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的军事思维
      摘 要:心理战,古已有之。然而其地位真正为人所认识、功效真正得到最大发挥并上升为与军事手段比肩的战略作战力量,始于信息化战争出现之后。信息化战争与心理战,不是突兀的两个独立实体,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研究心理战、运用心理战、实践心理战,当然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在信息化战争的视角下,对心理战有一个科学、系统而又实效的整体战略思维,从而有效指导战时心理战的运行与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 心理战 把握 心理战作为独立的作战样式的出现,是伴随信息化战争的出现而逐步走上历史舞台的。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广泛出现,为心理战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力量支撑与技术保证。它拓展了心理战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心理战的作战手段,强化了心理战的力量构成。信息化战争的推动,使得心理战的地位凸显,心理战越来越为交战各国所重视,它与军事手段互补互助,贯穿于战争发展的全过程,发挥着其他作战力量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如何从信息化战争的角度把握心理战这一全新的作战样式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是心理战必须把握的现实命题。 作者简介:张金良,男,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研究生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要具备全局思维:整体理解,全面把握。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和战略性的趋势,强调的是交战双方的整体优势和集成能力,要求的是各种作战手段能效的最大发挥和综合运用。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手段,必须服从于战争的整体目的的要求,从战争全局的角度来布局谋篇。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心理战与战争目的的统一性。心理战是实现战争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战争背后的政治较量在战场上的心理对抗,它的目的服从于战争的目的并对战争的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因为心理战的依附性。心理战是敌我双方的心理争夺与较量,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是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心理、法律等众多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依靠包括报纸、广播、传单、网络、电视等载体,运用欺骗、威慑、压制、封锁、迷盲等手段,必须借助整体的力量。三是因为心理战自身的局限性。信息化的发展,虽拓展了心理战的战场效果,但它只是战争的具体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单凭其自己并不能完全实现战争的目的,而必须与其他手段相结合,借助整体的力量才能产生最大的功效,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对此,一是在战略规划上,心理战要从整体上、从国家全局的角度来布局谋篇。要把心理战放在国家利益的全局架构上来思考心理战、谋划心理战,将心理战战略纳入国家的整体战略规划之中,在心理战的目标制定、策略选择、手段运用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国家的整体战略的需要,并自觉地在行动中予以实际的体现。二是在力量使用上,心理战要学会与其他手段相配合,依靠合力制胜于敌。实力是心理战的筹码,实体是心理战的载体,没有了实力、实体为基础的心理战,只能是“空城计”式的谋略性运用,而不能在战略层次发挥作用。因此,心理战在力量运用上,要充分与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手段相结合,相互促进,互通有无,互相弥补,运用整体合力实现战争的目的。三是在策略选择上,心理战要跳出一己的束缚,做出有利于战争目的实现的选择。对心理战的战略选择,不仅要有短期目标,更要有长远打算。这种长远的打算,就是指为战争的终极目的的服务。在策略选择上,不能仅从心理战本身来考虑心理战,局限于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而要站在战略的全局上来思考问题,心理战的目的要以战争的胜利为依归。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要具备辩证思维:认准关键,重点把握。 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是一个多节点的动态体系,包括心理战信息的采集、计划的确立、策略的选择、目标受众的定位、具体的实施与战后心理评估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集成,构成了一个链条式的网状结构,一个内容或环节把握不好,就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后果。所以,要实现心理战效能最大化,以最小代价赢取战争胜利的目的,关键就在于认准制约心理战成败的关键环节与重点部位,在关节点上下功夫。具体来讲:一是把握好心战信息的收集。心战信息是心理战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大量的可靠的信息,才能正确地分析和确定心理战对象、心理特点和基本状态,组织制定心理战物品,开展有效的心理战攻势。如果信息来源不畅,不及时,信息分析不科学,结论不准确,那么,心理战对象就难以选准,打击的重点就难以抓住,而且还会出现目标失准,战法和手段失当,达不到心理战的预期效果。二是把握好心理战策略的选择。心理战传达的信息要为大众所接受,要增强可信度,选择合适的战术策略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历史经验证明,武器装备技术并不是决定心理战胜负的完全因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战场上武器装备占有很大优势的一方并不一定能够牢牢控制心理战的主动权。在技术相当,甚至处于劣势的一方,由于使用灵活的战略和领先一步的战术,也能够获得心理战的主动权,伊拉克战场上美伊两军的对抗就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例子。三是把握好心理战的目标受众。受众是心理战开展的目标群体。心理战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对受众影响的层次、范围、程度。心理战的直接实现就是通过影响受众,使受众接受己方所要传达的信息,在最广大的受众中完成我方预想的心理攻击目的。而要想使心理战信息真正为受众所接受,就是要注意受众的情感、动机、主观判断和行为,注意受众的民意归属,灵活选择策略,让信息入心入脑,真正为受众接受。 三、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要具备提前思维:调查预测,主动把握。主动权是心理战的命脉。若米尼说:“如果兵法就在于要把主力用到决定点上,那么运用这个原理的首要手段,显然就是夺取主动权。谁能夺取主动权,谁就能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行动和目标,谁就能率主力到达应实施突击的地方。”《孙子兵法》中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鬼谷子》认为:“事贵制人而不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这里,“致人”、“制人”,讲的都是主动权问题,都体现了力争主动的意思。一般地说,对心理战的主动把握,一是要有充分的心理战准备。心理战力量的优劣是主动与被动的客观基础。而积累这种力量主要是通过心理战准备来进行的。心理战准备充分与否是实施战争的必要基础,其准备程度高低,可直接影响心理战进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乃至心理战的胜败结局。实践证明,充分的临战准备,适度的心理战规模,可有力保证主动权的取得和心战进程的顺利发展。二是要灵活地迷敌惑敌。夺取心理战战略主动权的重要方法是示敌以假象,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和不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兵不厌诈,自古有之。“孙子十三篇,无出虚实”。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三是要适时地调整部署。这是夺取心理战战略主动权的重要环节。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实践证明,战争爆发后,战争指导者能否根据战争形势或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敌我力量消长的实际情况,以及作战形式的转变,及时而正确地调整心理战部署,是争取并保持战略主动,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四是要有强大的信息支持。心理战的主要武器是以信息、媒体为基础的特定的信息武器,主要是那些心理作战实施者经过精心炮制、旨在对心理作战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作用的攻击性信息。这种特殊的信息武器既可能是心平气和的劝说与诱导,也可能是赤裸裸的威胁与恐吓;既可能是理智上的点拨、正义性的召唤、情感上的感化,也可能是挑拨离间、制造摩擦、造谣欺骗、蛊惑人心;既可能是暗示性的,也可能是公开性的和强制性的。 四、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要具备效益思维:简中求实,快速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是速度制胜的战争,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争机会稍纵即逝,要求心理战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对信息收集、传递、控制与利用等环节的科学处理,对战场上的心理活动进行必要的筛选,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信息整合,以实现快速、实效的目的。对此,一是在内容上,要删繁就简,精益求精。对心理战的内容,不能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随意选取,也不能停留在获取的心战信息的数量、规模上,而是要紧贴心理战的目的,剔除与心理战无关的及敌方故意释放的迷惑性信息,选取那些对心理战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决定意义的心战信息。二是在体制上,要减少层级,优化结构。要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简化手续,突出重点,排除非控制性因素的干扰,保证指挥控制的渠道畅通;要优化组织结构体系,减少指挥层级,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和中转机构,实现由狭长结构向扁平结构的转化,保证信息的快速、直接的到达。三是在技术上,要依靠科学,讲求效能。要在信息处理上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大信息自动控制化的建设,将大量的原来需要人力承担的信息分类、传递、接收等任务较有信息自动处理系统来进行处置,提高决策和指挥的速度和能力。四是在方法上,要灵活机动,务求实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斗争日趋激烈,战场上官兵心理受到战争的特定规律的制约,变化不定并可能随时产生变化,着就要求心理战要根据战争进程的变化不断调整控制手段,强调在特定时期达到特定效果。所以心理战要遵循信息化战争的规律,因时而异,因事而变,因人而宜。 五、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要具备精确思维:科学分析,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是精确制导的战争。然而,心理战由于其作用机理的特殊性,虽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来开展斗争,但最终的博弈还是斗争双方心理的较量,表现为思想波动、情绪变化、意志的增减等内化的心理反应,以用感性的理解就很难能诠释其全部要义,因而需要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分析,以准确判断心理实情。一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发挥心理科学在心理战中的作用。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是紧密结合战争发展规律,依托心理科学运用于战场的科学体系,因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可追寻,能够通过科学的手段准确掌握心理信息、选择心理战略、施加心理影响。要准确把握心理战,合理对其定位,就要掌握心理科学知识,了解战争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洞晓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决策等环节都要依据科学的程序,理性的分析对待。二是要深入一线展开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信息化战争是高度透明的战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战双方的战场行为能够实时、实况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战场隐秘效果的实现难度越来越大,这为掌握战时心理战真实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们还要看到,由于信息化战场上信息的不对等性,敌我双方控制信息的能力优势并不一致,信息的透明可能只是对某一方的单方向透明;同时,由于战场行为表现的欺骗性,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行为表现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的心理活动,而往往带有一定的伪善性。因而要想准确掌握战时敌我双方的心理动态,并不能仅凭感性的观察就能直接决定,而是需要深入一线,通过科学地分析、归纳、总结,拨开笼罩在战场光环下的虚假行为的迷雾,找出其规律和本质,掌握真实的战场情况。三是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反应灵敏的网络系统,确保准确。信息化战场上的心理战往往表现在多层次、多领域,敌我双方的心理较量你中有我、交叉错叠。如何在这纷繁的斗争中快速、准确地发现为我方所用的心理信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靠全方位、反应灵敏的心理信息网络系统,既要掌握高层领导的信息,又要了解普通民众的心理反应;既要尽力深入到核心领域、核心部位,还要在外围展开部署;既要熟知敌国的心理信息,又要深谙本国及国际的心理趋向,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盲目的、随机的、经验性的片面心里评判,为赢得心理战的胜利提供准确、及时的心理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作战方式及未来趋势,军事理论论文
信息化
信息化战争及其特征
信息战、信息作战、信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概念区分
浅析信息化作战未来发展态势
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