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五禁五养调和五味,适度才能无过无不及

调和五味,犹如人的体温35度(不及)——37度(适量)——39度(过度),

所以要注意自己特别喜欢的味道(过度)要适当减少到(适量),

自己特别不喜欢的味道(不及)要适当增加到(适量),无过无不及才能调和五味!~

中医五禁

肝病禁辣增酸,

心病禁咸增苦,

脾病禁酸增甜,

肾病禁甜增咸,

肺病禁苦增辣。

中医五养

减酸增甜以养脾,

减苦增辣以养肺,

减甜增咸以养肾,

减辛增酸以养肝,

减咸增苦以养心。

根据自然五季规律的变化调节口味

春季宜减酸增甜以养脾,

夏季宜减苦增辣以养肺,

长夏宜减甜增咸以养肾,

秋季宜减辣增酸以养肝,

冬季宜减咸增苦以养心。

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

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

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

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滞;

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

中医学认为,食物的滋味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调配得当,则可增进健康,有益于人的延年益寿。五味应该如何调配呢?调配五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甜昧。中医认为甜能补、能和、能缓,甜味入脾,具有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止痛、解毒等作用。

但过食甜腻之品,则会壅塞、泄气,不仅使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使人发胖等。由于甜味性多腻滞,容易助湿并有碍脾的运化,因而,脾虚湿盛而见中满者,不要过食用甘味食品。

②酸味。中医认为酸味人肝,适当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之功,但过量服食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所以,脾胃有病者宜少食。

由于酸味有收敛作用,故邪实者勿用。

③苦味。中医认为,苦入心,能泻,能燥,能坚,即苦味食物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及健胃等作用。但多食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如有热有火者,用苦味可以坚阴;无热无火者,用苦味则因其苦燥反易伤阴津。

④辣味。

中医认为,辣人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等。但辛味因其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对气虚津亏、表虚多汗者,并不宜食用。

⑤咸味。中医认为,味过成伤肌,致使皮肤变黑、粗糙,故血病者忌成,吃得过成还可伤肾,造成头晕、耳鸣和精神疲乏,还会加重心、肾疾病及高血压。

由以上可见,五味入口贵在调和适宜,气血方能畅通,让人永驻青春、延年益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物不同味道,甜、酸、苦、辣、咸五味,五味对五脏有不同亲和性
它是测试脏腑健康的“试金石”,生活中千万不能忽视
五味调和:可使脏腑、筋骨、气血得到滋养
偏嗜五味伤五脏 五味讲究调和
喜欢吃甜的,多半是脾虚;喜欢吃辣的,是啥呢?
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五味养生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