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吕可夫老师的对联《左公柳》

评论人:唐军林(湖南衡阳)

原作:

左公柳

荒寒大漠生根,无水亦成阴,曾经西北藩屏,柳叶飞刀兵百万;

骁勇长沙报国,有株皆姓左,未忘湖湘子弟,天山洒血路三千。


编号:40013252   

作者:吕可夫(男士)  

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吕老师深谙对联之情境,善于从中抓住某些地方特色,并能生动形象反映出来,这是作对联的最可贵之处。看他作的对联,并非把它当作简单的联句在写,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地谋局布篇,使简单的两个联句变成精巧凝炼的佳联,确实不易。每每读到他的佳联,总感到妙趣横生,情兴盎然,不得不为他在联中所酝酿的意境拆服。这次在百诗百联大赛中读到他的《左公柳》联,同样有如此的感想。

吕老师作对联,最讲究“贴切”二字。联句的贴切,不仅在字面上,其意思更应符合主题。吕老师这次写《左公柳》,其实就是在写生长在西北大漠的柳树。说到左公柳,它缘起于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道柳。当时河西地区“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的严酷自然景象,令左宗棠忧心如焚,他要求凡大军过处必植树,军士人人随身带着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左公与军士一样,亲自携镐植柳。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当地的人们为纪念左宗棠为民造福的不朽功绩,后来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要是对左公柳有所了解,对吕老师的这幅对联也自然不难理解。

上联前两句写柳树生活的环境恶劣,不屈不挠地抵御戈壁狂风、飞沙走石的侵袭;后两句由“曾经”提起,联句中的“藩屏”可理解为“屏障”,自然容易联想到柳树在当时的盛况,而“柳叶飞刀兵百万”用的是比拟手法,也可以说是上联的精妙之处。下联是指左公西征所率的湖湘子弟捍卫疆土的壮举及其艰辛。“有株皆姓柳”是因为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左公而把这里所有的柳树称作“左公柳”的,这些柳树并不一定是左公和他的将士所植。联中的“路三千”,大概出自于甘肃巡抚杨昌浚的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潇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中“三千里”的意思。在这里,可以说是柳树不忘当年为了大西北疆土完整而英勇奋战的湖湘子弟,也可以说是当地人们一直都在缅怀左公及其湖湘子弟对大西北的贡献。

至于“工稳”,无非是对平仄与词性的把握,对于写了几十年对联的吕老师来说,更不在话下。吕老师现在所追寻的应该是如何拓展联中的境界及其寓意,如何让笔下的对联出新。而没有境界和寓意的对联,就好比口号,即使饱含激情,也不会有多大的文学价值。这也是我一直喜欢吕老师的对联的缘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家赵东田老师书法现场,书写创作左宗棠联句
丁祥红楷书《左宗棠联句》
书法《左宗棠“联句”》等两幅
行走丨左公柳
(清)左宗棠对联
吕可夫优秀对联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