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教育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三讲——汉语词类系统的教学原则

台湾中原大学邓守信教授于2017年4月25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作题为《汉语词类系统的教学原则》的学术报告,这是邓教授近期在北语所做的系列讲座的第三讲。

邓教授指出,词类就像身份证,人的身份不能随意更改。词类系统最早来自古典希腊时期,而追溯汉语词类系统则始于上个世纪的大讨论。

目前,汉语理论语法大致将词类分为12类或13类,而纵观各个版本的汉语教学语法,对词类的划分多则20多种,邓教授引导大家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以及我们应当怎样界定词类范畴。

邓教授引述乔姆斯基的词类观,认为词类是句法范畴,词类范畴来自于句子,我们词类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习者能顺利地将所学的词汇回归到句子。

邓教授指出,在教汉语词类时,我们一定要从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入手。名词、动词、形容词是语言的共性,共性可以做到正迁移,我们可以采用零教学的方式;而需要我们注意的则是具有特性的东西,比如助词。

邓教授指出,教学语法的词类应当包括两个维度。横向上,我们把汉语教学词类分为动词、名词、副词、连词、介词、量词、助词、限定词八大类。这里,邓教授引述Wallace Chafe 的观点,指出'八'在数量上是很符合人的记忆能力的信息单位;纵向上,我们则要充分考虑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需要,划清偏误的层次和类型,在以上的八大类下再做小类,每个大类下面按照学习者偏误类型划分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邓教授参考Wallace Chafe、Halliday 的'动词三分'说,将汉语的动词分为动作动词,如:吃、状态动词,如:冷、变化动词,如:破。同时,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出现跨类的用法。这是邓教授基于新的词类教学系统所做的分类。

最后,邓教授针对汉语教学学界词类观的现状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4月27日将有邓守信教授系列讲座的第四讲《语法教学与语法规则化》,欢迎各位师生前来参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词的兼类与次类)(第16节)
纪要|王宁:汉语语法和语义的相容与相离
汉语动词的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提升哪些语法意识
第二,如何理解文言文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英语语法:英语十大词类之动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