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先生思想概述

阳明先生“心学”的核心理念是“心”,如何重建心体、发明本心,是王阳明思想得核心问题,这也决定了阳明心学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心学“三个理论思想支柱,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在“心学“以前的”理学“,认为首要学问是向外探求事物的道理并使之运用于自身。因此他们提出了”格物致知“,”格物“就是在事事物物上探求物理,”致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样一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就会拼命向外界事物求索知识。

阳明先生早年对”格物致知“也是深信不疑。可是后来他”格竹“七天七夜并没有结果,反而生了一场大病,因此他对”格物致知“失去了信心。

向外求没有结果,王阳明就向内求。当他被贬贵州龙场时,忽然悟道,遂产生了心学。

在王阳明看来,“心”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就人而言,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自然这也主宰着人的人伦道德。这一颗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他又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下无心外之理“,意思是人对外物的认识、对外界伦理道德的认识都是由心发散出去的。因此,阳明先生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以外界约束为主,而是以内心的道德意志为主。

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王阳明提出”意之所在便是物“,意思是人赋予了万事万物意义,人为万事万物立法。他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的深。

通俗说就是,人类是有意识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人类,这个世界便没有意义。

同样是伟大的思想家,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意之所在便是物”理论不以为然。当他读到王阳明说的“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时,他反驳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能说那山不存在吗?”

其实阳明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有一样事物,只要我不去感应它,它存在也好,不存在也好,对人这个主体而言,这个事物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便没有区别。进一步说,这样的事物便可以认为它是不存在的。

王夫之是在物质形态上探讨外界事物,而王阳明则是在意识层面探讨事物。

BY|

本文作者、编辑:休芸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心学第二讲:阳明心学的逻辑架构
《传习录》的思想精华
王阳明心学:游刃有余地应付人情事变
王阳明心学的五大核心思想
对王阳明心学的粗浅认知:守好四个字,牢记10句话!
王阳明《传习录》:克服焦虑不安的“四字真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