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文化畅想的慢生活原乡创意新桃米村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生态为本,产业为用,文化挖掘,社区营造”,社会与村民共融后一起探讨的一场乡村生活创意实验,营造了一个生态、文化畅想的慢生活原乡创意新桃米村。

桃米村概况简介

▲ 台湾桃米村卫星图


区位:桃米生态村位于台湾地区南投县埔里镇西南侧约5公里处的桃米里,是台21线埔里往日月潭路上的美丽山村,距离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约一公里。

交通:紧邻中横高速,中潭公路从村中穿过。

面积:18平方公里。

资源:海拔高度介于420至771米之间,具有多彩多姿的森林、河川、湿地及农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沛,依山傍水,溪流终年清澈。生态资源非常丰富,经常可见19种不同种类的青蛙、60多种鸟类、及美丽稀有的萤火虫等。

成就:拥有“青蛙共和国”、“社区理想国”的荣誉称号,周末和节假日,桃米生态村日接待游客达到1500人;平时每天接待游客也在500人左右,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生态产业每年可为这个村庄带来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 台湾桃米村外景

桃米村发展历程

很多人都知道在世纪之交发生的台湾9·21大地震,以及大地震给当地建筑物和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伤害,却鲜有人知道地震后当地人为重建所付出的努力。桃米村是此次大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此前,桃米村已经因为农业的衰落,经济凋零,9·21大地震的发生无疑给桃米村重重一击

为了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以“人”的问题为起点,桃米村积极开始了震后的重建工作,包括湿地保护、建民宿等。经过十多年重建,桃米从一个老旧没落的乡村社区转型为台湾乡村生态社区永续经营的最佳典范。



▲ 地震后的台湾


桃米村的创意原乡实验


'青蛙共和国'


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青蛙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桃米生态村提炼的新文化符号是“青蛙共和国”在桃米,处处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图案,还有湿地公园,以及一家家民宿院落里的生态池——为青蛙营造生态家园,你甚至可以看到,男女卫生间也命名为“公蛙”和“母蛙”。



▲ 桃米村青蛙标志


'纸教堂'


纸教堂的建筑理念源于日本建设师坂茂于神户灾后重建的“PaparDome“纸教堂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造成神户市长田区野田北部的教会化为焦土。此次地震后,坂茂辗转到野田北部,在遍地瓦砾中找到了当地神父,提出运用轻巧、组装迅速的纸材来搭建“纸教堂”。第一次听到这个“荒唐”的提议,神父非常不悦:“你知不知道这里就是被火烧了才变成这样的!”但坂茂没有放弃。利用工作的空当,他一次次往返神户,并用书店跟木屋同时着火,书店燃烧速度更慢的事例来跟神父解释纸教堂的安全性。坂茂的热心,灾区对居民聚会空间的强烈需求,终于使神父点了头。在建筑师坂茂带领下,纸教堂完工并取名“Papar Dome”。纸教堂内立柱和长椅均为高密度牛皮纸一次成型,每根的抗压强度达到6936公斤,抗弯强度是每平方厘米85.2公斤。

“纸教堂”是桃米村社区重建中的一个关键性项目它是台湾第一座纸建筑,也是第一座来自海外的建筑,灵感来自巴洛克时代的建筑师贝尔尼尼。它由发起和主持桃米村社区重建的廖嘉展等将一个日本神阪大地震后鹰取社区的临时性教堂加以引进升华,落户于桃米村。这个教堂既象征桃米村要递接日本神阪大地震后鹰取社区重建坚贞而博爱的精神信仰,又是一个在村中体现社区精神和生态文明信仰的诠释中心,及开展其他重要活动的社区生活中心。围绕纸教堂,还设立了生态村的生态文化见学园区。当地村民与游客在此除了观景,参与活动,还可以交流、购物与食宿——这其实就是个经过升华的整个生态村的社区中心和游客中心。



▲ 纸教堂室外全景



▲ 纸教堂室内场景


桃米村的成功经验


1.村落内外部智慧交融的结晶


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廖嘉展是桃米村成功必不可少的人物,他一直都在和村民们分享、交流着桃米生态村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正是因为那次地震,一下子将桃米里长久以来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暴露出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震后不到一个月,廖嘉展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就来到这里这个成立于当年2月4日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实践在地行动的公共价值”,致力社区营造工作。地震后,它成立了“埔里家园重建工作站”,和桃米里“联姻”。

地震发生之后,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坚持让村民接受并参与他们举办和组织的各种培训。他们以各种方式,让村民们对社区的发展和相关的生态发展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且基金会还积极与村民一起商讨、策划,并共同营造社区的建设。建成后的桃米村,基金会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廖嘉展


2.“生态为本”的价值信仰


“新故乡”的第一个公共行动是“大家一起清溪”。从清理坑溪作为重建行动的起跑点。“清溪,清什么溪?无聊!”村民对此踹之以鼻,都在质疑、观望,仅又不多的几个人肯站出来行动。十年后再看当时的重建行动,廖嘉展说,当时把“大家一起来清溪”作为重建工作的起点,目的就是要挑战既有观念,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还把部分耕地抛荒,使桃米社区物种多了50倍震后的重建工作,建民宿、湿地保护……十年重建,现在的桃米生态村,已经成为“9.21”重建的耀眼明星: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住宅掩映在绿树中,青蛙在旁边伴奏,蜻蜓在周围飞舞。

在桃米村,你可以漫步在桃米坑溪滨步道,沿途种满淡紫色马鞍藤,景致宜人。园区也有许多民宿可供入住,白天预约民宿主人生态解说,夜晚享受青蛙合鸣的热闹,或是至邻近的颜氏牧场清晨观雾听雨、夜晚赏茶望月。

桃米村将生态为本的理念很好的贯彻到桃米村的每个角落,也用实际证明了,发展桃米生态村这个重要的决策为桃米村带来的巨大效应。



▲ 桃米村一角


3.“产业为用”核心问题的解决


一个完善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当地带来巨大的效益。“生态为体,产业为用”的思想在桃米得到了实践,现在,游客们可以3月份来桃米看青蛙,4月份看萤火虫,5月份看油桐花,6月份欣赏独角仙(一种甲虫),8、9月份暑假期间,桃米就是小朋友们的生态课堂,白天在湿地看水生动植物,夜间抓蛙看蛇……

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到这里观光、度假、休闲。周末和节假日,桃米生态村日接待游客达到1500人;平时每天接待游客也在500人左右,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元人民币。

生态产业已经成为桃米生态村的主要产业,村里五分之一的村民都在经营生态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为生态旅游带动而升值。现在,桃米村还向外输出自己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帮助别的地方发展生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生态产业每年可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 桃米村外景


结束语


桃米村的震后重建,以保护生态为出发点,考察调研当地物种资源,提炼文化符号,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村,策划不同时段产品,满足各个时期的旅客需求,强化文化符号,努力创建品牌效应。

桃米人笑言,其实政府、社会组织、大学教授等所有人都在把桃米当“小白鼠”——创造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在台湾实验一种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幸运的是,市场认可了这场实验!

桃米生态村体现了在新故乡文教基金会主导下的自下而上的行动路径,同时又对接着当代最先进的生态与文化发展理念,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生态文明的探索,在当下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有非常现实的启发性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划微课堂】乡村活化如何实现:从台湾经验到大陆实践
你的乡村可以换一种方式存在,比如:生态村
十点乡村丨生态、特色加体验,桃米生态村,废墟变为“桃花源”
台湾的桃米村,从“脏乱差”到“在地化”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年收3500万!值得借鉴
台湾桃米生态村:从落后村转型成为多业态于一体的乡土生态典范村
深度解析:中国乡村振兴的模式、打法和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