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戈铁马终遭贬谪 一位英雄诗人却写了最美田园诗

中国诗歌史上的大家,他们的才华往往像多棱的钻石一样面面生辉:除了善于表现重大的题材,还能成功地抒写多种多样的题材;除了驾驭得最为得心应手的体裁,还能驱遣其他多种形式;除了有鲜明突出的艺术个性,还有不拘一格的风格。小家的作品虽然也有可观,但大都比较单一与单调;大家的作品除了有他们自己的“主旋律”之外,同时也呈现出丰富多样而富于变化的特征。当代台湾名诗人余光中曾戏称自己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辛弃疾更是一派大家气象。

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他出生时山东沦陷已十有三年,父亲早亡,在祖父辛赞的教育和影响之下,他二十一岁即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军,曾率领五十骑闯入济州(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五万人众的金营,生缚叛徒张安国于马上,并策反上万士兵渡淮水与长江而归南宋。辛弃疾首先是一位英雄,其次才是一位诗人。作为具栋梁之才能挽大厦之将倾的杰出军事家与政治家,在昏君与奸臣当道的南宋,他不是位沉下僚,就是投闲置散,始终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只能将自己的热血与心潮,寄托于文战的词场而不是武战的沙场。他的词,不是一般文人的舞文弄墨,而是一代志士的热血燃烧,不是一般作者的闲情逸致,而是国士心潮澎湃的壮曲,烈士回天无力的悲歌。

辛弃疾现存词六百二十九首,全部都是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南渡归宋之后的作品。他二十三岁南归以前应有词作,但竟未有一首存世,真是令人不胜遗憾而临风怀想。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英雄词人继承了苏东坡清雄高朗的词风,在南宋词坛高扬的是“豪放派”的大纛。他早期的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就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到中年,他在《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中,又感叹“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及至六十六岁的暮年,即他逝世前一年,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还仍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然而,在大自然中,暴风雨之后也有清明的晴日,群山万壑之中也有潺潺流泻的清溪,大海上不仅有奔腾的九级浪,也有波平如镜的风光;在社会生活中,既有烈火狂飙的英雄人物,有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同时,也有花前月下的儿女柔情,也有登山临水的远情高致,也有朋辈之间的把袂谈心。辛弃疾其人其词就是如此。

辛弃疾除了豪语壮词,也有一些明丽清新的田园小品。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他贬谪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所作的《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过不惑之年,这是他的农村词的代表作之一,宛如一帧优美的千秋如在的田园风情画。画面的背景是一椽茅屋,一条溪水,画面的中心则是一对白发公婆和他们的三个儿子。

词的上阕,主要写背景和老人。“溪”字在词中凡三见,是全词画面的主要背景。“茅檐低小”,出自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所作的《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如此小小茅屋,正是当时农村的一般景象,居所低小,可见生活之艰难。“溪上青青草”又是茅屋的背景,茅屋已是词中背景了,一曲清溪两岸绿茵更是背景的背景。江西地处吴地上游、楚地下游,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所以此地的语音也可称“吴音”。翁媪即老年的公公和婆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侬软语本来就很温柔了,何况这两位老人喝了点酒已经微醉,更何况看来他们老两口感情很好,彼此轻言细语絮叨家常,听起来声音更加妩媚好听。作者的笔触充满温情,他并不是粉饰太平,而是既表现了田夫野老知足常乐的淳良朴实,也抒发了自己对他们的关爱之意。

词的下阕,分写儿辈。一句写大儿子:“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当是家中主要劳动力,不能像当今这样进城当农民工,于是就担负在溪东豆田锄草的重担。一句写二儿子:“二儿正织鸡笼。”二儿子年纪小些,但他也同样勤劳,手不停织,各尽所能。重点所在是写小儿子,花了两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音义均同“无赖”。无赖之原意为无聊,又引申为顽皮,《汉书·高帝纪》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无赖。”此处则不仅为顽皮,更有逗人、可爱之意,中唐诗人徐凝七绝《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中的“无赖”正是此意。小儿子尚在幼年,无忧无虑,他“好闲”但不“游手”,正躺在溪头的青草上自得其乐地剥食莲蓬呢。前面写两位老人,已经声发纸上令读者如闻纸上有人了,结尾写小儿更是情景如见的传神之笔,而“最喜”二字,尤可见作者的欣悦赞叹之情。汉乐府《相逢行》写道:“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辛弃疾易三女为三男,写的是生活中的实景,却融化了前人的句法和句意而有出蓝之美。总之,《清平乐·村居》宛如一幅明丽的水彩画,让我们看到多棱钻石的另一面的光辉。

在辛弃疾的全部词作中,以《清平乐》这一词牌创作的作品将近二十首,此词是其中的最优秀者。除了如同明丽的农村风景画与风俗画,在辛词中别具婉约之美,我还想另外指出的是,辛弃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风景画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在寥寥四十六字的小令中,居然写了五个人物,笔墨十分经济,而且还活灵活现,这在宋词中似乎绝无而仅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令我们惊叹,在二十二行的短篇中竟然写了而且写活了八个人物,传神造像,妙到毫颠。在诗词的长河中,也是后浪推前浪,当读者以为老杜之诗空前绝后时,接踵而来的辛弃疾则以他的《清平乐·村居》词,捧出了一朵令人炫目的后浪。

唐人以“村居”为题的诗不多,佳作更少,王驾的“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虽是咏农村生活的名作,但其诗题却是《社日》。戴叔伦有一首《越溪村居》:“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虽然可读却并不十分出色。宋代的“村居”为题的诗多而且好,除辛弃疾的上述《村居》外,如晁补之《村居即事》:“小麦青青大麦稀,蚕娘拾茧盈筐归。放牛薄暮古堤角,三四黄莺相趁飞。”如翁卷《村居即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张舜民的《村居》也很不错:“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此诗其《画墁集》与《补遗》均未收,钱锺书根据有关史料钩沉,收录在他的《宋诗选注》之中。元明两代有关佳作不多,倒是晚清诗人高鼎的《村居》一枝秀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不过,上面所引皆诗,以词而论,恐怕无人能出辛弃疾《村居》之右了。

*选自中华书局出版李元洛著《诗国神游——古典诗词现代读本》,原标题:风景画与人物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平乐·村居》:“溪头卧剥莲蓬”的“剥”,应该读“bāo”,还是“bō”?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50《清平乐·村居》
古风词: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西江月(柳永谱50字)]
薛法根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