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毛主席在世时经常调侃地说过这么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嘛!” 这句话其实是来自于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

    意思是说,人们活到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个不吉利的“坎”,容易在此时期死亡。虽然这句俗语没有半点科学根据。但却有一段颇不平凡的来历。

    民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种说法来自儒家信仰,两数分别是儒家始祖孔子和孟子的生年数。

    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周岁为七十二岁,虚岁是七十三岁;孟子生于公元前三七二年,死于公元前二八九年,周岁是八十三岁,虚岁是八十四岁。因为古代人的年龄都是以虚岁来计算的,所以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人们认为,圣人的大限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呢?

    我国古代,对孔子和孟子是十分推崇的,分别尊为“圣人”和“亚圣”。孔孟学说在我国也有巨大的影响,故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是不吉利的,也怕人的死亡年龄学习孔孟,故说是老年人的“坎”,后来人们总结发现,老人很容易在73岁和84岁的时候出现危及生命的状况并最终死去,于是这种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的生命活动是有其运行周期的,这个周期有高潮也有低谷。人到老年,一般是11年为一个周期,算下来就是73岁和84岁的时候。当这个周期运行到从低谷向高潮的拐点或高潮向低谷的拐点时,人体一时间无法适应这个转变,脏器血脉等不容易适应,导致突发疾病等状况。老人也就容易在这个时期发生意外。

    在我们周围的老年人中,73岁和84岁死亡的,并不比其他年龄的多。一个人寿命的长与短,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保持心情愉快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为这种毫无科学道理的信说法而忧愁,实无必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在逐年增加。历次人口普查证明,耄耋之年的老人遍及城乡,而百岁寿星已不足为奇。据老年医学专家研究,人到70岁之后,衰老的速度和身体原有疾病的发展,反而因代谢迟缓而有所减慢。因此, 73岁和84岁并不是“危险年龄”。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细胞分袭的次数推算人的寿命,人类的正常寿辰命应在100岁以上。还有生物学家认为,一般哺乳动物的最高寿辰命,相当于它们性成熟期的8-10倍。如果人类的性成熟期按14-15岁计算,则人类的最高寿命应是112-150岁。事实上,古今中外也确实有不少人是活到百岁以上的,可见,健康长寿是完全可能的。

    人虽不能万寿无疆,但只要心情愉快,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起居有常,有病及早就医,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推迟衰老,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体育锻炼的加强,人类寿命将不断增长是无疑的。

    恰巧的是毛泽东生于一八九三年,逝世于一九七六年,周岁是八十三岁,虚岁却也是八十四岁。用他自己调侃的一句话,是不是也是过不了这道坎?其实,这只是一个巧合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两道坎?
“七十三八十四 阎王不请自己去”来由
“七十三,八十四”说法的来历是什么?
七十三和八十四为什么是人这一辈子的两个坎?有什么讲究和说法?
现在的老年人是怎样闯过73、熬过84岁两个坎的呢?看完涨知识了
“七十三、八十四”的来历_过一日,少一日,生命有穷;求一点,得一点,学无止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