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食同源】山药——平补佳品

  山药,原名薯蓣,后因唐代宗名李预而避讳改为薯药,再因北宋时宋英宗名赵曙而避讳更名山药,是我国久富盛名的药食同源佳品,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称其“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说明山药既能作主食,又可当蔬菜,同时还是一味重要的补益中药,而且补而不滞,所以男女老少均宜。元代文人王冕曾咏山药曰:“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山药系草质藤本植物,根茎棒状,有许多须根,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间生有株芽,又称零余子,俗云山药豆或山药蛋,也可食用,有补肺益气、益心安神、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的功效,另还生有白色小花,有些许香气。

  山药有着良好性味甘平,有补脾、养肺、固肾的作用,所以我国食用山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被视为老幼兼宜、物美价廉的食疗佳品,在众多的养生名方当中都有山药,如《萨谦斋经验方》载有山药粥,即用干山药片45~60g(或鲜山药100~120g,洗净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温热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气,对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有很大益处。下面我们介绍下历史上著名的几款有关山药的食疗方。


补脾之山药茯苓包子

  山药茯苓包子出自于《儒门事亲》,系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所制,能益气健脾,补阴涩,适用于脾胃不健及尿频,遗精,遗尿等症。用山药粉100g,茯苓粉100g,面粉200g,白砂糖300g,食用植物油、青丝、红丝适量。具体做法是将山药粉、茯苓粉放在大碗中,加水适量,搅拌成糊,上蒸笼蒸半小时,加入面粉后发酵、加碱;用植物油、青丝、红丝等为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另外《寿世保元》中还有 阳春白雪糕淮山药与白茯苓、芡实、莲肉、陈仓米、糯米、白砂糖组成,也可健脾益气,尤其适宜于年老之人的元气不足,脾胃虚衰。


养肺之地仙煎

  地仙煎出自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原书指出该方能“令人颜色悦泽,骨髓坚固,行及奔马,益津液,润燥。主治腰膝疼痛及腹内一切冷病,一切燥症。”此方不仅能补虚损,坚筋骨,益颜色,还能针对肺燥治疗久咳不止。常人服之亦能强身健体,还有美容功效。现在做法选取山药50g,甜杏仁20g,牛奶200ml,将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研细;山药洗净,去皮,切碎,与杏仁、牛奶混合,绞取汁液,加热煮沸,停火即成,每日服用1~2次。


固肾之无比薯蓣丸

  无比薯蓣丸出自于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由山药80g,杜仲、菟丝子各30g,五味子30g,苁蓉20g,茯神、巴戟天、牛膝、山茱萸、干地黄、泽泻、赤石脂各30g。将上述药研成细末,加蜜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6g,每日1~2次。可以健脾益肾,滋阴补阳。对于脾肾不足所致的五劳七伤,头晕目眩,瘦弱无力,腰脊酸痛等症状有良好的调养作用。适当服用可壮筋骨,益肾水,增强体质。


结语

  山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淮山药和怀山药两种,均是以产地来命名的,其中淮山药指的是目前江苏、安徽等地所产的山药,它的茎通常带紫红色;怀山药指的是古怀庆府即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等所辖地域所产的山药。山药虽好,但在服用时也要注意,山药要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山药切片后可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由于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唐代宗为了它改了名字?
人人可用的延年益寿佳品,熬粥就可以,蒸熟直接吃也不错
补益方之薯蓣丸(又称大山芋丸)
浅论张仲景妙用薯蓣配茯苓
从八珍糕到山药种种
延年益寿佳品,小小山药,大大用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