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村過大年的遠久記憶

       我的家鄉是冀西南太行山區的一個小山村。明代嘉靖十二年,先祖攜二子自山西洪洞縣移民於此,開荒立村,於今近500載,繁衍二十二代。本人於上世紀60年代初隨父母回鄉,70年代初參加工作,離鄉半個世紀,然九年山村歲月歷歷在目。每每春節即至,家家戶戶貼对子(春联)貼窗花,喜氣洋洋迎春節,不由勾動舊日山村過大年寫對子(春聯)、貼對子、磕頭拜年的一些往事,記之備忘。

一、寫對子

臘月二十七八九,家家戶戶一毛錢買張大紅紙,用心裁開,著小孩子請人寫對子。那時全村只有兩位老人毛筆字寫得好。年前幾天,搬一張桌子到院裡,自備筆墨,義務給人寫對。家鄉風俗,過年不僅僅貼門聯,好多地方也要貼紅的,如大門外或影壁貼“喜出望外”、“出門見喜”,水缸貼“清水滿缸”,米缸貼“米麵滿缸”、“五穀豐登”,梯子貼“上下平安”、“步步登高”,院裏的樹貼“根深葉茂”、“樹大根深”,風箱貼“手動風來”,牲口圈貼“牛羊滿圈”、“槽頭興旺”等等,不一而足。家裡有石磨、碾子、風車(碾米時分離米、糠、碎米的木製器具)的,也要貼。個別講究的人家,廁所也貼紅的,可惜兒時不甚著意,記不起上面寫些什麼。全村三百多戶人家,家家都要寫對,不僅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幾天下來,不免腰酸腕疼。

不獨寫對子,,還要寫“祖宗碼”和“神碼”。

祖宗碼,即祖宗牌位,用一張32開的黃紙,上寫“供奉  三代宗親之靈位”,貼在屋內门后墻角,權作神龕。所謂供祖宗,只供上三代,“三代宗親”是也。至於上四代以往的先人,就不好意思打擾老人家們的安靜了。

神碼,即神仙牌位。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前,鄉人蓋屋,多在正房屋門外左首墻上約一米四高處,留一個寬約一尺、高約尺半、深約六寸的墻窑,以青磚修飾成神龕狀,叫作“天地窑”,是供神所在。中國民間信奉多神,天上地下到底有多少神,除了一半個專門家,沒人知道有多少,反正每一個神都有用,拉下誰也不妥當。供誰不供誰,這是個問題。我的不知哪一代睿智的先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只用了六個字就解決了這個大大的難題。同樣用一張32開的黃紙作神主,上寫“供奉  天地三界諸神之位”,妥妥的一網打盡,天上地下人间诸神一個不拉。

寫對子的兩位老者,一位是縣公安局的科長,一位是富農,專政對象。科長是公安幹部,是不應該也不敢講迷信的,除卻本族和相好的鄉親,絕不給他人寫祖宗碼和神碼。因此,鄉人多去請富農老者寫對子、神碼等。這老者就因寫得一手帥帥的好字,素常鄉親請動求字,來者不拒,口碑甚佳,加之他老伴嫻熟腹部推拿、拔火罐,解治積食和腸梗阻和舉重若輕,他的大哥又工於拔火罐祛風寒,一家無償服務鄉人甚夥。因此,他這一脈雖是階級鬥爭對象,也沒怎麼受難為。

鄉人祭祖祭神,簡潔得緊,燃三柱細香,祭品(餃子)以“神三鬼四”為度,即以三枚水饺祭祀诸神,以四枚水饺祭祀祖宗,妥妥地以七枚水餃尚饗三代祖宗和漫天神佛。

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破四舊,立四新”啟端,“天地窑”在必破之列,鄉人用磚頭將“天地窯”堵封,“神碼”也隨之銷聲匿跡。此後鄉人蓋屋,大多不再砌之。

二、貼對子

貼對子、貼紅也是一樁技術活。彼時鄉人多不識字,全村只有五六個初中學生和三十多個小學生,把對子上聯貼在右首、下聯貼在左首的大有人在。好在大家頗不在意,只為圖個紅火圖個吉利,也沒誰笑話誰。1964年,住在村邊的一個爺爺家,貼對子時记错顺序,把“身臥福地”的炕聯貼到了牛圈,而把“牛羊滿圈”貼在了炕頭上,成為一時笑談。

彼時生活艱苦,然年味盎然。大人們忙著蒸饅頭、菜糰子、糖角子,炸油條、油糕、香干、丸子、山药块,趕集割肉,磨豆腐,泡粉條,發海帶,剁餃子餡,孩子們炕上炕下、屋裏屋外、院裏院外,貼對子、貼紅條,一片紅火,一派喜氣,除夕未至,春意已入門戶。

喪家不貼紅。當年有喪事之家,過年諸物不貼紅,春聯不用紅紙對子,而是用黛蓝纸或綠紙寫對子,既表達了親人去世無心過年的悲情,又不失以貼春聯的必要形式而祛邪祈福的機會。如式:

三、磕頭拜年

除夕之夜,剛剛半夜,鞭炮聲便陸陸續續響起,家家起火造飯,至遲凌晨三點許,除卻個別鰥寡孤獨老人,基本家家都吃過了大年的餃子。飯前先給嫡親長輩:祖父母、父母、哥嫂。伯父伯母、叔叔嬸子以及叔祖父母、堂伯堂叔母等,如在別院居住,則飯後去拜。基本禮儀:須雙膝跪下,兩手柱地,額頭觸地,一人一拜,口中唱諾敘輩,如“給俺爺爺,給俺奶奶,給俺爹,給俺娘……給俺大爺、大娘、叔叔、嬸子、哥、嫂”。而後老人或女人守家,接受來者拜年。後輩走街串巷去給族人鄉親拜年,街頭相遇,多結伴同行。其拜儀又有差別,對長輩多行抱拳單膝跪拜禮,對兄長多行抱拳屈膝拜禮。文化大革命期間,年輕一輩仿照威虎山“百雞宴”禮式,對一般無甚交情鄉人行抱拳彎腰拜禮。除個別結仇頗深者外,凡是长辈和兄长背的,基本挨門拜到。受禮者作虛空托起狀,必言:“來了就是,來了就是”,意即:上門即禮至,不必揖拜。若是年高的老兄弟來拜,那是要實實在在托阻的。

山村在山腰,或溝或嶺或坡,順山勢而建。其時尚未通電,以煤油燈照明,深夜漆黑,街巷崎嶇,路面凹凸,間或有日裡挑水灑落而結冰之處,無異於夜裡爬山。因生活艱苦,擁有手電筒者寥寥,憑著感覺和記憶,腳步高抬輕落,磕絆而行,走街串巷,挨門登堂入室,半夜行走萬米以上,行禮五七百不止。九年山村生活,竟未聞有因此摔傷之事。甚奇!

大規模拜年於天亮時就已經結束。初一上午,一些在家守拜的老人和女人們,稀稀疏疏,三三兩兩,去給族中長輩和交好的鄉親拜年。女人斯斯文文,禮行如儀,較男子莊重嚴肅認真。午前即止,午後不拜。

喪家除夕拜年。當年長輩去世者,大年初一不出門,而於除夕黃昏提前拜年,以示“親人去世,心中悲痛,年不過了”之意。其儀與國禮偉人逝世降國旗停止娛樂活動之禮相通。

親戚間拜年並不像如今似的拖家帶口,傾巢出動。或男子孤身前往,或攜帶小兒。主家款待禮儀叫作“先喝湯後吃飯”。喝湯者,水餃也。正月天寒地凍,或十里八里,或二三十里,晚輩親戚遠路而來,熱餃熱湯,充飢暖身。“喝湯”前跪拜行禮,約兩小時後用飯。飯者,大米干飯澆肉熬菜,吃飽了好返程回家。可謂合理周到,體貼入微。

冀南不種稻,糧食又不得自由買賣,國家糧站也不供給,農家搞三五斤大米頗費周折,只為過年待客,自家是捨不得吃的。約有三分之一強的鄉人搞不來大米,以饅頭、油條、油糕、糖三角/大鍋菜待客,面有慚色。有兄弟二人三人的,表弟妹夫外甥內姪輩來拜年,則共同輪換款待,今年在我家喝湯、你家吃飯,明年在你家喝湯、我家吃飯,計算精確,分毫不爽,情意融融。

俱往矣,至今憶起彼時香味撲鼻的肉熬菜,猶回味無窮,饞涎欲滴。幾十年大魚大肉,甚或數千元一席大餐,竟尋不得找不到其時的可口感受。憾哉!

磕頭拜年的禮儀意味深長。一曰認大小:是對晚輩的一種養成式教育儀式,培養其對長輩的恭敬之心、對年長者的尊敬之意,日久習成。二曰行親近:一村之人,素常實際交往著十不三四,若無這些必有的儀式,不免生發老死不相往來的味道,恆生隔閡。三曰解冤家:有些因言因事反目的冤家,素常互不相讓和解,關係齟齬,不通往來,彼此晚輩藉著拜年的儀式,上門彎腰一揖,無語勝萬言,不失體面而仇怨立泯,和好如初,不亦妙哉!

先人奇思妙想,製此拜年禮儀,格局宏大,意義深邃,非干迷信,亦非陋俗,巧哉要哉!我輩闕如,不敢竊議。

【注:圖片原版援引於網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祖宗牌位的写法及“考妣”的意义
垣局:
12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看到第6個震驚了!
沈阳晚报数字报刊
魯班全書
永丰百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