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肉技法要點——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13集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十三集|骨肉技法要點


骨肉相濟才是好字




|筆記|


L3-13 骨肉技法要點


一、骨肉相濟


這兩堂課講了骨線和肉線,今天我講解寫骨線和肉線的技巧。



書法之所以用“骨肉”這樣的術語,就因為“骨肉”是人人都熟悉的。你只要想想自己的身體,自然瞭解骨肉的作用和關係。


“筋節”這兩個術語是一對,表示大小圈,一個字的基本架構,等於人體的骨架。“骨肉”這兩個術語是另一對,是把筋節實際寫出來時你用哪一個鋒。


如果你多用尖鋒,結果就是骨線多,跟人一樣,骨多肉少,寫出來就很瘦。如果你常用側鋒三分筆,寫出來就很肥。骨架沒變,脂肉太多。


書法字像就是一個人,人該肥的地方不能瘦,該瘦的地方不能肥,骨肉相濟,富有變化但不失勻稱,那才是理想狀態。



拿懷素來說,早年的作品如《自敘帖》,經常使用一枝硬毫筆寫骨線,當時年紀輕,求快求放,以為這就是豪放,痛快。你看這三行字,都是骨線。



以前我舉過這個《自敘帖》中的“玄”字為例,你可以看到,作者寫得很痛快,很爽,但線條沒變化,跟硬筆字差不多。他中年後學王羲之,晚年代表作《小草千字文》也有“玄”字,你看線條完全不同了,感覺還是很流暢,但輕重有致,粗細有別,快慢有節



再來看一個,草書“郎”字。《自敘帖》中的寫法還是和剛才一樣,行筆流暢但粗細沒變化, 《小草千字文》也有“郎”字,這就好多了。但如果要投票問哪一個字好,左邊這個可能贏出。 如果你會看用筆的話,當然是右邊這個好得多。


人的潛意識中都想狂一下的,很多人學草書就想藉以發洩。你看中文裡有“狂童”、“狂生”、“狂士”、“狂夫”,隨你長多大,都有一個名詞等著。《論語》中還有“狂簡”,你不要聯想到我。


二、骨線技法要點


骨線用尖鋒寫,古人怎樣形容尖鋒使用法?“錐劃沙”、“印印泥”、“入木三分”。


“錐劃沙”是說把毛筆當做一把鐵錐子,正確地說這把錐指筆心。“印印泥”是說像打印章那樣用力往下壓。“入木三分”是形容效果,筆跡仿佛陷入木板裡邊去了。


這三句話總結起來,就是用尖鋒不是“寫”,而是“刻”。用尖鋒要有“刻”的感覺。


毛筆古代的別名,就是“毛錐子”。不但指形狀和鐵錐子相似,而且用法相同。人人都會用鐵錐子,我沒聽見過有“鐵錐子用法訓練班”。毛筆是軟錐子,你心中要把他想像成鐵錐子。


鐵錐子有兩個用途,一是鑽洞,要領是頂住壓緊。“九用”說馭鋒就是“直撞”,“撞”這個字用得好。第二個作用是劃線,《玉堂禁經》說“以錐畫石”,就是按緊了在石頭上拉動,劃出一根線條。“九用”中的趯鋒,就是用尖鋒劃線。


馭鋒是下筆,趯鋒是運筆,兩個動作加起來就是“刻”,不是寫字而近似刻字。


(此处请观看视频示范)


用尖鋒寫骨線,兩個要領:一是頂緊,壓住,二是劃。你可以分開來練習。一是頂緊,下紙的時候直撞。你未必是這樣子,垂直下去,你可以搖腕,因為搖腕下紙,在最後的時候還是垂直下的。


你搖腕下紙,然後頂緊,你不用接著寫,你就練習這個左右搖腕。你看那個筆心現在在搖動,好像我們用錐子在打一個洞。時間長了會洇化,但你練習不要緊。


那麼這個動作是練習往下鑚,頂緊往下鑚,只有你壓的緊,拉起來,一拉起來,那就是純骨線,趯鋒。所以呢,今後寫的時候也是這樣,搖腕下紙,頂一頂,開始拉,不用太快,收。熟練以後速度就會提高,下紙,頂住。這是一個基本功,兩個動作可以分開,先練習頂住,往下鑚,然後用力地劃。


趯鋒,很多同學寫不好,我建議大家先用硬筆練,譬如拿一枝鉛筆。普通寫字頂的力量並不大,所以寫起來很流暢。但你如果把筆尖頂緊了紙面,寫起來感覺就完全不同。下筆好像鐵錐子打洞,用力頂緊紙面。然後開始劃,這個時候筆鋒就會發生更跳動。


關鍵是下壓力大小,下笔要把筆桿扶直,然後開始劃過去。再來一次,下筆頂緊扶直,然後開始劃過去。


你可以看到,這頂緊以後这三條缐的顔色都比較深,它不是平滑的線條,而是躍動的線條。如果你放大仔細看,那是一個一個點所組成的線條。這就是尖鋒骨線。


我們現在换一枝圓珠筆,方法是一樣的。如果你不用什麼力,那寫起來就是很流畅的。如果你把它當一枝毛筆,豎管直鋒,下紙頂緊,然後開始劃。它也是會躍動的。


好,我們也拿起來,比較一下這兩根線。這兩根線形状和顔色都不相同。上面這條比較淡,下面這條顔色比較深,你仔細看一下的話,就是由圓點躣動所組成的線條。


好,我再换枝筆,香港叫箱頭筆,筆頭比較大。我們先寫一個流暢的線條,然後把它按緊了,當毛筆一樣地寫。頂實,然後劃。


好,比較一下,箱頭筆的墨量比較大,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圓點組成趯鋒線的状況。


三、肉線技法要點


那側鋒肉線的技法有什麼要點呢?側鋒是彎筆心。所謂幾分筆,就是筆心彎多少。筆心彎的多,筆鋒就容易散。


所以側鋒的技法要點,就是這兩個:筆心彎後要令它直,筆鋒盡量不要散開鋪平。


如果你是用側鋒,那就沒有“錐劃沙”的問題。因為側鋒,筆心是側的。你用一點力,它就彎一點,用力大一點,又彎一點,你用力向下壓,只是增加它的彎度。從一分笔到三分筆,這都是肉線。


側鋒的技法要點,主要就是筆心的彎和直。所以你開始可以做這樣的練習,譬如毛筆下紙以後彎了,然後叫它直。或者向相反方向,彎了,直。一彎一直,一彎一直,一彎一直,左右搖腕都可以,中間這個就是五號位,正鋒。這樣子來體會毛筆筆心的彎和直。


當你用側鋒的時候,譬如說一分筆彎一點,然後回來,把它筆心弄直。兩分筆,就是彎多一點,彎多一點,拉過去,回過來,扶直。三分筆,彎得更多,拉過去,然後回過來,扶直。


那麼這個弄彎的過程,把毛筆筆心壓彎的這個動作,我們叫“蹲鋒”,回過來扶直的動作,那是“衄鋒”。如果你顺著這個方向,拉出,這叫“”。所以呢,你看這兒是一分筆下蹲,衄,直了,搶,就這三個動作。


有些同學問,老師你怎麼沒有講過提按呢?提是往上,按是往下。但我是解釋張旭的系统,張旭從來沒有講過提按,我有什麼辦法?不但張旭沒有講過,整個晉唐的書法著作裡邊都沒有“提按”。


往下就是蹲,“九用”裡邊叫“蹲鋒”,扶直那是“衄鋒”。所以在當时所用的技法術語裡邊,這兩個就己經有了。而“按”呢是“按鋒”,“按”和“揭”這是另外一對。所以呢我這課程裡邊也不用“提按”。


那麼,另外一個技術的難點,就是當你筆鋒鋪開以後, (其實是不大會鋪開的, 你看我現在那個筆鋒,寫三分筆,還是沒鋪開。)但是有時候,你把這個筆鋒真的鋪平了,上次講過,糾正那個筆心的彎和直是前後的運動。糾正筆鋒鋪開的運動,是左右的運動。就是寫十字。 


以前都講過,大家注意一下。這兩個就是使用側鋒的技法要點,一個是前後的運動,另外一個是左右的運動,把這兩個運動搞清楚,就可以了。



側鋒寫肉線,早期是用一面鋒。你看這曹魏時期的敦煌寫經,正處於隸書向真書轉化時期,這幾根橫線,就是一面鋒入紙,邊行筆邊下蹲,線條由細變粗,他起筆沒有什麼開鋒動作,這是最簡單的肉線。其實一面鋒肉線還有其他變化的。


“口”字我們寫過好幾次了,比較簡單的,是你寫了豎筆以后,這兒往外拖。你看這個是一面鋒,中間沒有換面。毛筆筆心是側的,所以它是側鋒一分筆肉線。那麼,如果你把整個“口”字全部寫出來,拖出來,換面,就這個樣子。 


那麼,今天我們在一面鋒裡邊,要它起一個變化,就是你寫了豎筆以後,來到這兒,中間下蹲一次,然後筆心豎起來。那麼你看這個是一面鋒,中間也沒有換面,但是我們用了下蹲,蹲鋒這個動作,它線條就有粗細的變化了。



我們來把整個“口”字寫出來。來到這兒下蹲,然後筆心豎起來,收鋒,換面,整個“口”字寫來了。


這個“口”和上面這個“口”,你看上面這個線條有粗細的變化。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常有這個動作。


四、骨線一條,肉線三條



我來總結一下骨線和肉線。這兩條線條共有幾根呢?骨線是用尖鋒寫出來的,只有一條。肉線是用側鋒寫的,有一分筆、二分筆和三分筆,那就是三條。你還能寫出第四條(側鋒線)嗎?沒有第四條了。



以前我也講到過四根線,還記得嗎?兩條直線,兩條弧線,其實就是橫豎撇捺四大筆畫。要注意這是大圈,是行筆的路線。而現在講的尖鋒線、一分筆、二分筆和三分筆這四個條線,是在講用筆,是講骨線和肉線。這兩件事不要混淆了。講路線那是大圈,大圈要表現出來不是骨線就是肉線。


各位好好練習,謝謝。


本節要點:

骨肉相濟才是好字。

骨線技法要點類似“刻”。

肉線技法要點是控制筆心彎直。


複習思考:


一分筆寫出來的線條,和尖鋒線很相近,我們能不能把一分筆和尖筆線歸入一種?為什麼?


古人說毛筆禿了,就是筆心毫毛尖端磨平了,好像頭髪剪了一刀,沒有尖了。從這記載中,推測古人主要用哪一個筆鋒?如果只用毫桿刷字,會不會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313裹束13-骨肉技法要點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44-草书笔法01
三级课程开讲!——什么是裹束?
古代相学名著《神相全篇》(卷八)
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第二卷內篇諫下第二*景公登路寢臺望國而歎晏子諫第十九〔一〕
第二集——裹束得到什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