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罕见的鲜于枢与赵孟頫两位书法巨擘墨迹合册,珍贵!还不速速收藏!

说到诗词歌赋、书画这等爱好,多会联想到文质彬彬的雅士,很少能想到五大三粗的莽汉形象,可元代有一位书法家却打翻了这个看法,他不但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气,还身材魁梧,胡须浓重,被朋友亲切的称为'髯公'。他善诗文,工书画。尤擅草书,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力推重。

鲜于枢《魏将军诗帖》

'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其饮酒诸诗,尤旷达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同时期的诗人柳贯这样评论他。他在任时,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脾气虽大,却极受百姓爱戴,他就是鲜于枢,被百姓称为'鲜于公'。

鲜于枢出生于蒙古定宗元年(1246),与赵孟頫相识于至元十五年(1278),之间往来二十四年之久,是一对惺惺相惜的艺术知己。用赵孟頫的原话来说'契合无间言,一见同宿昔'、'书记往来间,彼此各有得'。他们不但'奇文既同赏,疑义或共析',而且'绝妙晋唐帖,最后得玉钩'。鲜于枢曾极力夸赞赵孟頫,说他:“神情简远,若神仙中人”。

鲜于枢《麻九畴透光古镜歌楷书册  》

在赵孟頫尚沉迷于宋高宗书法无法自拔时,鲜于枢曾劝其从右军入手。自此赵孟頫得书法大进,气韵格调,游刃于晋人之间,为他成为元代书坛的书坛巨擘奠定了基础。鲜于枢、赵孟頫不但书法造诣深厚,还都擅古琴。鲜于枢还把自己的挚爱的古琴送了赵孟頫。他们虽彼此都在宦途上南北奔波,但一有机会总要聚会,谈文说艺,乐此不疲。

这样的友谊着实令人羡慕。目前赵孟頫与鲜于枢流传于世的仅见的一本合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册是鲜于枢与赵孟頫的往来书信合辑成册,在研究中十分重要。


有专家指出此册赵孟頫三幅《与鲜于枢尺牍(残本)》、《论裴行俭帖》、《论枕卧帖》书写年代应在1295年以前,鲜于枢所作草书约在同时期,待完成后不久便被他们的共同友人黄石翁收藏,递传于道士李又玄、薛羲、郑桓等及明清收藏家,于清初入藏大内。

鲜于枢《论书帖》

鲜于枢的传世书法作品约有四十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主。他的书法由唐人书法入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他的大字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气势磅礴而不失规矩。行书结体谨严,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与鲜于枢尺牍(残本)》

赵孟頫行草书《与鲜于枢尺牍(残本)》,纸本,纵24.5厘米,横45.5厘米,本帖主要谈论在京城见到晋唐人书画,书法结字疏秀,起笔收笔间,少提顿转折或锋势的变化,显得较为质朴。

局部大图欣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让我们与佛结缘

《论裴行俭帖》

《论裴行俭帖》是赵孟頫的行书,纵38.4厘米,横60.6厘米。通篇书法结字疏秀,起笔收笔间,少提顿转折或锋势的变化,显得较为质朴。

局部大图欣赏






《论枕卧帖》

赵孟頫《论枕卧帖》,据考证时年42岁。该札运笔宛转圆润,提按轻重得宜,运笔沉着灵动,结体骨肉停匀,气韵自然飘逸,丰筋健骨,端整遒丽,凸显姿韵之美。

鲜于枢虽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但其影响却略逊于赵孟頫。你更喜欢谁的书法,评论区告诉我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草书墨迹《致鲜于枢尺牍》残本
元代书坛“巨擘”与赵孟頫齐名 高清书法欣赏
他是元代书坛“巨擘”,赵孟頫的偶像,读其作品后,跪了!
元代书坛“巨擘”,和赵孟頫并称“二妙”!
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赵孟頫与鲜于枢的行草书,谁更好?
赵孟頫草书《致鲜于枢尺牍》残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