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文采好 庄子有功劳

    苏轼诗词文俱佳,这当然跟他读书破万卷有关系,一位文学巨匠,需要熟读海量的文学范本,对范本熟悉了,写起来才会下笔万言,如有神助。不过,万卷书当中,可能只有那么一两卷对你的写作水平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例如范仲淹,最熟悉的就是儒家的六经。

    苏轼呢?当然对儒家经典很熟悉,不过,对他的文风乃至诗词风格起到决定性影响的不过几本,其中一本就是《庄子》,我们来看看这本先秦战国时期的诸子经典是怎样转化为苏轼的文学能量的。

    宇宙观察    为人作文  格局大小取决于空间观念

    作文不只是文字的空间,其实背后是意识的空间,这个意识除了来自现实生活,其实也来自文学范本,范本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可能决定你以后写作的空间有多大。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文采最好的,其原因之一就是空间大。庄子笔下的空间,已经具备现代宇宙的味道,最明显的莫过于《庄子·逍遥游》,一只鹏,其身体居然有几千里大。而在庄子的眼里,天空的高度至少已经达到九万里了。文学眼光的延伸范围,往往与空间观念有关系,而这种空间观念,往往决定了境界的高低。

    苏轼对于《庄子》的喜爱,在他自己笔下是有记载的。他说他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喜欢贾谊、陆贽的文字,他认为这是最佳的政论文章,总论古今,没有空话,但这似乎还不是苏轼最喜欢的那盘菜。直到打开《庄子》这本书,苏轼才发现自己一直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被庄子说出来了,于是感叹“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苏轼看中《庄子》,以之为写作范本,其中学到的一点就是浩渺无边的空间观念。所以说,找参考范文,就是要找最适合你的,符合你脾性爱好的,符合你审美趣味的,当然又能使你脑洞大开。苏轼为文,其空间观念就异于常人,例如他晚年流放在海南,海南四面环海,离中原遥远,他却用空间上的类似性为自己排解,他觉得即使是中原大地,其实也是四面环海,和海南岛相比,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岛而已,同样是岛,何不随遇而安呢?

    苏轼的这种地理观点,恰恰符合真实的地球状况,海洋比陆地多,陆地在海洋的环绕当中,文学的想象与科学的实况暗合。

    空间观念的开阔,成就了苏轼的文才,也成就了他豁达的性格,这得力于庄子。为人作文,其格局大小,离不开空间观念。

    自我审视    超越自身的局限  追求境界的无限

    庄子除了有大视野的空间观念,同时他又能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在浩渺天地间的角色,做好这个定位之后,就可以跳出实际时空对自己的约束,在文字上、在文学创作上超越自身的限制,进入自由的艺术世界。

    《庄子·知北游》里面说“汝身非汝有也”,你自身并非属于你自己。其实这是先秦时期的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一个人的身体、行为,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活动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即所谓的身不由己。对于这样一种哲理上的认识,苏轼将它搬到自己的词作《临江仙·夜归临皋》里,“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首词的境界能不能拔高,全看这句话,这是让整首词都醒目起来的一句话,苏轼站在巨人庄子的肩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文本和实践融合,于是将庄子的思想移到自身的遭遇上,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叹,将人类自身局限性和追求无限性的矛盾揭示出来,于是这首词让人们记住了,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矛盾和痛楚。

    因此,一篇作文有没有高度和深度,能不能拓宽,要看你的空间观念。譬如写雨景,天空飘来一阵雨,空间观念广阔的人就可以写成从太平洋上飘来的雨,带着热带洋面和岛屿的气息,将几千里外的大洋写到眼前的景色中,这篇文章在立意上就拔高了。

    文章高远与否,贴切与否,尤其是里面有没有醒目的一两句话,与空间观念关系很大,而空间观念就包括对空间中自我位置的认识。苏轼跟庄子,学到了这一点。

    逆向思维    文章观点不人云亦云

    《庄子》的文字可谓波谲云诡,出人意表,表明战国时期人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例如《庄子·逍遥游》中写到大鹏展翅高翔,就换了两个不同的视角。一是从下往上看,我们看到的是“天之苍苍”,一片漫无边际的苍青色,这个角度不稀奇;可贵的是,庄子又换一个角度,站在大鹏的角度,从高空俯视地面,庄子认为,也是一片苍苍,“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已经接近地球外太空的概念。因为我们人类仰头看到的是蓝色的大气层,从外太空俯瞰,又是蓝色的大气层。

    苏轼在《赤壁赋》里就有类似的描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有了“蜉蝣”与“天地”的对比,有了“一粟”与“沧海”的对比。这句话其实苏轼是站在大自然和无限时间的角度去审视自我的,从大我审视小我。这就是换角度。

    提升到说文字,苏轼也善于转换角度。例如《留侯论》,古来一直认为圯上之老人考验张良,是为了送他那本神奇的兵书,苏轼却换了一个角度,认为老者不是为送兵书,而是为了改变张良冲动的性格,让他有点挫折感,“深折之”,好让他以更好的韧性投入将来的历史风云中。张良之后又把这种能忍的品德传递给刘邦。

    这么一论述,文章就别开生面,创出了另一番喜人的风景,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空间意义上换一个角度,到思想意义上换一个角度,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有空间视野的拓宽,才有思想视野的拓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杂谈]关于苏轼贬谪命运的不同看法及文人治国的几点思考
中国十大文豪
楹联千古绝对诚征下联!
美女说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对出下联!
中课文经典人物素材运用例谈
【doc】金圣叹评《第一才子书》探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