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耕文明与易经理论体系浅析
赵安军国学论坛
2017年1月8日,由国际易学联合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明解周易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本文是作者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稿。
毫无疑问,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打开百度搜索,它对于农耕文明的解释是这样的:“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
这个解释显然是引进西方的概念,本身就对农耕文明存在着重大的偏见与误区。那么,农耕文明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对于这个词语中国人有优先的解释权。
我们先从“文明”一词说起。《易经》是中国文化总源头,在《易经·贲卦》中,对于“文明”的解释是这样的:能够使人文得以彰显的所有的人类活动、及其活动的印迹,诸如规则、形式、记录、效果、遗迹等,它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基础、规范、启发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它与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无积极意义、有消极意义的人类活动及其活动印迹有区别。文明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文明以止”,就是说文明的核心内涵表现出来是“有所不为”。
这个定义区别于百度定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明的核心内涵是价值理念而不是外在表象的集合;第二,中华农耕文明是有源有本的,这个本源经典就是《易经》。
农耕文明,就是以农耕为生产实践活动,感悟和总结出的价值理念体系,用它向世人指明是非、善恶、美丑等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制度、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等社会管理体系,并用这个体系来管理和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国人所说的文化,就是把这个价值理念体系植根在人们的思想之中,使人们形成一种类似本能的判断和反应的过程。语言,戏剧,民歌,风俗、祭祀等活动,只不过是文化的形式和手段而已,即所谓的“以文化人”。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易经》,就是在中华古典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上,赋予了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从而形成的一个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巨著。《易经》是周文化的源头与纲领,它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孕育出了诸子百家。
为了说明农耕文明与易经理论体系,我们有必要对中华古典哲学理论做一简述。
远在大约8000年以前,尚处于渔猎文明时期,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对世界的看法,并把它的称为太极。太极,从字面理解就是最基本的支柱,其内涵表述出来就是阴阳。伏羲氏以阴阳为先导理论,创立了八卦和五行。
八卦,是为了表明人与社会的四种基本关系而提炼出来的八种事物,它们既是具体的事物本身,又是这些具体事物的基本特征。八卦是: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人与社会的四种基本关系就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翻译成白话文并总结出来就是:主次关系、普遍联系关系、互生关系、排斥关系。
天生五材:木、火、土、金、水。如果说八卦是以某个人为出发点来分析判断他与社会的关系,五行就是站在圈子外面对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内部彼此关系的分析解读,这个分析解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阴阳平衡、相生相克。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事物,为了更加贴近实际解读人与社会的关系,古人把八卦两两重叠进行排列组合,这就形成了64卦。64卦应该是伏羲氏时期诞生的,这个推论符合伏羲氏画卦的初衷。64卦就像是基本公式一样,给它赋予不同的因数,就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易。
《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这说明在周朝初年,易的三种理论体系并存。这也说明易本来就有卜筮功能。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能够进行分析判断,这是所有理论的存在基础,明显的诸如医学、气象学、经济学等等。所以说易经的卜筮功能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也许是以农耕实践为基点抽象出来理论更有本质性,也许是以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演化的《周易》更能够解释客观世界,其所作出的判断更加客观准确的原因,随着时间推移,《连山易》和《归藏易》都逐渐失传了,只留下《周易》。
为什么说《易经》(也就是《周易》)是在中华古典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上,赋予了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而形成的呢?这个论断有没有事实根据呢?下面我重点从《易经》的卦爻辞来分析一下。
《乾》、《坤》两卦是《易经》的门户,这是大家都熟知和接受的理念。把“天”变为“乾”,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是后天八卦区别于先天八卦的主要特征,也是重大的理论飞跃。所谓“先天”,就是天然存在的、从来就有的;“后天”就是经过人类创作、改进而成。我们现在使用的词语“先天”、“后天”的意思,恐怕就是从这里来的。天变为乾,“形而上”的典型的哲学概念产生了。
我们都知道,《易经》是道家和儒家等学派的共同经典。道家从“乾、坤”这个形而上的本体出发,进而发展出了“道”的概念,以修身养性来启发觉悟,创立了道家学说;儒家从“乾、坤”的喻体“君子”出发,以修身养性来担当社会责任,创立了儒家学说。
《乾卦》自强不息,讲求自立与担当;《坤卦》厚德载物,讲求配合与可靠。这两个价值理念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性格特征。中国人向来讲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乐于配合、甘于奉献,以成全别人来实现集体意识。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
《易经》分为上下经两部分,上经的总纲是《需卦》。也就是说,全经以《乾卦》和《坤卦》为纲,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及其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屯卦》和《蒙卦》既是全经的引言,也是上经的引言。
上经以《需卦》为纲领,从物质需求开始,到天道启示、人间正途进行递进论述,强调客观依循的重要性、必要性。下经以《咸卦》为纲,从共同的心思开始,到情感共性、个人选择进行递进论述,阐述主观选择的多样性、复杂性。上经也包含了《乾卦》、《坤卦》、《屯卦》和《蒙卦》在内,或者可以把它们都看作是引言。
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讨论一下《需卦》。因为《需卦》集中阐述了对物质资料的理念,这些理念构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物质价值观。然而,对于《需卦》的解读,自东汉王弼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人类的生存依赖物质资料,古人认为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就是水和食物,因此才有《系辞传》中所说“需者,饮食之道”,这和《需卦》彖辞所说的“刚中而不陷”是一致的,即唯有“饮食”才是真正的“刚需”。《需卦》用饮食指代人类生存所依赖的一切物质资料,抓住本质与核心。
在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中,“需”字像一个人把雨水藏在腋下,表示拥有上天赐予的雨水。在农业社会,土地、阳光、劳作、雨水等共同构成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因为雨水的不可预期性,因而成为了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这样一来,中国人自古以水为财富象征的理念就不难理解了。
需,是人们正当的、基本的物质诉求。获得诚信,坦荡光明才会行事畅通,保持真诚就会吉祥。需,有其与生俱来的正当性,并且不可能消减,它会驱使人们冒险犯难在所不惜,即经文中所说的徒步去淌过大河。
《需卦》六爻,是从六个层面和角度对物质资料的价值观念进行论述的。我们分别分析如下。
(初九)社会财富的分配应该像雨水均匀地散布在郊野一样。上天让每一个人出生,同时也给了他生存的基础物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物质财富的总观点。儒家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法家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平等思想。道家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与之相反的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以此奉劝人们抛除对物质孜孜以求的妄念,使自己心境得到解放。
(九二)天雨平均,地势不平,所以每个人实际得到是不一样的。完全的平均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自己拥有财富而能够与大家分享,哪怕是自己多得、别人少得,这是能够被大家接受的。
(九三)如果认为自己现在拥有的物质资料就是理所当然的,滴水不漏而拒绝与大家分享,就会招致别人用暴力手段去得到它。
(六四)用真心实意、言无二致的做法去分配物质资料,再加上用公平正义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就是王者所为。真正的王者,即使引领人们去冒险犯难,大家也义无反顾。
(九五)君王用真心实意、言无二致的做法去分配物质资料、用激励措施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这是施政的前提,也是需要恒久坚持的原则。手段与目的必须是以正义为前提,才能够做到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上六)拥有超过一般水平的财富,必然会被别人觊觎,这是财富的伴生效应,需要正确对待。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财富给人们带来的将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诸子百家的代表是儒、道、法三家。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超脱物欲思想、法家的平等思想,都能够从《需卦》中看到明显的影子。
因为物质资料是天以降雨的形式赐予,均匀广布而不分高低贵贱,所以每个人天生都有获取生存必须的物质资料的理由,这就是儒家仁爱思想产生的基础。
有阴就有阳,物质资料丰富就有其伴生效应。如果过度攫取,就会受其所累而难免失去人的本性。这就是道家超脱物欲思想产生的基础。
天雨降落本来是平均广布,因地势不平而形成实际上的不均;所以人们有追求物质资料的本能,就像生物逐水而居一样。太阳使水在天地之间不停地循环,就像是力图达到机会均等、财富平均的目一样,社会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也是如此。法家以平等为基础,根据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制订律令,依靠律令实现公平有序的社会秩序的想法,也恐怕是由此得到启示、找到理论依据的吧。
有人说海洋文明比农耕文明更为先进,因为海洋文明有契约精神。殊不知农耕文明是与天地契约,讲求言己所思、践己所诺,这就是中国人根植于内心的诚信。契约离开诚信寸步难行,诚信可以不需要形式上的契约。
有人认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这样表象化的解读,必然会得出农耕文明保守、封闭等歧视与偏见。在三千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在很长的时期内都处在世界文明的领先地位,又是世界文明交流与传播的中心,保守、封闭从何说起呢?随着历史的进程,貌似真理一样的韦伯命题被东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实彻底推翻了,还有什么事实能够支撑农耕文明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说法?理论是用来解释现实的,而不是凌驾于事实之上的。除去傲慢与偏见以外,我们今天完全有理由质疑西方关于文明的理论体系的可靠性。
理论是依托生产生活实践的某个环节作为基点,由此而抽象总结归纳出来的。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变化,饮食都是人的基本需求,并且是真正的刚性需求;农业都是第一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农耕文明正好抓住了人类社会的这一本质特征,所以由此抽象出来的理论具有恒久性和广泛性。
有些人觉得海洋文明听起来很洋气,从理论角度分析,是不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海洋,除此以外无路可走、寸步难行。我想,离开海洋顶多是没有新鲜的咸鱼吃而已,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理论是多元化的,其抽象的基点也是各有不同。还有一些哲学理论是以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劳动等为作为基点的。
通过《易经》的学习,理清中华农耕文明理论体系,就会充分认识到农耕文明的理论内涵深刻、胸怀博大,它正视需求而不执着物欲,论点选择准确而论证不偏不倚,充分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中国哲理。事实也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在度过了历史的激流险滩之后,中华文明一定还会像以往一样,引领世界的文化发展潮流。
《乾卦》、《坤卦》和《需卦》是阐述农耕文明价值理念的三个理论支点。可以这样认为:天、地是农耕的大前提,是雨水把人类与天地连接了起来。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并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易经》是道教的经典之一。天官、地官、水官与《易经》的《乾卦》、《坤卦》、《需卦》正好相吻合。
传播、巩固和强化文化价值理念,往往需要借助神话故事。中国人封神的故事就来源于武王伐纣、周朝建立这个历史事实,这个历史事实正好与《易经》成书是同一时期。由此可以判断,这些神话故事并不是随意创作的,也不可能是由民间传唱而自然生成的。这些神话故事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中国人从小就听着这些神话故事长大成人,这是中国人身上农耕文明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不仅需要对《易经》进行深入研究,理清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而且要对本土宗教与习俗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一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建设就有了理论支撑与通俗传播两个支柱,文化自信就会内涵深刻而形式丰满,就不会停留在简单空泛的概念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业余修易经的心得
中华“和”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价值
在山中 | 梅墨生:对中国当代山水文化的反思
修身养性其实很简单:先知止,后能自损,自然颐养!
#为什么说学易经不容易# 《易经》流传了...
世界文字源于中国(破解易经八卦)全文 有增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