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书法之“皮”——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14集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十四集|皮的作用


溫潤和蒼勁




|筆記|


L3-14 皮的作用


字像六個元素,四個講過了,今天講第五個皮。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線條的“皮”?“皮”下面我寫了“力度”兩個字,這又是什麼意思?這兩個問題都是今天要解決的。


一、什麼是線條的“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什麼?心肺腸胃?都不對。最大的器官是皮膚,五臟六腑都被皮膚包圍,從而形成人體的輪廓,人的外表。



書法中的“皮”,我在三級課程第一課就講過,“皮”是指線條的輪廓,就是墨和紙張的交界處,邊緣。


有關“皮”,古籍中有大量論述。清代劉熙載說:“每作一畫,必有中心,有外界。”這“外界”就是線條的“皮”。劉熙載接下來又說:“中心出於主鋒,外界出於副毫。”這句話顯然來自於唐太宗那一句。


唐太宗這句話我講過多次了:“以心毫為筋骨,......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其實“以副毛為皮膚”有點問題,我等下講解。這裡只說“皮”這個概念,古人是很重視的。


元代李溥光評虞世南的書法這樣說:“虞世南之字,如衣冠濟楚,有威儀而可敬,布致雄壯緊密,惜乎皮肉多而筋骨少也。”這個評價對不對,那是另一回事,我們看到古人評書法,是注意到筋骨皮肉這些要素的。


如清代周星蓮所著《臨池管見》提出這樣的標準:“字有筋骨、血脈、皮肉,神韻、脂澤、氣息,數者缺一不可。”這裡就包括了“皮”。“脂澤”就是“溫潤”,和皮肉有極大的關係。


沈尹默先生這樣說:“凡好的字,必然是形神俱全的。和一個人體一樣,形是具有的筋骨皮肉,神是具有的脂澤風采。


以上都是舉例,足以使我們看到前人對“皮”的重視。古籍中“皮”有時候也寫作“膚”,讀書的時候要注意。


二、尖鋒線的皮


尖鋒線的皮,就是豎管直鋒寫出來的線條兩邊。毛筆要前進,當然需要一個力拉動它。但我們所說的用力,不是指這一個橫向的力,這個力的大小,只是拉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重要的是往下的力量,所謂“力透紙背”就是指這個往下的力。你可以看到,往下這個力,走向和筆心重合。這個力量鎮住紙面,作用是增加筆鋒和紙面的摩擦力。你可以想象到,往下的力量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以前講過,當摩擦力增大,拉動筆鋒就困難。你硬拉就會發生尖鋒跳躍,形成輪邊。



跳躍的距離是可以調節的,壓力越大跳躍距離越寬,這時候輪邊的形狀就很明顯。


當壓力減小,跳躍的距離也會相應減小,當你壓力減到很小,跳躍距離就非常密,線條的邊就開始趨向光滑。


其實你用放大鏡仔細看光邊,它還是有細齒狀的。古人用筆尖鋒為主,側鋒為輔,對於尖鋒的用法深有體會。輪邊被認為筆力大,而光邊就是下壓力不足。



輪邊線的鱗片未必是均勻排列,也可能類似於這個樣子。看起來就如“節節加勁”。有時候側鋒屋漏痕也有這效果,古人常常形容為枯藤老樹。



《陰符經》中大量運用尖鋒線,劃的很有力,很果斷,這些往往是輪邊的。但因為尖鋒線本身很細,容易被人忽略。



有一些尖鋒線斷斷續續,原因可能是紙張太毛或者磨損,這個要看具體情況而定。《陰符經》的尖鋒線多有斷續,不大可能全是磨損。



如這個“化”字,箭頭所指也出現了斷續,我想應該寫的時候就有這躍動效果,說“紙張磨損出這效果”,說服力不大。這是墨跡本的好處,如果把這作品刻石,石刻就很難表現出這種線條的特色。有關輪邊的趯鋒線我以前詳細講過,這裡不重複。


有時一條線,前半段是尖鋒寫的,後半段是側鋒寫的,這是效果就比較複雜。



如我寫的這個“香”字,一橫開始用尖鋒,有輪邊,但後半段改用側鋒,輪邊就消失了。


回過頭來看唐太宗“以副毛為皮膚”這一句的問題,就是有時候線條的“皮”和副毫無關,如尖鋒線可以用純尖鋒寫出來,輪邊和副毫沒有關係。


三、側鋒線的皮



用側鋒時筆管傾斜,力還是兩個:水平拉動毛筆前進的力性質不變,但往下的力量跟用尖鋒有所不同,它和筆心之間有一個夾角,你用的力越大,這個夾角也越大。這個下壓力雖然不如正鋒,但它也會使毫桿和紙面產生摩擦。這摩擦力反映在線條的兩邊上,那就形成毛邊。



毛邊的產生有多種因素,跟紙張也有關係,如果紙質粗糙,就會增加摩擦,吸墨不易,用這樣的紙張寫,比用光滑的紙容易產生毛邊。毛邊不是輪邊,所謂“毛”,意思就是不光潔。線條邊上有缺損的小口。它跟墨量也有關係,墨量大這些小口容易補上,墨量小、速度快,這些缺損就明顯了。



毛邊是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如《陰符經》這個“天”字,四筆都是毛的,有些是紙張磨損所引起的,有些是摩擦力大所產生的。



側鋒不是用毫尖而是用毫桿,毫桿的墨很容易用完,所以側鋒線的后半段很容易出現毛邊。



現在我們可以把王羲之墨跡上的字放得很大,雖然這些都是鈎摹本,但有些如《蘭亭序》神龍本非常精緻。簡單舉些例子,如這些“一”字,都是毛邊的。


這裡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一級課程講到墨法,墨色中有漲墨,看起來也像毛邊。但漲墨的邊線是多一點,而這裡講的毛邊是少一點。用筆動作形成筆道,用墨形成墨道,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要混起來了。如果你想多用點墨,使線條有漲墨而毛,這不是用筆,結果可能會使線條臃腫、不亁淨。


簡言之:

無論用尖鋒還是側鋒,都有一個下壓的力。

下壓力大,筆鋒和紙面的摩擦力就大。

壓力造成尖鋒線的輪邊和側鋒線的毛邊。


所以我在開頭的系統表,“皮”字下面註明“力度”,正是“力度”決定了線條的毛或者光。


四、皮的效果


歷史上講到“皮”的效果,無非就是兩種:一是“光滑溫潤”,二是“古勁枯澀”(這是《玉堂禁經》中的話)。你說哪一種好呢?


我看兩樣都好。這兩種都是美,就是王國維先生總結的,一陰柔,二陽剛。女人皮膚 “光滑溫潤”,那是形容她的美,但男人“光滑溫潤”,這是奶油小生,未經風霜。


《世說新語》稱,“裴令翁亂頭粗服,時人讚為玉人”。審美不同,會反映在生活中,也反映在書法意像的取向。


《筆陣圖》說,“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這就是古勁枯澀之美了。


4.1 溫潤


“溫潤”主要形容光邊,這個詞要慢慢體會。明代項穆說,“溫則性情不驕怒,潤則折挫不枯澀”。性情平和,骨肉相稱,用筆不走極端。



唐代孫過庭評王羲之說:“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蘭亭序》就有“溫潤”之感。



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如《蘭亭序》中的“弦”字。我這裡找來四個書法家,一是傳為褚遂良所摹的《蘭亭序》,“弦”字僵硬不潤。二是歐陽詢《千字文》中的“弦”字,頗有鋒芒。三是趙孟頫臨《蘭亭》,線條枯勁。四是俞和所臨“弦”字,鬆散多角。這五個人一比,趣味很不同。要說自然屬王羲之。



清代有一種館閣體,強調黑大方光,寫出來肉鼓鼓的,線條的邊都是光溜溜的。側鋒最忌平拖,鋪鋒平拖不但肉多,還會形成光邊。尤其是紙張太光,毛筆含墨量大多,筆毫太軟。那會使線條的兩邊更光,而館閣體溫潤、柔和,還恰恰是強調“光”。


什麼事情都有界限,每一筆都光,溫潤過頭也受不了。現在你會分析了吧,這是側鋒寫成的,整個毛筆鋪在紙上平拖,墨量又大。它沒有趯只有鈎,兩個鈎都是一面鋒轉出來的。清代過年,皇上賜大臣吉祥,往往就用這種寫法。有時候還請人代筆,這種寫法一百人寫結果都一樣。



日本江戶時代創造的廣告字體勘亭流,比館閣體更黑更方更光,已經完全走向美術字。


4.2 蒼勁


第二種絕然相反的審美,是蒼勁。又稱“金石氣”,金指青銅器,石指刻石。



青銅器上的銘文和刻石文字,經過時間的侵蝕,線條的邊都產生了缺損,成為毛邊。用“古勁枯澀”來形容,非常貼切。


清代阮元《北碑南帖論》說:“古石刻紀帝王功德,或為卿士銘德位,以佐使學,是以古人書法未有不托金石以傳者。


在古代的條件下,書法刻於金石才能傳之久遠,這也就是帝王卿士都熱衷于此的原因。金石文的拓本,成為後代臨摹的教本,那種殘損毛糙的線條,有著古雅的美感。


所以劉熙載說:“書要有金石氣,有書卷氣,有天風海濤、高山深林之氣。”金石氣的表現之一,就是線條的毛邊。


清代碑派重要人物包世臣看到了這一點,他說:“紙墨相接之處,仿佛有毛......” 不過他是主張用墨法來制造這種毛邊,下 一課我會解釋。


沈尹默先生解釋“錐劃沙”這樣說:“你想在平平的沙面上,用錐尖去畫一下,若果是輕輕地畫過去,恐怕最易移動的沙子,當錐尖離開時,它就會滾回小而淺的槽里,把它填滿,還有什么痕跡可以形成?當下錐時必然是要深入沙裡一些,而且必須不斷地微微動蕩著畫下去,使一畫兩旁線上的沙粒穩定下來,才有線條可以看出。這樣的線條,兩邊是有進出的,不平勻的,所以包世臣說書家名跡,點畫往往不光而毛。


這樣一看,沈尹默先生所理解的“沙”是沙灘,所以用左右搖腕來寫出“不光而毛”的線條。但后來周汝昌先生考證“沙”是泥地,這非常正確。



清代伊秉綬寫隸書,為了強調線條的毛,就是用手腕“不斷地微微動蕩著畫下去”,來制造輪邊。其實就是“屋漏痕”一種方式。這個后面六級課程《隸書》有專題介紹。



王蘧常先生寫章草,線條也非常毛,他是有另外的方法,金石氣十足。總之為了追求毛邊,書法家想盡了各種辦法。



最成功的是近代海派祭酒吳昌碩先生。他數十年堅持臨寫石鼓文,他線條的毛,是正鋒用力拉出來的。你跟其他人比較一下,就知道質地不同,非常凝鍊。


我總結一下,線條的光和毛是相對的。


傳為王羲之《用筆賦》有一句話:“方圓窮金石之麗,纖粗盡凝脂之密。”“金石之麗”和“凝脂之密”代表兩種風格,兩種審美,看你用在什麼地方。


蔡邕說:“下筆用力,肌膚之麗。”線條肌膚漂亮,不是靠塗脂抹粉,而是靠力量來實現的。


但對於大多數學書法的人來說,光邊容易,毛邊困難,輪邊尤其難上加難。怎樣壓住毛筆的筆心,是用巧勁,不是死力。所謂用筆功夫,就是堅持不懈的練習。


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線條的邊線,稱之為皮。

尖鋒和側鋒對“皮”的影響。

溫潤和蒼勁各有用途。


複習思考:


如果我不想尖鋒跳躍寫出輪邊,我應該怎樣做才能寫出光邊?


墨法中有濕墨、潤墨、乾墨、沙筆和枯筆之分,實質是含墨量之多少。如果要線條邊線的用筆表現得清晰,應該用哪地一種墨色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314裹束14-肉的作用
转载文章:【昔墨香四溢的那些年】谢锦芳
为什么黄宾虹的画那么多墨下去,但是形还是清楚的?因为他会书法!
如何选择毛笔。这篇文章我用了十年功力,你不信算了。【 笔墨纸 】
如何寫書法?
執筆法: 如何挑選毛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