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该被遗忘的苏区领导人,梅县松江区苏维埃、革委会副主席廖卓

不该被遗忘的苏区领导人,梅县松江区苏维埃、革委会副主席廖卓

原创2023-04-14 11:28·快乐de东东爱旅行

【内容摘要】

廖卓(1898—1960),原名廖德厚,又名廖作,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红葵坑人,早期农会会员,赤卫队员,共产党员,松江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松江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中央档案馆至今还保留着1930年3月13日松江区革委会颁布的枪毙国民党尧塘联防局长黄选初的布告,署名为“松江区革委会主席团刘安、刘和、廖作”。他参加了1928年的宝坑农会和赤卫队暴动,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激发了农会会员和赤卫队员的革命斗志,为珠玉坑的土地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民党曾悬赏300大洋捉拿廖卓,可见当时国民党已对他恨之入骨。

梅县老苏区——松源红葵坑廖屋一角

加入农会和赤卫队

1926年冬,共产党员李哨在黄联义(宝坑人,又名黄连义,黄连兴)、廖达寿的陪同下,到梅县松源开展建立农会的活动。1927年初,秘密成立了宝坑农会小组,组员有黄联义、廖卓、廖锡球、廖达寿、黄礼义、黄达义等。不久,农会支持在宝坑村创办松江初级中学(“四堡中学”),培养革命后备力量。

黄联义像

1927年9月,宝坑农会迅速发展,廖雄(廖开林)、廖君富、廖吉昌、黄成星、黄彬禄、黄焕其、黄林胜等加入。期间,松江区农会成立,主任张德清(尧塘堡松林村人),宝坑的委员有廖雄、黄联义等,区农会号召各乡村的农会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减租、抗租运动。

宝坑村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李哨组织农会会员秘密成立赤卫队小组,成员有黄礼义(小组长)、廖卓、翁亮生等,为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积极活动。

1928年3月,松源党员已达20余人,经县委批准,在黄联义家成立松源临时区委(辖松源桥背、宝坑和珠玉坑等支部),常务委员为黄日彬(又名黄耀寰),组织委员黄联义,宣传委员黄其香,财务委员赖一能,交通委员黄正元。松源临时区委积极发展党员,开展农民运动,后续发展的宝坑党员包括黄礼义、黄达义、廖卓等十多人。

黄日彬(黄耀寰)像

中共松江区委在廖卓家诞生

1928年4月,梅县县委派人到松源宝坑组织召开中共松江区委成立大会,地点就在红葵坑廖卓家(见下图廖氏祠堂世䌽堂)。参会代表23人,包括赖一能(又名赖益能)、刘瑶章、刘和、黄日斌、廖三、苏电、苏树源(黎头)、吴泮标、廖卓等。

中共松江区委成立旧址——红葵坑廖氏祠堂世䌽堂

大会选举赖一能为区委书记;苏树源、苏电为副书记;委员包括黄日彬、黄其香、黄联义、廖锡球(兼巡视员)。下设;宝坑、珠玉坑(尧东)、桥背、松林下、石螺岗、大畲(尧西)与隆文6个党支部。

参加宝坑暴动,镇压土豪劣绅

1928年上半年,黄其香、黄日彬由珠玉村的吴鸿基带路,多次到珠玉坑、红葵坑(找廖卓、黄汝文)等地活动。他们和苏树源(今梅江区长沙下罗村人)、蕉岭的刘安、徐添,大埔的苏电和福建的钟定远等同志商量,准备在珠玉坑、红葵坑建立松江区赤卫队基地。

维修后的红葵坑廖氏祠堂

1928年农历七月十五日, 在李哨、熊光的指挥下,赖一能、黄日斌、苏树源、黄联义、黄其香、刘安、刘和、廖卓、吴鸿基等人与卢金发领导的大畲赤卫队及宝坑赤卫队、农会会员共一百余人举行了宝坑七月半暴动。

宝坑暴动旧址之一——宝坑老街

众人从宝坑三角塘出发,手持各类枪支、大刀、长矛、棍棒、锄头等,直奔平时欺压群众且民愤极大的地主土豪劣绅家中,将土豪劣绅镇压并没收其米谷等浮财和武器,米谷分给贫苦群众,武器用于武装赤卫队。暴动队伍在村中游行示威,许多群众跟着参加,队伍经车上坪、窝里、蛇头咀、宝坑街到珍公祠堂门坪,声势浩大,示威者高呼“打倒军阀”“镇压土豪劣绅”“实行减租、抗租、抗税”等革命口号。

宝坑暴动旧址之一——车上坪

暴动的胜利激励了赤卫队员和农会会员的斗志,灭了土豪劣绅的威风,令农民十分喜悦。宝坑武装暴动,震惊了国民党反动派。十八日,国民党派一连兵力包围宝坑村,村中100多名群众被抓,分别关押在德公祠堂、珍公祠堂。后来,绝大部分群众获保释,黄耀来、黄振棠、黄德昌等农会会员和赤卫队员被押往松口、梅县。同年冬,黄耀来在梅城惨遭杀害。

宝坑暴动旧址之一——珍公祠堂

当选松江区革委会主席团成员

1929年8月,在梅州市蕉岭县南礤镇佐槐坑成立了松江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刘安任主席团主席,主要成员有刘和、廖卓等。当日,众人举行了庄重的饮血酒宣誓祭旗仪式,可见他们有多么勇敢坚定的革命信念。松江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成立,确立了刘安、刘和、廖卓等人在松江区革委会的领导地位,加强了松江区土地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

松江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立后不久,机关地址转移到松源红葵坑庆敏楼(解放前曾做过学堂)。松江区土地革命活动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红葵坑、珠玉坑一带。

革命旧址庆敏楼

欢迎红四军,聆听朱德的教导

1929年10月19日,红四军到松源后,派出小分队到宝坑,宝坑党组织召开了宝坑村村民大会,群众极受鼓舞。随后派多名交通员连夜通知各乡村苏维埃政府,次日,各乡村苏维埃派代表到松源参加红四军的欢迎活动。宝坑参加的人员有黄联义、黄其香、廖卓等。

23日,红四军在松源老圩坪(五星桥头)召开全堡群众大会,宝坑有黄其香、黄礼义、廖卓等数十人参加。朱德军长号召大家武装起来,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等等,群众听后欢欣鼓舞。好些党员群众要求参加红四军,红四军干部劝他们留在本地继续革命,只吸收了黄其香和刘瑶章。红四军撤离松源时,留下了雷明远、邓雄等20余名干部和100多名伤员,30支步枪和一批子弹,用于加强松江赤卫队的领导和战斗力,以便更好地打击敌人,发展和巩固地方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活动。

当年朱德军长在松源堡召开群众大会的旧址——五星老圩坪

24日,松江区委和雷明远等同志在宝坑符竹窝山寮里开会,成立了松江区赤卫总队,总队长兼党代表雷明远,副总队长刘克如、许益辉,基地设在珠玉坑,伤员安排在珠玉坑的继述堂。

当年的红军医院旧址——珠玉坑继述堂

增选为松江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1930年1月,松江区各地工农兵(赤卫队)代表600多人在宝坑湖维凤鸣馆(已倒塌)召开了松江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大会选举刘和、许益辉为苏维埃政府正、副主席,增选松江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廖卓为副主席,另有委员7人。会议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松江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先后在珠玉坑和红葵坑的庆敏楼办公。

松江区苏维埃旧址——红葵坑庆敏楼

廖卓的贤内助何四妹

廖卓与黄日彬(黄声洪的父亲)是亲密的战友,两人常常一起讨论革命工作。黄日彬等革命人士常常到红葵坑廖氏祠堂的廖卓家里开会,廖卓的老婆何四妹就帮他们洗衣、做饭等。

据廖卓的孙子廖汉宴回忆说,小时候听他奶奶说,有一次,有7个人在廖卓的厨房里开会,他奶奶坐在祠堂门口假装缝衣服,看到白匪到了红葵坑村口,便立即向廖卓、黄日彬等人报告,他们迅速从后门撤离,翻过后山,转移到大面岌的煤矿矿洞内继续开会,何四妹煮好饭菜偷偷送给同志们吃。

因为红葵坑黄屋有国民党的密探,后来,为了大家的安全,革命者大多选择在大面岌的煤矿矿洞里秘密开会,廖卓的妻子何四妹每次都煮好饭菜偷偷送到大面岌。

廖卓故居世䌽堂

敌人重金悬赏捉拿,廖卓连夜外逃南洋

据廖卓的儿子、侄子、孙子等人回忆,1930年3月,国民党尧塘联防局长黄选初被枪毙并由刘安、刘和、廖作组成的松江区革命委员会发布公告后,国民党反动派担心一身武功的廖卓继续带领赤卫队和农会会员闹革命,会对他们构成重大威胁,便张贴布告悬赏白银300两捉拿廖卓,布告从宝坑老街一直贴到车上坪凉亭,群众看后议论纷纷。

宝坑的保长廖玉轩(宝坑廖屋人,家名廖集桂)听到后,到车上坪凉亭看布告,知道情况危急,当晚偷偷到红葵坑报信,让廖卓立即离开。廖卓借了2个大洋,带上衣服等物品立即离开了红葵坑。

宝坑湖维廖玉轩故居

当时,何四妹回五星娘家探亲了,廖卓让四弟转告她,因为情况危急,来不及通知她,他先去南洋躲一下风头。次日,何四妹回来发现老公拿了衣服走了,就去问跟老公最要好的四弟,才知道事情原委。

第三天早上,何四妹去淋菜的路上遇到三个陌生人,淋菜回来后,她发现房间被人翻箱倒柜搜了个遍,才明白陌生人是来抓廖卓的。

半年后,廖卓从南洋的报纸上看到中国革命有了转机,便从南洋回来。当时宝坑片的革命人士四处躲避还没有重新聚集起来,找不到组织的廖卓便在家耕田为生。

政府关心老区人民

据廖卓的儿子廖增芳回忆,解放初期,松源区政府经常请廖卓去开会或讲革命故事,他还帮父亲写过讲稿、开会通知等。廖卓还多次到县里参加过革命人士的相关会议。

廖卓的儿子廖增芳的回忆手写稿

廖卓的儿子廖增芳、侄子廖其梅,侄孙廖汉泉等人回忆说,上个世纪50年代,梅县革委会的领导多次到红葵坑慰问老区人民,每次都请人放电影。其中有一次梅县领导陪同老区慰问团的同志们带着猪肉、米、菜等从宝坑圩步行到红葵坑请老区人民吃了一餐,还开了表彰会,会上给廖卓、廖雄、廖君富等人颁发了奖章,随行的宣传队员还为老区人民表演了唱山歌等文艺节目。

梅县老苏区——红葵坑廖屋

60年代和70年代,上级也派了十多人到红葵坑,向老区人民嘘寒问暖,还请全体老区人民吃大餐,70年代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廖其梅还帮忙切猪肉切菜做饭等,由此可见上级领导对老区人民的关心。

参考资料:

1、《松溪烽火》之《宝坑老苏区人民革命活动片断史料》(黄清宇、黄声洪)

2、《梅县党史资料》之《新民主革命时期松源人民革命史略》(王子英)

3、《序》(王维)

4、《桃尧镇珠玉村红色革命史料》(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编辑整理)

5、《松溪风云》(王佳湘 编著)之《松江区革命政权的形成和发展》

6、采访廖卓的儿子廖增芳,孙子廖汉宴(苑)

7、电话采访廖卓的侄孙廖汉泉

8、采访红葵坑退伍军人、廖卓的侄子廖其梅等多位村民

9、《宝坑地方志》

10、《中国共产党松源区组织史》(古锡桧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共梅县松江区委机关驻地(松茂楼)
嵩口:战略必争的“红色三地”
廖是添‖其顺楼那段不曾远逝的红色故事
黄新廷:来自洪湖之畔的将军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开创建立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
红色梅陇之谢厝乡革命斗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