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区域发展规划
1.意义。农业区域发展规划是以现状分析为基础,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趋势作背景,以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找准发展的思路,选准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包括主导产业与辅导产业的配置,制定发展的目标与措施,对一个地区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设置起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并在发展中滚动补充和进一步完善规划,它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进一步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潜力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层次提高科技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许多资源没有开发,有的资源没有合理开发,有的资源只有很粗放的低级开发,资源潜力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找准新的农业资源开发的切入点,制定开发的项目,并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取得效益,其实质是这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配置,促进农业地域分工和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农业的发展。
2.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农业区域发展规划的目的是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是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在规划中要制定出与发展目标要求相配套的改善生产条件的规划,包括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平整与整形、水利建设、土壤配肥、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3.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农村找出可行的途径。农业区域发展规划是农村、农民、农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指明建设的目标、途径、重点,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预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指导下,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与发展质量。
4.提高农业的投入效益。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一个农户的金融资源是有限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提高,是农业项目建设和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可以优选出一些领域、一些项目并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可以收到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5.有利于面向市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
2.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农业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它是一根贯穿在全规划中的红线,在制定每一项发展规划时,需要认真思考、归纳、提炼成为目的清晰、文字简洁的指导思想,切忌把指导思想变成套话、空话。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对指导思想的表达为:"以粮食总产量增长为前提,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效益为主体,面向国内、国际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内部结构;依托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推进农业产品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提高农民素质、调整农业劳动力结构;立足贵州省独特的资源和环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组建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培植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产业纳入农业结构调整范畴;全方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贵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样长的一篇指导思想面面俱到,可能著者自己都很难记住,更不要说读者和本规划的实施部门在执行时如何去贯彻它。普定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以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小康建设为目标,针对现有产业结构,从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基础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来有效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空间,达到提高普定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目标”。
1.农业结区域发展基础条件分析。包括区域的名称、位置、面积、人口、地貌、土地、耕地、水资源、气候、生物资源、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状、水平,找出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潜力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分析等。
2.农业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发展方向与主导产业选择。
1.指导思想与原则。要在大量调查研究、充分酿釀、反复讨论后做出符合本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发展方向。为在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制定出农业发展的方向。它对规划具体的发展对象及其在规划中的地位、关系进行正确的表达。发展方向又可以分为不同等级的发展方向,如整个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农业的发展方向→各业的发展方向 →各种作物、畜禽、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如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基本方向是:“稳定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和林业,在确保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实现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迅速提高畜牧养殖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以推广改良品种、提高畜禽出栏率为突破口,改革现有养殖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稳定发展生猪的同时,迅速提高草食动物比重,积极发展商品牛、羊和禽类生产”。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表述为:“A。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降低第一产业在全县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B。迅速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C。优化种植结构,形成粮、菜、药三个发展方向。D。因地制宜优化畜牧业结构,形成猪、牛、禽为主体的畜牧业结构。E。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优化林业结构。
3.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必须是当地的优势产业,选择那些对实现地区发展目标可以做出最大贡献的部门,当地区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全局发展目标的部门。例如甲、乙、丙三地发展A、B两种产业的利润见表11-1,
表11-1    甲、乙、丙三地区利润表
专业
A
980
930
850
B
920
760
800
可以看出,甲具有发展A、B两种产业的条件,但同时发展负担过重,故在甲发展A产业、乙发展A产业、丙发展B产业,可以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若让乙发展B、丙发展A,看来丙的利益兼顾了,但乙的B利润太低,总体效益大幅下降。如三者竞相发展A,则会造成市场容量过饱和而遭致价格下降,使三个区域都要受到损失。在选择主导部门时,必须使地区的限制因素得到最好的利用,即稀缺资源要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不同的地区稀缺资源常常不一样,如在南方地区耕地是稀缺资源、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水是稀缺资源。在全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资金、技术也是稀缺资源。如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发展棉花可比粮食获得更好的效益。但由于严重缺水,把有限的水资源投入畜牧业比用于发展棉花更有利。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为把有限的水投入畜牧业是投入种植业的10倍效益,把它投入种蘑菇又比投入畜牧业的效益高10倍。用计算的方法确定主导产业,可以借用产量比较优势度的公式,计算产业优势度,改作物产量为某产业的产值或利润占当地农业总产值或在总利润的份额与全国该产业的产值或利润占全国农业产值或利润的份额进行比较,其公式如下:
比较各产业的产业优势指数,取值最大的为优势产业。此外,还可用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密切值规划、灰色关联度规划、模糊贴近规划等。层次分析是一种较为适用的规划方法,它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规划,决策者对各层次中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判断而对规划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层次分析规划的程序一般分为明确规划的问题、建立层次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等。它作为一种规划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统一处理规划问题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及简洁性等优点。
密切值规划、灰色关联度规划、模糊贴近度规划等属于同一类型规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各个备选方案中,找每一个目标下的最优值,构成一个虚拟的理想方案。以理想方案中的各目标值作为标准向量,以不同的备选方案中各目标值作为比较向量,然后从比较向量中,找出与标准向量最为接近的方案,即为最优规划方案。
由于衡量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接近程度的参数有密切值(欧氏距离系数)、灰色关联度、模糊贴近度等,故规划也相应地分别称密切值规划、灰色关联度规划和模糊贴近度规划。
设理想方案的标准向量为:
M0=(a01,a02,···,a0m)
各备选方案的比较向量分别为:
Mi=(ai1,ai2,···,ain)(i=1,2,···,n)
则向量间的密切值为:
向量间的灰色关联度为:   式中:ξ0i(j)为第i比较向量与标准向量在j点处的关联系数。
向量间的模糊贴近度为:
F0i=0.5[(M0×Mi)+(1-M0+Mi)]
式中:M0×Mi,M0+Mi分别为M0与Mi间的内积与内和。
在上述3种方法中,只有密切值规划中应选取最小值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另外两种规划均选最大值为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非主导产业部门。一个区域除了主导产业部门外,还需要非主导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好农业全面发展。我们又可把主导部门以外的重要辅导部门称为支柱产业;把量大、发展速度慢的称为基础产业;把发展速度快但经济总量小的,称为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构成主辅产业层次分明的产业群。
4.发展目标的确定。在发展的产业项目确定后,要制定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的制定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A.以历史增长速度为依据,根据现实投入的可能性,进行经验性微调,如贵州粮食总产量1950年296.55万吨,2002年1034.2万吨,52年平均年递增率为2.40%,并根据目前的增产速度投入水平增加期望值作适当的经验性调整.
B.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进行预测。灰色系统是将随机过程当作一定范围内一定时区变化的灰色过程的量,用灰色方法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生成后,使其转变为较有规律的生成数列再建模,所以灰色模型GM实际上是生成数据模型。正因为如此,GM模型所得到的数据必须经过逆生成即还原后才能使用。如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农业总产值、畜牧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就是用GM(1.1)模型预测的。
C.非常规发展、非对称发展情况下,以上两种方法均不适用。如某地原来水果很少,现在决定建大规模的果园,则果树的面积、产量、产值是用常规预测方法预测不了的,需要按制定的新方案,重新计算其产量、产值,然后再与基础数对比,计算增长速度。尤其是县以下的单位,在农业产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需要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对各项目的参数取值要符合实际,例如各种作物不同阶段亩产水平、投入水平、亩纯收入水平、果树在建园后的初果期、盛果期、衰退期的单位面积产量水平、投入水平、每亩纯收入水平、畜牧业的出栏率、每畜产肉量、单价、成本、纯收入水平等。取值对计算结果是否会符合实际很重要。否则,参数失真,计算出的结果就是不可信的,没有指导农业发展的价值。另外,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量和需求量之间要平衡,如草食动物饲养量和产草量要平衡;种植业用地数量和耕地数量要平衡。
5.编制农业区域发展方案。将全部项目,分阶段设计达到的目标,汇总成区域发展方案。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预测方案见表11-2,粮食作物结构调整方案见表11-3。
表11-2     贵州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预测方案(亿元)
规划时期
总产值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畜牧业产值
渔业产值
1998年
产值
198.97
131.70
10.92
54.89
1.53
比重
100.00
66.20
5.50
27.50
0.80
2005年
产值
279.90
167.55
11.71
97.06
3.60
比重
100.00
59.80
4.20
34.70
1.30
逆增率
4.40
3.10
0.90
7.40
11.30
2015年
产值
459.50
248.02
16.51
185.64
9.33
比重
100.00
54.00
3.60
40.40
2.00
逆增率
5.10
4.00
3.50
6.70
10.00
表11-3    贵州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    单位:万亩、万吨、公斤/亩
品种
规划基期
2005年
2015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稻谷
播面
1115.51
24.94
1120
24.9
1120
24.9
单产
415.67
450
500
总产
464.07
44.50
504
41.0
560
40.1
小麦
播面
893.97
19.99
700
15.6
650
14.4
单产
120.00
150
200
总产
106.97
10.26
105
8.5
130
9.3
玉米
播面
997.19
22.29
1200
26.7
1200
26.7
单产
278.00
300
350
总产
277.27
26.59
360
29.3
420
30.1
薯类
播面
889.84
19.89
1000
22.2
980
21.8
单产
168.67
200
220
总产
149.83
14.37
200
16.3
216
15.5
豆类
播面
200.33
4.48
250
5.5
300
6.7
单产
79.67
85
100
总产
16.07
1.54
21
1.7
30
2.2
其他
播面
376.27
8.41
230
5.1
250
5.5
总产
28.62
2.74
40
3.2
39
2.8
合计
总播面
4473.11
100.00
4500
100.0
4500
100.0
总产量
1042.83
100.00
1230
100.0
1395
100.0
合计平均播面亩产
273公斤/亩
310公斤/亩
6.产业发展的项目设计。规划设计的各规划期需要达到目标,如农作物的面积、单产、总产、产值;畜牧业的畜禽存栏数、出栏数、产肉量、产蛋量、产奶量;林业的各种细分的项目、产值等。这些目标的完成,都要有骨干项目的实施作支撑,规划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需要在各产业下,要规划一批项目,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专门设了重点项目规划,共16个大项。省农业厅在2002年12月又进一步作了贵州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优质稻、马铃薯、茶叶、蔬菜、肉牛、商品瘦肉猪、稻田生态养鱼、冷水鱼等项目规划。实际上,项目规划才具有可操作性,是区域发展规划的落脚点,只有通过众多项目实施的集合,才能使农业区域发展规划逐步得以实现。
7.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布局。把农业区域规划的项目规模分解落实到空间配置上,称为布局。范围较大的规划,如省级、县级规划,要把项目规模安排到最适宜该项目发展的区域。乡一级的规划,就需要落实到山头地块上。包括各种类型的商品性基地建在什么地方。普定县农业产业结构规划是把项目分解到乡;省的规划一般把项目分解到县。如贵州省瘦肉型猪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就是黔北、黔中两个瘦肉型猪产业带,2015年基地县发展到32个县。
8.规划的效益估算。通过对规划的每一个项目的投入产出估算,汇总计算出规划各个阶段可以达到的经济规模和效益情况。一般用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也可增加投入产出比等经济核算项目。
9.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规模较大的规划措施的战略性要强一些;规模较小的规划措施应该具体一些,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综合性的规划措施要战略性强一些,单项规划则措施要具体一些。
1.普定县的基本特点:1.普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的岩溶县,土地面积1091.6km2,海拔1225m,北部山区占42%、南部丘陵占39.5%;坝地占18.3%、岩溶占全县的84%。2.普定县是历史悠久的人口密集县,是贵州人类起源地之一。人口密度为377人/ km2,比全省平均人口密度216人/ km2高46.75%,人均耕地少。3.普定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问题突出。4.普定县是西电东送实惠县,县财政收入较好。5.普定县农业布局南北差异明显。
2.普定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有区位优势较明显,近安顺、离贵阳不远,交通方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经验;县财政有一定的能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不利因素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农业落后、结构单一、传统农业居主导地位,农产品档次低、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农业效益不高。
3.主导产业与辅导产业发展的重点。以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养猪业、肉牛业、家禽养殖业。辅助产业:种植业以粮、菜、中药材生产为发展重点,林业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基础,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以果、茶、花椒、竹、观赏林木、生态旅游业为发展重点。
4.各业调整方案。
1.种植业:调整方向为稳定提高粮食生产总量的同时,发展附加值高的蔬菜、中药材,要在扩大高效益作物面积和能保证粮食稳定增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出用地结构调整方案(表11-4)
表11-4     规划期种植各业用地结构方案    单位:亩
规划期
2003
2005
2010
2015
农作物总面积
515526
52000
533200
545600
稻谷
104815
105000
105000
105000
玉米
111910
112000
112000
112000
蔬菜
总播种面积
40000
50000
60000
其中专业菜地播种面积
37926
10000
10000
10000
季节性菜地播种面积
30000
40000
50000
牧草、青饲料
未用草地
984
10000
30000
30000
冬季饲料
30000
70000
70000
小麦
78495
80000
50000
50000
洋芋
43200
45000
40000
40000
油菜
99278
80000
50000
50000
其它
38968
18000
26200
38600
复种指数
207%
210%
215%
220%
粮、油生产发展规划表(表11-5),蔬菜产业结构调整表(表11-6),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表(表11-7),最后汇总计算出种植业产业产值估算表(表11-8)
表11-5     粮、油生产发展规划     面积:亩    单产:公斤     总产:吨
年份
2003
2005
2010
2015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面积
单产
总产
粮食
364400
305
111085
346000
330.9
114515
350100
379.9
132995
356300
422.3
150506
水稻
104815
493
51717
105000
519
54495
10500
589
61845
10500
650
68250
玉米
111910
379
42434
112000
395
44240
112000
445
49840
112000
495
55440
小麦
78495
113
8884
80000
120
9600
50000
200
10000
50000
250
12500
洋芋
43200
126
5429
40000
132
5280
40000
250
10000
40000
300
12000
其它
25980
9000
100
900
13100
100
1310
19300
120
2316
油菜
99278
96
7732
80000
100
8000
50000
120
6000
50000
140
7000
表11-6  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面积:亩    产值:万元
2003年
2005
2010
2015
面积
产值
面积
产值
面积
产值
面积
产值
菜地
专业菜地
37926
4336
10000
2000
10000
6000
10000
7000
季节性菜地
30000
3600
40000
8000
50000
12500
合计
37926
4336
50000
5600
50000
14000
60000
19500
表11-7  药材发展规划     面积:亩  亩产值:元    总产值:万元
2003
2005
2010
2015
药材名称
面积
亩产值
总产值
面积
亩产值
总产值
面积
亩产值
总产值
面积
亩产值
总产值
银杏
5000
5000
800
400
5000
1500
750
5000
1500
750
金银花
10000
1500
1500
30000
1500
4500
50000
1500
7500
半夏
2000
5000
2000
1000
12000
2000
2400
何首乌
2000
5000
1300
650
10000
1300
1300
山药
334
2400
80
1300
2400
310
合计
5000
19000
1900
45334
8700
6980
78300
8700
12160
半夏:2010年年收1600亩;2015年年收3300亩。何首乌:2010年转产2000亩;2015年转产4000亩。金银花按亩产50公斤,每公斤30元计,亩产值为1500元。半夏按亩产200公斤,单价30元计,亩产值6000元,三年按一次极计,年收入为1/3,则年产值为1300元。山药按亩产800公斤,单价6元计,年亩产产值4800元。
表11-8  种植业各业产值估算      总产量:吨 产值:万元
2003
2005
2010
2015
总产量
产值
总产量
产值
总产量
产值
总产量
产值
粮食
111085
15432
114515
15908
132995
18475
150506
20908
油菜
8311
1994
8000
1920
6000
1440
7000
1680
蔬菜
44107
4336
56964
5600
142380
14000
198315
19500
中药材
82
1550
6980
12160
其它
1133
1155
1212.75
1272.6
合计
22977
26133
42107
55520
单价按2003年标准计算。粮食1389.2元/吨;油菜2400元/吨;其它按每年现价增长1%计。
通过调整种植业的总产值将从2003年的22977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26133万元,年递增6.43%,2010年达到42107万元,较2005年每年递增9.54%,其中蔬菜、中药材的产值增加起主导作用,蔬菜年产值年递增5.53%,中药材产值年递增30.09%。2015年总产值达到55520万元,较2010年年递增5.53%。这三个时段产值增长的速度可以看出,2005~2010年是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与蔬菜、中药材的增长幅度相比,粮食产量和产值则稳定保持略有增长的水平。12年平均粮食产量与产值年递增2.53%,而蔬菜产值12年递增12.53%,中药材从82万元上升到12160万元,增长幅度更大。可以实现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蔬菜、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蔬菜、中药材的产值。种植业的粮、油、菜、药及其它的产值结构比例从2003年的67.4、8.7、18.9、0.35、4.65,2010年的比值变化为43.88、3.42、32.25、16.57、3.88。粮食、油料比重下降;蔬菜、中药材的比例上升。2015年的比例为37.65、3.0、35.12、21、90、2.03,蔬菜产值上升到接近粮食产值的水平,中药材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畜牧业:在引入河北京安公司作为发展养猪的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养猪,以顶替该公司销往广州、深圳的年20万头猪的市场。加上农民自食和本地市场的供应,2010年出栏育肥猪30万头,2015年出栏50万头。肉牛采取稳步发展、提高出栏率和杂交肉牛的比重;奶牛、家禽适当发展(见表11-9、10、11)。
表11-9  普定县畜牧业结构调整方案(生猪)
存栏出栏数:万头 出栏率:% 产肉量:吨 产值:万元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头数
产肉量
产值
头数
产肉量
产值
头数
产肉量
产值
头数
产肉量
产值
生猪存栏数
13.26
14.5
30
40
出栏数
18.18
10116
10714
11.6
11484
12162
30
27000
28593
50
45000
47655
出栏率
76.77
80
100
125
表11-10  普定县畜牧业结构调整方案产出预测(牛)
产肉量:吨产值:万元  繁殖率、出栏率:%
牛存栏数
能繁殖母牛
生产仔畜
出栏牛
出栏杂交牛
繁殖率
出栏率
奶牛数
头数
产肉量
产值
头数
产值
头数
产肉量
产值
2003
77523
27153
9059
11638
1231
1289
12
33.4
15
25
80
2005
80000
30000
12000
14400
2376
2487
100
40
18
40
160
38.4
2010
88000
40000
20000
18480
3520
6961.5
10000
6000
50
21
500
2000
480
2015
100000
45000
27000
25000
5000
10566.9
20000
10000
60
25
1000
4000
960
规划在2005年肉总产量达14849吨,产值17373万元,比2003年肉类总产量12309吨增加20.6%,年递增9.38%,产值增加16.3%,年递增7.54%,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3043.82吨,产值达到41820.57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22.5%和139.3%。 年递增率分别为16.0%和17.57%,2015年达到肉类总产量53392吨,产值66971万元,比2010年分别增加61.57%和60.1%,年递增分别为9.60%和9.42%,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普定县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从现在起到2010年以前是转型的关键期,其中2004~2005年是转型的启动期,2006~2010年为转型的发展期,通过规模扩大和科技转型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地高增长。
表11-11  普定县畜牧业结构调整方案(禽)
禽蛋
禽类合计
数量
产肉量
产值
数量
产肉量
产值
数量
产肉量
产值
数量
产值
数量
产肉量
产值
2003
36.7
588
6.82
112
4.1026
74
1226
1320
47.6709
674
971
2005
45
720
8.5
139.4
6.5
130
1300
1398.8
70.0000
989
1424.16
2010
120
1920
17
278.8
13
325
2000
2152
150.0000
2523.8
3634.23
2015
150
2400
30
492
20
500
2700
2905.2
2000.0000
3392
4884.48
数量:万只  产肉量:吨  产值:万元
注:畜产品价格按普定县2003年农村经济统计表现行价的口径计算:猪按每头产肉90千克计,猪肉每吨1.059万元,牛肉每头产值1133.88元,肉每吨1.047万元。2010年以后牛安产肉200千克计,杂交牛按每头产值5000元计,奶牛按每吨2400元计。2003年鸡每只重1.6千克、鸭1.64千克、鹅1.8千克,禽肉每吨价1.44万元,禽蛋每吨为1.0766万元。
3.林业:包括生态林建设规划(表11~12)和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表11~13)
表11-12      生态林建设规划
2003
2005
2010
2015
森林覆盖率
24.44
26.44
31.5
40
平均每年造林任务
16400
16400
27900
封山育林覆盖率
15
20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km2
17
20
25
5年石漠化面积下降(%)
3
4
5
造林育苗抚育产值(万元)
413
446.79
532.3
675.94
该造林的产值以203年为基数,按覆盖率增加的比例推算
表11-13   林业生态经济产业规划
面积:亩   亩产值:元  亩产值:万元
2003
2005
2010
2015
面积
亩产值
产值
面积
亩产值
产值
面积
亩产值
产值
面积
亩产值
产值
竹业基地
26
5000
100
50
20000
100
200
40000
1000
400
5000
6000
300
核桃板栗
586
3000
600
4500
1600
720
8000
2000
1600
杨梅
200
30
300
1500
20000
300
2000
2000
400
2000
2000
400
2000
2000
400
51
2000
2000
400
2000
2000
400
1500
83
2000
5000
500
250
10000
700
700
苦丁茶
1000
2000
700
140
5000
1000
500
花椒
500
1000
50
1000
1000
100
2000
1000
200
观赏林木
500
1000
6000
600
2000
8000
1600
花卉草皮
200
500
6000
300
1000
6000
600
生态旅游
200
400
合计
6751
776.0
18500
880.0
49500
4616
84000
8200
表11-14  林业结构规划产值预测           单位:万元
2003
2005
2010
2015
营林
413
446.79
532.3
675.94
生态经济产业
776
880
46216
8200
合计
1189
1326.79
5148.3
8875.94
林业产值经过调整,可在2003年的1198万元的基础上,2005年达到1326.7万元,增加11.58%,2010年达到5148.3万元,比2005年增加288.02%,年递增27.11%,2015年达到8875.94万元,比2010年增加72.40%,平均递增10.89%。 因此,2005~2010年是林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是调整幅度最大的时候。
4.普定县渔业的发展规划
普定渔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小、基数小,2003年仅846吨,但近两年的发展速度均在16%以上。普定的水面大,发展养鱼条件近优于周边各县,且鱼的市场看好,尤其是冷水鱼的市场前景很乐观,经济效益更好。加强对普定渔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是会超过已有的发展速度的,规划依据现有的速度,并适当的降低进度安排。
表11-15  渔业发展规模与产值
2003
2005
2010
2015
产量(吨)
846
1100
1650
2475
产值(万元)
1014
1320
1980
2970
表11-16  农牧林渔产值结构调整   总产值:万元 递增:%   比重:%
总产值
递增
农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产值
比重
递增
产值
比重
递增
产值
比重
递增
产值
比重
递增
2003
40308
23160
57.47
14939
37.06
2.94
1014
2.53
2005
46251.59
5.29
26133
56.50
6.43
17471.8
37.78
7.83
1326.79
2.87
5.48
1320
2.85
13.18
2010
91055.87
13.53
42107
46.24
9.54
41820.57
45.93
17.46
5148.3
5.70
27.11
1980
2.13
8.10
2015
134337.56
7.77
55520
41.33
5.55
66917.62
49.85
9.41
8875.94
6.60
10.98
2970
2.22
8.12
5.普定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将各业的规划结果汇总成总体规划(表11~16),加上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务收入的增长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预测农民人均纯收入见表11~17,2010年可达到1973.85元,2015年可达到3046.19元。
表11-17  普定县农业人均收入预测
年别
2003
2005
2010
2015
农村总产值(万元)
377600
384615
404335
425066
人均农业产值
40308
46251.59
91055.87
134337.56
总产值按63.08%折净产值
1067
1205.42
2251.99
3160.40
劳务收入(万元)
24500.00
25505.40
57438.04
84740.13
二三产业收入
847
1185.8
2371.6
4743.2
总纯收入
34934
36691.2
79809.64
129483.33
计算的人均纯收入
925.15
953.97
1973.85
3046.19
统计收入
1418.00
1462.14
1973.85
3046.19
通过规划,农业总产值将由2003年的40119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462511.59万元,递增5.29%;2010年达到91055.87万元,较2005年递增13.35%,是增速最快的一段,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最大、增效最快的一段。2015年达到134337.56万元,比2010年递增7.77%。农业生产总值12年上升了2.34倍。增加9亿多产值中,畜牧业增加值为5.2亿、蔬菜增加值为1.5亿、中药材1.2亿、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增加产值为0.77亿元、粮食的增加值仅0.55亿元、渔业增加值仅0.19亿元。表明未来12年普定县农业总产值增长有三个增长极,即畜牧业、蔬菜和中药材。而这三者中贡献最大的是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对普定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业结构调整及发展优势分析_-中国行业研究网-001
对余庆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竞争优势及对策研究http://www.chinavalue.net/
山东畜牧业概况
树立“饲草就是粮食”的理念 加快发展饲草产业
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八大支柱产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