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老师建议父母和孩子做的10件事儿!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要来了,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万物吐故纳新之时,如何让孩子享受假期快乐的同时,还能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呢?

  这些忠告、这些活动,这些有意义的清明小长假生活方式,告诉给你的学生和身边的大人、孩子好好普及普及吧!

  这10件事儿

  给孩子讲讲,带着孩子做做

  1、扫墓祭祖,追忆感怀先人

  祭奠祖先、尽孝寻根、缅怀英烈、敬贤感恩是清明节的核心礼俗。可以和孩子们事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写上挽联。


  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打扫墓地,清理杂草,供奉祭品。

  让孩子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在大自然的美好中,聊聊生老病死

  在去扫墓的时候,孩子往往会问到一些关于死亡的话题,此时爸爸妈妈不用过分回避问题,可以适当做些解答。不过这个解答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来聊。


  一般3至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是睡觉,之后还可以醒来;5至9岁就有了死亡概念,但是不知道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9岁以上的知道死亡,并且知道自己以后也要面对。

  3、清明谚语,普及节气小常识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最早是农事节气,农村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有关清明的农事谚语。


  比如:

  “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播谷,小满栽秧。”

  “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

  “清明种棉多结桃。”

  “清明种棉花,秋后大把抓。”

  “清明种瓜,车装船拉。”

  “清明种菜,有吃有卖。”

  “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

  这些谚语都反映了作为清明宜种植宜生长的时令节气特点。

  4、种花种草,体会情感和责任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也是种花种草最好的时候。此时可以教孩子种花种草,让他参与到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这可以加强孩子对自然的认知。


  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教育孩子,让他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这些生命,孩子就容易形成同情、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从而了解生命的意义。

  5、清明去郊外、去公园放风筝

  清明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玩一些传统游戏,放风筝就是其中一项。古人在还会剪断风筝线,期许着飞走的风筝也能带走疾病和灾难。


  当然现在我们无需这么做,只需要带着孩子一起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在这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得到运动,还能增强视力。

  6、看几场温暖动人的电影

  清明节,一层黄土,隔开了两个世界,一个属于逝者也属于生者的节日。平日里虽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但对亲人的思念始终储藏在心底,小编在这里特别推荐几部适合清明节观看的电影。


  1.《岁月神偷》

  匆匆岁月让我们的记忆逐渐淡忘了,那不能忘怀的过去就好象被小偷悄悄的偷走了一样。而影片却如同见证人一般把属于香港的或辛酸或甜蜜的陈年往事印在银幕上还给了香港人。“做人总要信,总要信,总要信……”

  2.《父与女》

  八分钟,八分钟贯穿而来的永恒与生命,如一条细绳。在《父与女》里,爱,死亡,生命是相互相等的,他们的意义总和等于:生生不息。这种悲情,是一种力量,挖掘这悲情,就是在挖掘生命的力量。200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3.《父后七日》

  不煽情,也不悲戚,也没有以泪洗面,其中穿插了好些滑稽的桥段,和女儿怀念父亲生前的温情场景。这中间,电影用群像和多视角记下了丧葬期间的见闻录,牵扯出女儿、儿子、侄子和道士的内心波澜和各自故事。

  4.《我们天上见》

  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记录了小女孩的成长,体现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不动声色,表达了生命的传承和代代延伸。

  5.《开心家族》

  从喜剧到悲剧,影片用十分之九的内容来让你笑,却用一句话突然击中你,最后十分钟让你泪流满面。爱你的人舍不得离开你,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你不再孤单,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6.《入殓师》

  这是一部净化心灵的电影,当死去的人一动不动地躺着,才会觉得,连遗容也看不到化成辨认不出的一团灰,才最悲哀。在这霪雨纷纷的清明,那些我们最爱的人过去的身影,不同的身影,在我们内心中照亮这个活着的世界。

  影片很美,泪水很美,平淡很美,生活就算充满了变数,也同样值得珍存和回味,献给那些进入心灵的电影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平凡的人生。

  7、回味蹴鞠习俗,绿茵场上踢足球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活动习俗,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相传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父母和孩子一起踢一场球,去绿茵场上跑一跑、出出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8、主题儿童绘本 ,不说话静静地阅读

  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不可避免地将被提起。

  有教育专家建议,不妨从“死亡绘本”入手,从另一个角度向孩子诠释“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帮助孩子面对分离的痛苦,让孩子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抽个时间,买两本绘本,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阅读吧!


  作者:(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 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 图;彭懿 译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艾斯本想起好多事情:爷爷带他去游乐场、看赛车、看电影、钓鱼,爷爷 ;中他大吼大叫、和他一起扮鬼脸、挠他痒痒、把糖藏起来——他们沉浸在愉快的往事里。突然,爷爷不再笑了,“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作者:(英)伯宁罕(Bruningham,J.) 著绘;林良 译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这个故事通过外公与小孙女无厘头的对话,将生活中的点点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小女孩的天真与老外公的从未消失的顽童之心将故事徐徐推进,生活永远不会结束,故事的结尾呢,也要读者慢慢体会了。


  作者:(澳大利亚)奈杰尔·格雷 文,(英)瓦奈萨·卡班 图,金波 审译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本被翻译成13种语言、获过英国儿童图书奖和法国科罗诺斯文学奖的图画书,能让我们感受到泰戈尔诗中的意蕴。但你需要静静地读它,品味文中的诗意、画中的情境。


  作者:(法)玛莉-阿丽娜·巴文 图,(法)伊丽莎白·戴岚碧里 文,梅 莉 萧 袤 译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开始,他不理解什么是“去世”,“去世”意味着什么呢?对孩子来说,了解和接受这一点,似乎太难了。从汤姆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那似懂非懂的自白、那油然而生的悲伤,也欣慰地看到了那份释怀。


  作者:(比)布赫基农文,(比)朵儿 图,漪然 译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象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就要离开老鼠妹妹,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大象天堂的桥断了,只有老鼠妹妹能够修好。 深爱的象老爹的老鼠妹妹会把断桥修好,让象老爹去桥那边的另一个世界吗?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作者:(美)威尔罕 编绘,赵映雪 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的文化时间——书话千年清明
【知识窗】谭汝为:文化交融话清明
节气节日:清明节的六大经典文化
清明时节“语”纷纷【图
学霸题库|2022高考一轮复习文化常识竞赛题1-2
宋代人怎么过清明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