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人:读书偶得:钱穆《民族与文化》

从周开始,由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便是华夏的社会,政治等等制度的开始。这是雏形,到了东周礼崩乐坏,诸侯纷乱,社会制度崩溃。孔子期盼自己能像周公一样作为政府管理者──相。来重建社会制度。趋向一个和平,稳定的天下。可是孔子失败了。年老之后,寄希望于教育后人,从各个方向来改造社会。也许就是这样形成了华夏的特有的士人政治。

百家争鸣几乎都是人民对政治的抱负。不同政见者。如果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延续和奠定了士人政治,那么其实原始的法家是打破贵族垄断的功臣。

到了汉代武帝开设官办学校,孝廉,察举。开创了一个固定的平民参政制度。可是古代书籍难得。到了晋代,已经形成明显的门第,门阀。这是原始累积的结果。跟今日西人所谓资本主义的原始累积同理。古人是书籍,知识获取渠道的累积,行成门第。西人今天是钱财的累积,形成财团。

到了随唐,产生了科举制度。意在打破门第的垄断。政治还是以儒为核心的百家。可是个体人生哲理演变成对佛学的探讨。

至到宋代末期朱子简化了儒家,和印刷术的进步。更一步减低了入仕的成本。一直到近代。当然,始创有周公,而后有孔孟,宋有朱子,明有王阳明先生。一脉而下,其命维新。

学而优则仕,士人亡于明末。今日中土亦不见。本来五权之考试和监察就是这个作用。不过历史总是悲哀的。

说简单一点,今日之意义在于陈寅恪所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其实这不过是士人的本份。东汉的党锢到明代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就此灭绝于中原。

余英时先生认为,说真话要具备孟子的教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加上,胡适所言:“时髦不能动”。英时先生认为今日需要依靠作家和记者的努力。学学美国以前的Muckraking(耙粪运动)。

其实我们也有耙,不过跟满清的那群挂了辫子的阉人一样,在故纸堆里耙。

士人亡华夏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穆《国史新论》
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和历史命运
国史新论 ·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上)
清官与浊官的激烈斗争之代表——白马驿之变
简单中国史27:魏晋门第的形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