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圆运动温病篇导言和温病的意义

        今天咱们开始新的篇章,一起来学习温病本气篇。初读温病本气篇的时候,觉得彭子真的是一个敢于质疑的大家。想想历来学习中医,无不把中医经典里面的论述视为不容置疑的真理。认为自己只要是按照古人的思想来学习,把古人写的东西学好,自己的中医就肯定没问题,如果没有效果,那肯定是自己的理解还没有到家,从来就不敢,甚至都没想过去怀疑古代那些大家的理论是不是错的。但是彭子做到了,他用了一种质疑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大家们遗留下来的著作。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建立起来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来学习温病。

导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向我们阐述了自王叔和误解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寒字开始。历代医家都尊崇王叔和的看法,认为温病是冬天感受了寒邪,但是没有发病,而是潜藏在人体。到了春天变成了温病而发热。而彭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风寒邪气伤人,哪有潜藏在人体三个月而人体安然无恙,到了春天又变成温病这个理论。想想也对,风寒之邪侵入人体,无论邪气在卫气营血那个层面上,人体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怎么可能不出现任何反应,到了春天还变成温病这个道理。书中还深深感叹了历代的医家治疗温病,都以银翘散和桑菊饮为基本方子,而银翘散,桑菊饮中的药物,都是治疗燥病的药物,而不是治疗温病的药物。燥则金气敛结,药宜疏泄,温则木气疏泄,药宜收敛。两者几乎是相反的,怎么会有疏泄的病而反用疏泄的药物这种情况呢?

温病的意义

       伤寒病开始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过于疏泄)卫寒(过于收敛)。腑热脏寒(腑为阳,脏为阴),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这个都是之前学过的内容,也比较好理解。温病也起于荣卫,却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这句话该怎么来理解呢?温病全是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造成的(这一点与伤寒就不同),木火之气偏于疏泄,必定伤津耗气,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木火过于疏泄则热,故皆热不寒,木火之气旺于外必虚于内,故温病俱是虚证)。

        后面这句话很简单,不难理解,但是大家一定要把它背下来,对于理解温病绝对会有帮助。(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充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温病虽说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大大气,引动里气,然后发病。

         后面有几句话再给大家解读一下。"温病的事实上,常有得病一日,常有发热之中仍带恶寒者。且多不渴。"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彭子在上文中提到了,温病也是病起于荣卫。咱们在前面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学习中了解到,外感发病,单恶寒者少,单发热者少。在荣卫的层面上往往是恶寒与发热并见。温病虽说是木火之气偏于疏泄,但是荣卫互根互用,又相互制约。现在一方偏了,出现了过于疏泄的发热,也必定有轻微恶寒的表现。并且在荣卫这个层面上,病邪还没有影响到里面,所以口渴应该不严重或者用句专业的话叫口微渴或不渴(主要原因是疾病初期,津液尚未大伤。但温病往往发展迅速,很快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所以治疗温病要时刻想着保护津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伤寒论》006条:谁说伤寒论不能治温病?
《伤寒论》5-6解析
刘希彦讲伤寒 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7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