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好书:时间之书二十四节气氤氲的古典时光

时间之书 二十四节气氤氲的古典时光

2017-01-2300:57:16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余世存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然有答案。”

 

一句诗。

 

2017年刚刚开头,学人余世存和画家老树合出了一本《时间之书》——把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种种,一一细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大了之后还有不少人会背的“二十四节气歌”,据说每个用过《新华字典》的孩子都读到过。汉文字天然的美感,和韵律的工整舒适,令其愉悦过无数稚龄的唇齿,然后,被吟诵者在不明觉厉间囫囵铭记。

 

一年前,余世存应《国家人文地理》杂志的邀请开设专栏。刚刚研修过考古天文学的他,想到了节气中蕴含的中国人关于时间的智慧。然而,问过一位位历史学家“二十四节气如何形成?”历史学家不知,令他意识到深植民间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术中原来如此边缘。于是,他将二十四节气写下来,写了整整一年。

 

同是这一年间,画家老树被人邀画二十四节气专题。“想要挣点小银子”的老实人念想之外,这原本也是他一直想画的东西。于是他调动出幼时在乡村生活的全部身体记忆,日理万机的间隙,被人哄着、催着、赶着总算如期交了答卷。

 

到2016年初冬,经有心人撮合,二者——余世存的文字、老树的插图和“歪诗”被共同出成了一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

 

恰逢此时有消息传来,2016年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入遗: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类似这样的语词,顷刻间飞满各类媒体的新闻标题区。寻常百姓们懵懵懂懂中也跟着胡乱欢喜一下,尽管并不太懂那传自先祖的二十四个美丽名字背后,除了一年中有二十四个日子当时当令跟某种特殊吃食有关之外,于己还能有哪些干系。

 

1月7日,《时间之书》在单向街的新书发布会有个美好的名字——“氤氲的古典时光”。余世存明显瘦了,带点病后不良于行的痕迹;光头老树依旧一副齐鲁蛮勇的标志性作派;专程从香港赶来助场的,还有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这些年很多人就是听着他的“有报天天读”慢慢长胖起来的。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千百年间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如何?

 

体现着古人怎样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生命观?

 

又与现代人、城市人有什么关系?

……

 

节气不仅跟农民、农业有关,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二十四节气既是生存方式,也是生活方式。重温节气不仅仅是追忆逝去的田园牧歌,更是温故知新的寻根感悟之旅。”《时间之书》这样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

 

我更关注二十四节气里、中国人生活的那种诗意”

 

画家老树是黄河下游山东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感受,更多来自经验层面。

 

那种经验太真实了,非常具体。因为在农村的时候是小孩,农耕生活方面感受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过日子,什么时候吃什么,什么时候该干嘛。今天我们坐在这个地方谈,已经远离那个经验了,我离开农村都四十多年了。但是在情感上这种经验是联系着的,特别紧密。”


  他印象最深的是小满。“那时候是小孩,小满的时候非常清楚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麦子可以搓一搓,或者把它烧一烧、烤,搓出来可以吃了,特别好吃。因为小满的时候就是那个麦子灌浆了,但是还没有固化,很软,一烧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作麦香。”

 

遍地青青的麦子,“农村在那之前结婚的比较多。新媳妇回娘家,穿的都是比较像样的衣服,一般都有一个红色的花包袱,从那个青青的麦田里穿过,所有男人盯着看。这个是我特别深刻的记忆”。老树的回忆活脱就是一幅画。

 

然后一到芒种,收麦子,特别清晰。“作为一个农民,说是农耕时代文明也好,物候出现了哪些具体的变化,跟他的生活,好像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就有一种暗示,他甚至是有一种期待,快到什么时间我应该干什么了,提前去准备,这个感觉很强烈。比如现在北京人已经体会不到了,那个大白菜,过去满大街的大白菜,必须要下了霜才能够吃,霜一下才好吃、才甜,它那个筋才不连着,不会塞牙。萝卜也是,必须要下霜了之后才好吃。”他记得前年,他正好在景德镇,霜降那一天,人家逼着他画,因为急着要发稿。可他在那里完全看不到霜降的感觉,“在南方感觉体会不到”。

 

在老树看来,在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应该是慢慢慢慢形成的。“它是几千年做出来的一种判断”。比如清明,跟北方农事的对应也并不清晰;大暑、小暑,你感受不到,除了天热了之外,在农事方面没有特别明显的表现。但是生活方面有表现,比如清明这一天肯定要上坟。


 印象里我遇上的清明好像下雨的时候特别多,天地为之落泪那种感觉,走到哪里都蒙蒙的,人也不爱说话,蔫蔫的,都很伤感。很奇怪,说不清楚的天与人的关系。我小时候是给我很年轻夭折的小叔上坟,近七八年来我要回山东给我妈妈上坟,这种意识就非常强烈。自己的妈妈去世,快到那个时间了,其它事肯定要安排开。我妈妈坟的旁边有一树桃花,邪了门了,有一年天比较偏暖一些,开得特别好。有一年没有开,就是很小的花骨朵。这些给我印象都特别深刻。你的这种经验,随着经验积累好像是在时间里内在的一个密码一样,到那时候就提醒你应该要干什么了,那一天好像你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这个很奇怪。”

 

正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他更多是属于情感层面的记忆,所以老树自言“更关注的是二十四节气里的诗意,中国人生活里边的那种诗意。特别是这个岁数以后,感觉那种诗意和节令的关系,太明显了。”

 

春风化雨百日行

 

人和大自然之间那种精妙的对应,我们现在是难以想象的”

 

余世存是湖北随州人,他容易记起的是清明前的寒食。

 

这两个节是最容易混的,基本都在同样几天。一般来说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三天,第二天叫小寒食,第三天就是清明。寒食那一天我们家家户户是不能开火的,要吃就吃冷食。这一点我小时候感觉特别奇怪。因为这个不应该是长江流域的风俗习惯,它其实是来源于黄河,来源于晋国介子推的故事,后来一直流传成为汉地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习俗。那时候我还以为是这一天必须挨饿,因为上世纪80年代我们虽然生活在鱼米之乡,但是那时候农村其实冬天也都有青黄不接或者断炊的时候,一天就吃两顿饭。所以我以为寒食是出于节约粮食的习惯。父母他们没有这种知识,也不会跟孩子讲今天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我写二十四节气的时候,重新了解寒食的风俗习惯才知道,我们小时候原来过这种日子是来源于那样的历史故事。


  就跟刚才老树讲的那个例子一样,他说好像天和人有隐隐的对应,人需要什么,老天爷就会给什么。而农民在观察物候、观察节气的生活当中,他其实已经形成了类似于遗传基因式的那种记忆。比如说江南一带有一句话——春风化雨百日行,就是说立春之后,立春之后第一场风来了,你等着从这一天开始,你数一百天肯定要下雨,所以叫春风化雨百日行,农民的观察是精细到这样的程度。”

 

人和大自然之间那种精妙的对应,我们现在确实是难以想象的。”余世存这样说。在《时间之书》中,他引用了张承志的美文《天道立秋》里见证立秋的一刻——“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真的,立秋那天中午,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街头上,你去感觉,一过了中午,马上你的心就凉下来,而不再是那种处于燥热的状态。这个我觉得是我们小时候都体验过,但我们说不出来。只不过这次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又重新感觉了一下,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的,很有意思。”《时间之书》余世存写了一年,很多节气他都带着新的认识去重新体会。

 

节气时间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跟农耕文明有关联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跟城里人没太大关系,还有人说跟主流知识分子也没什么关系。昨天还有人问过我,胡适、陈寅恪这些大家都没写二十四节气,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余世存看来,节气时间其实是被我们的主流知识界、甚至是被我们的民众忽略了,“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叫民日用而不知 ,大家都在用它,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时间之书》写到中国过去那些士大夫他们都在过节气生活,都和节气时间有关联。节气在过去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它确实指导了农耕时代的生产,同时它也给士大夫、给上层文化立下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余世存说:“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君子 这个词语来表述。比如 立冬——君子以俭德避难 、 冬至——君子以见天地之心。”

 

悬象莫大乎日月

 

中国人在千百年的实践当中真是雕刻时光”

 

这本书是写给君子看的。这是余先生的另外一个煞费苦心。”杨锦麟对此深以为然。古代士大夫、读书人或有一点文化的人、世绅阶层,他们的行为规则是有一个参照系的——春夏秋冬,立春、谷雨、清明我要做什么,这是行为规则。

 

而我们今天有没有行为规则?当然也有。我们有二十四字的价值观,但是落实起来很辛苦。但是我们知道清明我们要扫墓。我们以前清明不是去扫咱们家自己人的墓,是到革命烈士陵园那里去献花圈,好多孩子都不知道清明要拜祭自己的祖宗的,自己祖宗是谁?请问能把自己家曾祖父的名字说清楚,谁?我只知道我曾祖父的名字,我曾祖母叫什么名她自己都没印象,叫杨李氏。

 

我们这个民族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还有不亚于英国伦敦的雾霾,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先辈,他们过的那种日子,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则,余先生这本书告诉我们君子之道,还有古人对天人合一生命规律的尊重。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最典型的一个结晶。天人合一它是个规律,它是个行为规则,我们今天把它唤醒的意义在哪里,农耕文明留下的经典和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余世存有言:“我不知道古人怎么观察物候的,但是我看古人的书,看《易经》写那个悬象莫大乎日月 ,就是说看悬在空中的象,莫大乎日和月,这是古典读书人最经典的一句话,说明古人对 象、对物的观察远远比我们现在要精细得多。就像我们讲时光和时间一样,我们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存在的时间,中国人在千百年的实践当中对时光真是精雕细刻,他真是雕刻时光。这种时光的蕴含,我觉得他们一看明白,一看就懂。所以中国古典文化它不是一个思辨似的,不是提供一个条件,我根据这个条件归纳出一个结果,而是我看到一个物象我马上就能说出话来,这就是观象系辞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思维方式我们城里人都快失掉了。

 

在这个意义上我来讲节气物候,说实话我还是很惭愧,我无法跟大家更具体地描绘它们跟古典、跟大家生活有什么具体关联。我只是说,我们看到这四个字,我们真的应该反省或者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太不够精细,或者说一个事物给予我们的那个信息量包括能量本身,我们是认知不清楚的。”

 

所以,“唤醒我们对古人留下的博大精深的一种记忆”,在杨锦麟看来是《时间之书》另一个重大提示,“四大古文明都有各自的历法,但只有中国留到今天还在用,甚至被申遗。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有文字,有文字记载。还有人愿意在今天碎片化的时代,用文字再把大家重新唤醒到对这样一种古人留下的天人合一的生活、生命规律的尊重上来。”

而今天的我们,“已经被现代化的节奏,紊乱了我们对生命规律的敬畏和把握。”在杨锦麟眼中,我们现在时间是被切割的,“我们不仅仅是有二十四节气,我们有微信时间,有社交时间,有政治学习时间,有工作时间,我们的时间混乱。”

 

我们的祖先半夜醒来就拿尿壶,撒完欢就睡着了。我们现在半夜醒来手一摸,手机,看看有没有微信,有没有人在刷屏,刷什么,你要不要回应。这就乱了。在这种后工业化时代的、碎片化的时代,时间的概念和以往是完全不同的,那在如此这般的时代,我们怎么去回归?怎么去唤醒对天人合一,对生命规律,对人类行为规则的尊重?这个恐怕是《时间之书》试图告诉大家的一个道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常识、没有道理。一个民族要走向世界、冲到宇宙,到处都是宇宙真理,但是这个民族没常识、这个民族不讲道理,这很麻烦。所以余世存这些年的书,其实就是在唤醒人们对常识的尊重,唤醒人们对道理的敬畏。”杨锦麟这样概括《时间之书》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共读| 重温古典时光,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
古人是如何制定二十四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图文超全归纳|附鼻观养生表(先收藏)
二十四封情书全在这儿了!
《时间之书》:首部全面解读24节气的国民读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