三十发的时候枪管已经开始发烫冒烟,接着溶化的枪油从木质枪身的缝中流淌出来,直接烫得握枪的手都有点受不了,但是闻着浓郁的硝烟味,看着枪口喷射出的枪火,加上肩膀上承受着强大的冲击力,那种感觉还是很爽的。 

7.62X54mm 子弹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几乎每发子弹发射后靶场后面的墙上都能看到火花四溅。靶场后墙前面是几层厚厚的橡胶片,后面是钢板,而同场的AK,AR枪发射后几乎看不到任何火花,其威力可想而知。我拍摄的视频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后面四溅的火花,同时下面的截图里也能看到一点。

 

 

打了百十发子弹,准备收枪的时候,后面一直在看着的靶场一个老米工作人员过来打了个招呼,脸上挂着一丝理解的微笑说:

‘7.62X54 的子弹不好受呀,肩膀还有感觉吗?’

堂堂老中在这个时候当然是不能示弱的,于是我抖了抖感觉有点疼的肩膀,笑了笑说:


‘还行,一点事儿都没有!’


晚上回家洗澡的时候一看,肩头居然有点红了。。。

 

视频: 射击《兵临城下》瓦西里的狙击-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苏联要生产半自动狙击步枪SVD?
干货:狙击枪使用前后,狙击手都要干这个
【周末MM例图】美女示范如何学射击
什么枪从一战打到阿富汗,既能当狙还能当标枪扔?
AK神话破灭:这款步枪并不结实 射击中破损是常事
实用射击之-国军班长使56半演示拼刺刀功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