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易|丰铭先生:灭商六卦之“同人”、“大有”



同人卦与大有卦白话


第十三卦 同人 下离上乾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同人:聚拢人才。
卦辞:广交朋友,才能亨通。应当勇闯难关,应当招贤纳士。
初九:内部团结。聚拢整个家族的人,不要同室操戈。
六二:外部结盟。只团结本宗族的人,眼界狭隘。
九三:积极备战。练兵于林莽,加强防御措施,三年不出兵。
九四:发兵讨伐。能登上对方城墙,而不去进攻,吉。
九五:牧野会战。起义的那些将士开始时悲观绝望后来醒悟开怀,商军战场倒戈。
上九:直捣敌巢。兵临城下,不要功亏一篑。
图谋天下。

摄影:陈李翔先生

十二四卦 大有 下乾上离
大有,元亨。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匪其彭,无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大有:大的拥有。
卦辞:要大有作为,开创美好的未来。
初九:手足情深。不要再互相伤害,过去那些事并非过错。隔阂,不要阻挡情谊。
九二:广交朋友。用大车拉着礼物,访问友邦,不要吝啬。
九三:招兵买马。鼓励民众参军报国,不达标者不予录用。
九四:惩恶劝善。不是帮凶者,不要怪罪。
六五:恩威并施。其原则是:一手拉,一手打。如此是吉利的。
上九:锐不可当:有上天在佑助,吉,无往不胜。
雄才大略。

摄影:陈李翔先生



同人卦雅正  

题解同,本义聚集。同人,指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泰卦继位后,姬发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见时机成熟,亲率本部主力,与各诸侯兵力,在正月甲子日誓师,从盟津出发,起兵伐纣。同人、大有、谦、豫四卦都是说的这段历史,只是从不同角度去描绘。其中同人是从军事角度写姬发继位后进行政治军事准备到举兵灭商的全过程。

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野,郊外谓之野。
要走出城邑,走到乡野去,尽可能团结更多的人,这样才能亨通。
涉是趟水过河,没有舟楫步行过大河当然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一般以“涉大川”比喻勇往直前、勇于冒险。
“利君子贞”,指应当寻找贤人智士,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
这是秉承当年文王渭水之滨寻访姜太公的人才理念。
《象》曰:天与火,同人。
君子以类族辨物。
天气清轻向上,与火性炎上类同,就是同人的意象。
类,种类。族,家族,氏族。
君子观此象,用是否与我同心来分辨与其他群体的关系远近。
“天与火同人”,与讼卦“天与水违行”的语法相同。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门,本义双扇门,在此取引申义,指家族。
当初竞选时,为了各自利益,兄弟之间难免会有些争斗。
但现在尘埃落定,双方的角色从对手变成了君臣,又回归一家亲。
作者指出,关起大门是一家,作为胜利方,要做的不是打击报复,而是化解矛盾、消弭裂痕,使竞争双方从分歧走向合作,从而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去完成文王未竟的事业。
正所谓:“化去干戈兄弟在,相逢一笑泯前嫌。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走出家门去团结大家,又有谁做错了呢?
“出门同人”不等于“同人于门”。
“同人于门”是兄弟之间,“出门同人”是阵营中的其他人。
所谓各为其主,当时情势如此,并非什么过错,不要计较对方当时的作为。

六二:同人于宗,吝。
宗,宗庙,祖庙。
宗族指拥有共同祖先的社会组织,在当时,一个大的宗族就可以组成一个部落,甚至一个方国。
同人于宗,是说只信任本宗族的人。
吝,过分爱惜,即过于在乎血缘亲疏。
言外之意是,要想立大业,就不能任人唯亲,而应放眼天下,把各种人才、各个宗族都聚拢在一起。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囿于宗族利益,是条狭窄的道路。
协同才能发展,封闭难以壮大。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这句爻辞涉及一个历史事件——“孟津观兵”:
姬发即位9年时,为了解自己的号召力和军事准备状况,举行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
结果有八路诸侯(《尚书·牧誓》:“庸、蜀、羌、髳máo、微、卢、彭、 濮pú人”)闻讯赶来。
诸侯力劝姬发立即向朝歌进军,姬发和姜尚则认为时机不成熟,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在军队渡过黄河后下令全军返回。
孟津会盟后,姬发一方面向朝歌派遣大批间谍,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操练人马,准备伺机兴师。
此即本爻辞所指。
伏,俯伏,趴下。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借指军队。
莽,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借指野外茂密的草丛,广大、辽阔之地。
陵,大土山。
伏戎于莽,把部队拉到荒无人烟的野外隐蔽地训练。
升其高陵,在山丘上建立类似烽火台一样的报警设施,以提高防御能力。
兴,兴起,发动。
三年不发动进攻,是在为总攻积聚力量,也是在等候战机。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把军队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是因为敌人还很强大,不能让其知道我们在练兵而有所防范。
三年不举兵,安全行事也,是为了将来一举成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乘,登,升。
墉,城墙。
弗,不,表示一般性否定。
克,胜任,战胜。
攻,进攻,攻打。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
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饹周。
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姬发遵照文王“时至勿疑”的遗嘱,选择商师主力远征东夷的有利战机,乘虚蹈隙。
据《史记·周本纪》载,姬发于孟津观兵两年后的十二月戊午日师渡盟津,次年二月甲子日至于商郊牧野。
本爻是写姬发在中间这两个月是如何破关夺隘的。
有把握攻克敌方的城墙,却不把它攻下来。
这是说虽然伐纣大军具有绝对优势,但姬发仁爱为先,不忍战火荼毒生灵,所以陈兵城下后并不强攻,而是先晓以大义劝说守城者弃暗投明。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
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虽然破城在即,但合适的做法还是围而不攻。
即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那么其“吉”何来呢?
则,准则,法则。
获吉的原因,是对方经过思想斗争向伐纣大军投诚了。
则困而反则,被忠心殷商的准则束缚而终于认清形势反戈其准则也。
总之,作为武王,一路上打着纣王无道、吊民伐罪的旗帜,提出只要不助纣为虐,对从属一概既往不咎的口号,孰不归心?
再加上强大地军事压力,反则投降是守城将领唯一的出路。
《逸周书》:“王赫奋烈,八方咸发,高城若地,商庶若化。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终于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帝辛闻知周兵已到,调集都中士兵,再把囚犯、奴隶、战俘武装起来,共起兵17万,在牧野与诸侯联军决战。
决战开始后,周军士气高涨,奋勇冲杀。
商纣的军队在周军凌厉攻势下一触即溃。
那些被迫参战的奴隶、囚徒不愿为帝辛卖命,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入朝歌。
帝辛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死。
商朝由此灭亡。
《史记·周本纪》:“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
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这句爻辞,就是描写牧野之战中商兵阵前倒戈的画面。
号啕,大声哭。
这些起义的兵士们先是为自己即将上战场替帝辛送死的不幸命运号啕大哭,然后终于想通了决定战场倒戈,从而喜笑颜开,两只部队汇而为一,杀向朝歌。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将士之前的痛哭绝望,是因为中正刚直,内心还想着忠君。
双方军队相逢,是说相互战胜。
相克即双赢,合兵一处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
聚集人们于郊,即大军推进到了朝歌城外。
毋悔,不要做使自己后悔的事,是说此时不要犹疑不决,应一鼓作气杀入朝歌城中。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会师于城外,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是提醒统帅,还差临门一脚,不可放松也。

摄影:陈李翔先生


难点提要

这一卦纵贯了“武王灭商”的全过程,作者没有用大篇幅记录战争场景,而是从人心向背的角度侧面描写,突出了武王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道德情操,淡化了战争的惨烈。全卦逻辑如下:安定内部——结盟诸侯——积极备战——发兵讨伐——牧野决战——兵临城下。


姬发继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政治上积善行德,裕民富国;军事上广招人才,勤奋练兵;外交上,争取联盟,最大限度孤立商纣。当时,帝辛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耽搁。帝辛调动主力去平息东夷之叛,结果造成西线兵力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这都给武王伐商创造了机会。

武王趁商军主力滞留东夷之际,率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王畿,一举攻陷商都,使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诗经·大明》中称此“闪电战法”为“燮xiè伐大商”(偷袭进攻),或“肆伐大商” (快速进攻)。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通常解释为登上城墙,却没能攻下来,吉祥。“登上城墙”符合文意,但“弗克攻”不是“没能攻下来”,而是“不去继续进攻”。为什么“没攻下来”或者“不继续进攻”却得吉呢?过去只能用迷途知返、悬崖勒马来解释,但这样一来,攻城就成不当行为了。

其实城还是要占领的,从初爻开始酝酿到现在,不就是为了攻取天下么?这里只是讲攻城的策略。《象》解释的很明白:不“克攻”是因为“义弗克”,不是因为实力不足,而是道义上不去攻。为什么“道义上不去攻”呢?《象》继续解释到:“其吉,则困而反则也。”守城者是为殷纣而守的,这就是“则”,职份所在也。但是,纣王无道,新的仁德之君来了,你还要为纣王卖命么?陷于此进退两难之境地,就是“则困”。再困难也要选择,只能选其一,并且刻不容缓。大势所趋,其理性选择只有违反过去的原则,接收招降,投到武王的讨伐队列中来,这就是“反则”。也正因为这些守城的将士不是元凶,甚至也是受害者,与殷纣不是一个性质,是可以争取的,所以才有了“义弗克”围而不攻的打法,给对方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这么大规模的战场倒戈,自然不是商军临时起意,而是早有人策划鼓动。所以牧野之战的胜利,是里应外合的杰作,是武王充分准备的结果。《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tè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末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 ‘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jù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武王至鲔wěi水,殷使胶鬲gé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牧野之战武王甲士四万五千人,纣兵十七万人,兵力悬殊。《史记·周本纪》:“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之所以形成这个局面,与武王长期的谍报策反有关,胶鬲是双方的联络人,武王担心其安全,实际上是担心因此导致策反失败。武王与胶鬲的联系早已有之,《吕氏春秋·诚廉》:“伯夷、叔齐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已殁矣,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可见胶鬲之主即后来被封为宋国国君并被特准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的微子启。


摄影:陈李翔先生



大有卦雅正  

】大有,即大有作为。同人是从军事角度写姬发灭商的过程,大有则从政治、外交角度写姬发是怎样运筹翦商事业的。

大有,元亨。
有,具有。
大的具有,即拥有大志向、大心胸、大智慧、大勇气、大德行。
总之,作为姬发,逢此风云变幻的时代,正是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
此时,只有雄才伟略、乘风破浪,才能开创历史。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日在天上,光明普照,驱赶阴暗,就是大有的意象。
休,休息。
后代多用引申义“美好,美善”,在此笔者依然取其本义。
命,指派,发号。
在此指政令。
君子观此象而懂得通过阻止恶行来弘扬仁善的道理,所以顺应天意去终止暴政。
暗喻武王代天伐纣。

初九:无交害,匪咎。
艰则,无咎。
同人初九向兄弟示好,在此进一步指出,“毋交害”,如今大局已定,你们是亲兄弟,血浓于水,要尽快化解矛盾,不要再互相争斗,更不要打击报复。
咎,过失,罪过。
匪咎,并非罪责。
指当初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的那些明争暗斗,是由于当时各自利益,在当时的情况下都是可以理解甚至合情合理的。
艰,艰难,困难。
则,准则,法则。
周礼》:“则以观德,德以处事。”
《尚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此处的艰难准则,就是横亘在兄弟之间的那些历史纠葛。
现在大家把话摊开,把历史包袱放下,面向未来,不要再象过去那样斗来斗去。
总之,这是描写武王初继位时对当初竞争者、反对者的政治态度。虽然曾经有矛盾,但那时立场不同,所以不能互相责怪。
现在尘埃落定,大家毕竟是一家人,理应摒除成见,重新团结在一起向前看。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胸怀抱负的人在上任后,不会再与过去的竞争对手互相伤害。
反而会设法弥合裂痕,携手共进。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车,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古音jū,在此可按今日习惯读作chē。
载zài,乘坐,装载。
初九是对内团结,六二则是对外结盟。
与各方国诸侯加深友谊、深化合作,平时就要多走动,互访通气,礼尚往来也。
要有大国风范,用大车拉着礼物,不要自视宗主,因为礼节不周而让盟国觉得你小看人家,不要居高傲慢因小失大。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用大车装东西,聚集起这样的中道行为则不败。
即以这种诚恳地态度与各方国诸侯结交,这样不断积累,联盟强大了,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公,本义公正,名词指大众。
亨xiǎng,祭献。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在此是对姬发的尊称。
名不正则言不顺,以纣王为恶,姬发顺天应命,代天除暴也。
小人,没有能力的,目光短浅的人。
同人三爻砥兵砺伍,在做伐纣前最后的准备,本爻则描绘了民众踊跃报名参军的场景。
小人不能胜任,因为姬发要的都是精兵强将,病弱妇孺在后方从事生产支援就行。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大家都争着把自己奉献给真命天子,但是如果接收无能力的人则于战斗力是有害的。

九四:匪其彭,无咎。
同人九四起兵伐纣,所过地方尽量招降而不杀戮,在此特意指出这么做的理由。
彭,通“旁”,熹平石经亦作“旁”。
侧,边。
《墨子·备穴》:“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旁者,朋党帮凶也。
那些关隘将士,不同于殷纣身旁费仲、恶来之流祸国殃民的奸臣,他们并非同流合污的狐群狗党,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甚至同样备受殷纣欺凌压榨,所以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网打尽。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晢也。
辨,分别,分析,明察。
晢zhé,明亮,光明。
形容人时通“哲”,指明智,明白。
在此用作名词,指明白人,明理的人。
不是一丘之貉的,就不要一概而论。要明白的分清哪些是明理之人。
也就是说,对迷途知返的双手欢迎,对顽固不化的坚决消灭。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厥,其,他的,他们的。
交,交叉,交错。
交如,交接貌。
威,威力,威风。
威如,敬畏貌。
牧野决战前姬发向全军发表誓词,历数商纣的罪恶,说明伐纣的正义性,动员将士们英勇杀敌,并严申不准杀害降俘,以瓦解商军,史称“牧誓”。
这里记录的就是武王当时在“牧誓”中强调的两个作战原则:
1、“弗御克奔,以役西土”:接收投降者,鼓励对方放下武器。
2、“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军容威武雄壮,作战如狼似虎。总之,一方面接收投诚,善待归服者,一方面消灭反抗者,绝不手软。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接受对方,是说用真心诚意来打开对方的心门,使对方弃暗投明。
易,交易、变更。
备,谨慎、警惕。
军威的震慑力,能使敌军将士闻风丧胆,放弃抵抗。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牧野之战,姬发以少胜多,有运筹之功,有义无反顾的孤注一掷,也带有一定的侥幸。
比如商军中那些未经训练的奴隶战场溃散,乃至在人潮推动下倒戈相向,反而帮助周军冲破了帝辛的层层战阵,这些在周人看来都是上天的保佑,是上天的意志。
所以,面对近在眼前的朝歌城,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天命所归,继续前进吧。
这样做,没有任何坏处。
延续两代人的灭商大业,即将完成。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胸怀大志的姬发在此时获得成功,是来自上天的保佑。

摄影:陈李翔先生



难点提要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亨hēng,本义祭献,引申指通达。祭献义常写为“享”。帛书中有“亨”,此处则写作“芳”,帛书其他作“芳”处,通行本为“享”,《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这里“亨”更是直接写作“享”,历代注释也均认为这里的“亨”是用本义“享”,所以“亨”在此通“享”,注音为xiǎng。

《周易》中“公”是个常用字,比如“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益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益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上“公”明显是指的公众,而非公侯。按一字一义的原则,此处的“公”也应是指公众。公众献礼于天子,在此用人之际自然是踊跃参军了。小人指无能力的人,克是战胜、胜任。这时去上战场,不是游戏,胆小怕事、老弱病残的人不单是无法胜任,甚至会拖累整体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易第十四卦大有卦九三爻详解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原文解释翻译
一德:火天大有卦九三爻辞详解——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融解六十四卦 | 大有卦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易经》讲义(第九讲)
第14卦。火天大有(大有卦)顺天依时
新刻來瞿唐先生易註卷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