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县退休老人高价入手瓷碗,回家一看周身全是裂纹,他上当了吗?

前不久,我听人说,梅县有一位退休老人今年入手了一个小瓷碗想做传家宝,拿回家一看,瓷碗周身全是裂纹,他上当了吗?会不会后悔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设法联系上这位老人,去他家一探究竟。

布满裂纹的小瓷碗

到了退休老人的家里,老人热情地泡了一壶老树红茶,聊了一会儿,才从房间里捧出两个古色古香的盒子,先打开其中一个,自称是宋代定窑的象牙白香炉,做工精致细腻,但手工制作的痕迹还是可以辨认出来的,具体情况暂不细说。

认真详细介绍了象牙白香炉后,他又小心翼翼地打开另一个小木箱子,在金黄色的软垫上,一个边缘呈波浪形的小瓷碗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个小瓷碗的裂纹实在太多了!感觉它随时都可能会裂成许多小瓷片,吓得我赶紧后退了两步,生怕不小心碰碎了瓷碗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只瓷碗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可能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有人说是小酒碗,有人说是大茶杯,有人说是笔洗(用来洗毛笔的器皿),还有人说是水盂、水丞(古人写毛笔字时,给砚池添水的器皿)。

小瓷碗看起来比较厚实,厚厚的釉质温润如玉,透明感很强。

老人小心翼翼地从盒子里取出瓷碗,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你可别小看这只破碗啊!这可是宋朝五大名窑中的哥窑瓷器,我准备留给子孙做传家宝。听到这句话,我差点惊掉了下巴。这样的破碗竟然想做传家宝?

老人指着裂纹告诉我,这是哥窑的重要特征之一,称为“金丝铁线”。偏黄色的裂纹叫“金丝”,青黑色的裂纹叫“铁线”。那么,这些所谓的“金丝铁线”是怎么形成的呢?老人告诉我,因为哥窑制作时先后上了几层釉,高温烧制时,热胀冷缩不均匀而自然裂开形成的。

我一边听老人解说,一边认真观察这个小瓷碗。发现不仅裂纹的粗细不一,长短有别,有曲有直,颜色也有差异,分布十分杂乱、随意,没有规律可言,粗裂纹的旁边往往又分出若干条小的裂纹。裂纹的颜色还会向旁边扩散,因而有颜色的过渡渐变现象。整个碗就像不小心摔在地上而出现了许多裂纹。

裂纹之间的釉色也呈现出两三种颜色,老人说,这也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你说这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还是年代久远慢慢形成的?或者是现代人用高科技手段做出来的呢?

为了让我相信他买的瓷器绝非凡品,老人又拿出另一件瓷器作比较,他说,你看这件现代人做的瓷器,人工做出来的裂痕,线条粗细均匀、看起来也比较僵硬,更没有颜色的渐变现象。

现代瓷器仿品

老人继续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一般地介绍说,“攒珠聚球”是划分真假哥窑瓷器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连清代的仿品都没有这个特征。随后,他拿出高光的手电筒照在小碗上,用放大镜放大给我看。

他指着放大镜里面那些大大小小的气泡说,所谓的“攒珠聚球”,通俗来讲,就是瓷器上那些大小不一的气泡。哥窑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瓷器的表面都有气泡,而其它瓷器却没有。这些气泡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必须用放大镜放大10倍以上才能看到。

我用手机自带的显微镜功能放大20倍后,发现老人说的一点不假,整个小碗都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气泡。碗壁上的大气泡旁边通常都连有小气泡,大气泡的数量比小气泡要少。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气泡深浅不一,层次感很强。

为了验证气泡是普通瓷器没有的,他拿了一个普通的瓷杯进行对比,我在放大20倍后,看到普通的瓷器确实没有气泡。

这个小酒碗的气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现代的瓷器一般没有这种气泡呢?老人说跟以前的窑洞烧柴有关,也跟它的釉质有关。你觉得他说的对吗?

他把碗翻过来,告诉我说,这个碗的足比较平整,呈圆环状,可能是釉层较薄的原因,碗足看起来略嫌粗糙。碗足的内墙较深,外墙较浅,很难用手指从碗足处提拿起来。老人说,这也是哥窑的一个特征。

看了他的小瓷碗,大家有何想法?老人花高价买这样一个布满裂纹的瓷器到底值不值得?会不会上当受骗了呢?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下
幸福总在当下的跟前
北宋汝官窑莲花碗鉴赏
中国丨这推文写得我都想摔碗了!
睡前思考一段话
读懂这些小故事,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