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本文是关于家庭教育——生活习惯细分类,全文2189字,全文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对于已经开始上幼儿园、兴趣班和小学的宝爸宝妈来说,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上学前的磨磨蹭蹭。起床的时候要叫几次才能起来,吃饭的时候东张西望,明明只有二十分钟的作业量能写两个小时……对于这些家长不能承受之痛,本质上是孩子对于时间认识和自我管理的不足造成的。

时间认识与自我管理这种问题不要说小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是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的。现在网络充斥的所谓的拖延重症、懒癌、不到deadline坚决无法工作的情况,都是或多或少在时间认识与自我管理存在不足的情况。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认识呢?时间是一个刻度和计量的概念,也是一个和数学相关的问题。这篇文章就仔细说说时间的问题。

关于时间,成年人可能马上想到的是钟表,但对孩子来说时间是抽象,在他们眼里,“1分钟”和“1小时”是没有区别的。一部1小时动画片的时长,也可以对应1分钟写作业的时长(此处大写的感同身受)……

孩子对于时间的了解,是从语言能力发展的,比如,“下周三我们去旅行”“什么时候才能到下周三”“下周三到了吗”“明天是下周三吗”“距离下周三怎么这么久”。孩子对于时间的感知与自己对于事物的喜爱程度有直接关系,也与语言理解水平有关,父母可以做的,就是通过讲解和实际行动,来帮助孩子理解时间。

数学教育专家认为,让表述的时间与客观事实相吻合是“时间”启蒙的核心。因为“过去的时间”永远无法和“现在的时间”同时出现,因此“时间”的启蒙中,寻找恰当的客观事实就是重点,这与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是协同发展的。

既然时间很抽象,那父母就要刻意练习,从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和孩子讨论时间,这样孩子能更快地认识时间。等孩子熟悉以后,再有意识地用更准确的时间词汇替换回来。下面几种具体的做法,大家可以尝试看看。

第一,培养时间意识,从生活中的简单规则做起。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让孩子做事情有开始和结束的意识,而不是这个事情做一下,就去做另外一件事了。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家长无论在培养时间观念的早期,还是以后的成长,不要因为家长视角的拖拉和慢吞吞,就选择去欺骗孩子,比如明明孩子只玩了5分钟,你急吼吼地说“都半小时了”。这样做会延误他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多长时间就是多长时间。

其次,是将生活场景和时间刻度相连接,比如说“还有10分钟上课,你还没有出门,搞不好你上学要迟到了哦!”这样的话时,你是让孩子提前知道“他可能迟到了”,而且'迟到'这个事情不好。如果孩子“准时”或“提前”准备好了,能够按时完成,要及时给反馈和鼓励,表示肯定。

第二,创造不同的生活场景,发现时间代表的刻度和范围。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时间,树立时间意识。

固定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是看动画片,玩游戏,还是看书,或者去户外。这么多的选择,只能择其一,在早期选择的时候,孩子有可能想干的事情不止一件而着急地无法选择,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观察下自己的孩子,是选择缩短单项活动的时间,还是只选择当下最喜欢干的事情;这样的话孩子不仅可以慢慢学会取舍,也能自己体会出,用同样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所带来的是不同的体验。

还有就是去超市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看看食品的生产日期、食用期限等,从中学习到良好的购物检查习惯,按需购买食物,这也是最基础的现代生存教育吧。

第三,时间无法控制,与其说时间管理不如说是要管理自我。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那还可以考虑运用具体的工具。下面几个是我用过的,效果还不错。第一个工具是月份或者每周的日程图,每天一个小格子,可以用孩子喜欢的贴纸和图画记录,比如用“牙刷”表示“刷牙”,“小花小草”表示“户外”,而用“笔”来代表画画;这些完成的得很好,就在后面打钩,放弃的或者不想干就打个叉,临时变动或者需要延迟的就是用三角表示。第二个是沙漏,准确来说这是一个小玩具,一个小沙漏的时间通常是1-3分钟,可以让孩子观察沙的流下的过程,其实就是时间流过的痕迹。还有一个小工具是电子番茄钟,定时5分钟,可以让孩子在准备开始和结束的中间中,去读书或者画画,来感受时间进度与事务性进程的关系。

最后,需要说的是身为家长,说到做到和言传身教是必须的。越来越多的育儿科学研究发现,你教孩子怎么样不重要,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更能影响孩子。

你要 “说到做到”,是为孩子能够自我管理树立好的榜样。不论是“妈妈马上就和你玩儿”,还是“几点睡觉”“几点起床”这样的小事情。你想要在孩子那里取得威信,那起码要在孩子心中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而不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骗子”。很多的家长觉得孩子不好管教,尤其是越长大越不听话,其实抛开孩子本身的成长规律,是不是家长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也有需要加强的部分?

在时间认知的教育中,家长一开始可以孩子拿着卡纸,你帮孩子整理顺利,一起讨论如何完成进度,慢慢地过渡到让孩子自己拿着卡纸去完成。这是用视觉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他有多少事,这跟我们大人自己在生活、工作当中列一个任务清单,用滴答钉钉那些app,本质上是一回事。

在生活中多用数数的办法帮孩子理解时间的长短。带孩子学习时间刻度,逐渐引申到自我管理与整体思维的训练中,也是真的从数学出发,从小提升孩子的思考质量。为将来孩子的刻意练习、批判思维和独立人格打下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磨蹭不是孩子的“病”,催促孩子的父母最要命
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用这9句话一治一个准!
育儿|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
孩子是个“小磨蹭”,父母着急上火,想改变不妨激发他的兴趣试试
孩子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家长找到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